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是全世界
繁体版

第9章 撑一支长篙在康桥寻梦

    和喜欢的人乘船漫游康河,碧水荡漾着天空的倒影,两岸风景缓缓倒退,听朋友细述康桥的过往,听撑篙的小哥讲述他的故事,日光正暖,岁月静好。这种如梦般美妙的经历,会成为旅途中最珍贵的回忆,烙进生命的履历。

    (1)

    大巴抵达剑桥大学的时候是伦敦时间上午十点。刚下大巴,就扑面而来一股清新明媚的气息。

    林知逸看了看表,问我:“你和楚涵约了几点见面?”

    “他十一点早会结束就过来找我们。”

    楚涵是我的朋友,在剑桥大学读博士。难得来英国一回,自然要见上一面。

    “这是哪里啊?”欣宝好奇地问。

    “剑桥大学,楚涵哥哥读书的地方。”我说。

    欣宝这才恍然大悟道:“想起来了,我给楚涵哥哥出过脑筋急转弯。他很聪明的!”

    想起当初小学生欣宝和博士生楚涵第一次见面,她给他出题,我忍不住想笑,这就是典型的班门弄斧吧!

    “跟紧点!”导游小姐转头说。

    我们快步跟上,没走几步,就见到了传说中的康河。

    天空澄澈晴朗,河水波澜不惊,数学桥静静地矗立在康河之上,岸边茂盛的绿树和砖红色建筑一齐倒映水中,两只红色小船停靠在河岸。碧波无澜的河水像一面镜子,将所见风景收入其中,仿佛水面之上是现实,水面之下是梦境。

    早晨的康河宁静如斯,像一个温柔的梦里水乡。

    无论是静静的康河,还是各个学院古老精致的建筑,都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

    如果有可能,真希望时间能够静止,在这么美的地方多停留片刻。

    无奈,这次跟团游身不由己。甚至,导游还临时把集合时间从原计划的十二点改为十一点半,理由是待会儿要赶回伦敦市区吃午饭,这样不耽误下午的行程。

    而眼下已经十点半,只能在这里待一个小时。由于时间变得仓促,原本闲庭信步的那份悠闲居然在一念间带有一丝焦虑。

    我向导游申请:“石导,能否待到十二点?我和剑桥的朋友约了要见面,担心时间太仓促。”

    “不好意思,我们的行程定了下午要去牛津街购物,很多人就等这个行程呢,行程都是公司统一规定的,不能更改。”导游说。

    有团友也和我有同感,她问:“如果不去牛津街购物,选择留在剑桥呢?”

    导游说:“那就是脱团了,下午得自己坐车到牛津街和我们会合,还要签字确认,脱团期间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旅行社概不负责。”

    听上去好像有风险,我和团友尽管心有不甘,但也接受了导游的安排。

    在导游的指点下,我们去看了剑桥圣三一学院门口的那棵苹果树。那棵苹果树看上去很纤弱,不高也不粗壮,却绿叶葳蕤,生机勃勃。看似普通的苹果树,因为和科学家牛顿产生了关联变得不寻常。据说,就是这棵树祖辈的苹果落在牛顿头上,从而启发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很多游客在离苹果树不远的空地与之合影,还有人手拿苹果摆pose(姿势)。我给欣宝讲了苹果树的故事,说“和这棵树合照可以让人变得聪明”,她才配合我拍照。

    (2)

    担心楚涵早会结束后找不到我们,我每走到一处新的地方,就将自己所在位置发送给他。等到十一点十分,楚涵发来消息,说在来的路上了,十分钟到。

    想到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剑桥,好不容易见一次朋友,结果只能见十分钟,就觉得特别不值。毕竟我飞了十几个小时才到伦敦,从伦敦过来又花了近一个小时,花费这么长时间才能走到这里,结果不仅风景没看得尽兴,也不能和朋友多聊会儿天,岂不是很亏?

    “这里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多待一会儿?”欣宝突然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就是啊!为什么不能多待一会儿?待会儿和楚涵见面说不上几句话就得走了。”我颇感遗憾地说。

    “如果你下午不去牛津街购物,其实我们可以留在剑桥。”林知逸说。

    虽然女人天生爱购物,虽然有朋友让我帮忙买瓶祖·玛珑香水,虽然脱团有风险,但是比起能争取到时间和朋友相处,那些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之前选的跟团游,每次都乖乖听从导游安排,从来都没想过脱团,而这次在林知逸的提议下,我心动了。

    剑桥大学被誉为城市中的大学,学院和有着英格兰田园风光的城镇融为一体,因此欣宝还问过我“为什么这所学校没有大门”。

    我的思维里一直有一扇门——跟团旅游就得听从导游的安排。但是,这一次为什么不尝试着打破这扇门,看一看门外的世界呢?

    于是,我对林知逸说:“我想留在这里,回头我们自己坐车回伦敦。”

    他笑了笑:“也好,‘购物狂’为了见帅哥,终于要对‘钱包君’手下留情了。”

    我们正说着,帅哥本尊来了。

    楚涵身穿白底蓝条纹衬衣,手执一把折扇,气质卓然,风度翩翩,俨然还是两年前初见时那个儒雅帅气的少年。

    一见面,他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大柠姐,能在剑桥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对啊!我也没想到会和你在这里相见。”在异国他乡见到熟悉的朋友,内心居然有种奇特的感动。

    “关键是日子也巧,今天还是我生日。”楚涵面带微笑。

    “少年,生日快乐!”我边说边从林知逸手里拿过来一个袋子,递给楚涵,“来得匆忙,也没特意给你准备生日礼物,这里有一本书,最近看了觉得不错送给你。还有一些豆腐干之类的零食,在国外吃这些可以解解馋。”

    “大柠姐客气了。在这里能吃到家乡的味道,简直如获至宝。”楚涵说话时很有绅士风度。

    “没错,昨天吃了碗方便面,感觉比英国国民美食炸鱼薯条好吃多了。”林知逸说。

    “中国胃嘛。大林哥,好久不见,感觉你又帅了。”楚涵笑着和林知逸握手。

    “哪里。你才是越来越帅了。”林知逸回道。

    我忍不住笑了:“你俩每次见面都要互夸长相吗?”

    楚涵和林知逸是贵州老乡,还记得他俩第一次见面,一个说“你是贵州人中个子比较高的”,一个说“你是贵州人中长得比较帅的”。

    此时,两人近乎异口同声地说:“当然,颜值是标配。”

    那一刻,我都有种冲动想说“干脆你俩在一起好了”。

    不过,颜值这东西真管用,我们一起去找导游小姐签脱团的单子时,导游小姐打破一贯冷面的形象,满面笑容地和楚涵沟通:“我把他们就交给你了。”

    “你放心,这边有直达伦敦的火车,到时候我送他们去火车站。”楚涵说。

    “那就好。”导游小姐收了签字单,还和楚涵聊了几句“你在这里读什么专业”之类的家常。

    脱团手续搞定,我先前因为时间仓促绷紧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加上有楚涵这位剑桥在读博士陪同,倍增安全感。

    “先吃午饭还是先坐船?”楚涵问我们。

    “先吃冰淇淋。”我和林知逸还来不及回答,欣宝抢先答。

    “我知道有一家冰淇淋不错。”楚涵说。

    “先坐船再吃冰淇淋好不好?不然冰淇淋滴在船上也不好。”我和欣宝商量。

    “我想先吃冰淇淋。”欣宝不依不饶。

    “那就先让她吃吧,她就不闹了。”面对欣宝的要求,林知逸总是那个比我率先妥协的人。

    后来,楚涵常光临的那家冰淇淋店因为老板吃午饭去了,暂停营业,反而遂了我的意。

    (3)

    直至踏上木船泛舟康河,我才有了游人的闲适心境。

    撑篙的小哥立在船尾,白衣黑裤,戴副墨镜,英俊中有几分酷。

    楚涵告诉我:“撑篙的小哥都是有证书的,考证才有撑篙资格。”

    我想起楚涵之前在康河撑篙的照片,随口一问:“我记得你也撑过篙,你有没有考证书?”

    “没有证书,撑两把玩玩还是可以的。还记得我第一次撑船时弄得康河交通拥堵,后来还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同船的人一个个幸灾乐祸,拿起手机给落水的我拍照。”

    我和欣宝闻言哈哈大笑。

    林知逸淡定地说:“人家又不靠这个营业,考证书干吗?难道我周末做饭,还得去考个厨师证?”

    楚涵笑道:“大林哥还是那么有趣,大林哥是学什么专业的?”

    我帮他答:“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是不是看起来不像?”

    “是不像。因为一点都不机械,很自动化。”楚涵一本正经地说。

    “楚涵也是隐藏的段子手啊!”林知逸说。

    得!这两人不经意间又进入了互夸模式。

    小船缓缓穿过康河的一座座桥,一座桥对应一座学院,有的学院还有自己的后花园,后花园绿草如茵,夏花绚烂。

    “看到那张椅子了吗?据说那就是当年徐志摩和林徽因约会时坐过的椅子。”楚涵指着右侧一棵树下的长椅说。

    天空流云依旧,康河的垂柳依旧,古朴的建筑依旧,长椅旁却早已不见当年的一双身影。然而,透过他们曾经的情书和老照片,我似乎看见了他们当年花前月下的画面。

    既然提起徐志摩和林徽因,又在他们从前相恋的地方,于是我们不禁回顾了一番他们的情事。

    楚涵说,因为徐志摩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里还立了块诗碑。

    一个地方的风景之所以迷人,不仅是因为风景本身,更是因为有一些特别的人,给这个地方增添了故事色彩。

    就像康河上有座叹息桥,设计尤为精致,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曾从这座桥上一跃而下,所幸被路过的船夫救起。不然就没有他写的那句诗“我站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上,一端是宫殿,一端是监狱,我看到建筑物从水波中升起”,而原本威尼斯那座不起眼的小桥也不会得名为“叹息桥”,成为闻名世界的景点。

    往往人物和景观是相辅相成的,景观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人也赋予了景观新的生命。

    正午的阳光很烈,楚涵拿他的折扇挡脸遮阳。撑篙的小哥指着船上的黑伞,示意我们用伞遮阳。

    楚涵拿起一把黑伞撑起来,递给我:“挡挡太阳。”自己又撑了另一把,递给林知逸。

    林知逸摆摆手:“不用了,大柠给我涂过防晒霜。”

    楚涵边笑边把伞举过头顶:“我怎么感觉猝不及防吃了口狗粮?”

    “什么叫狗粮?”欣宝一边问一边拨弄船侧的河水。

    “就是你爸妈经常给你喂的。”楚涵一本正经地答。

    “啊?”欣宝听得一头雾水。

    这时,撑篙的小哥说:“小朋友不要把手放在船外,危险。”

    我向欣宝转达了小哥的意思,欣宝不情不愿地收回手:“水里凉快啊!”

    楚涵说:“欣宝碰过康河的水也算是汲取了剑桥的灵气,未来了不得啊!”

    我趁热打铁:“欣宝,将来你也到这里读书好不好?”

    我以为她会信誓旦旦地说“好”,孰料她说:“我考不好的,我没楚涵哥哥聪明,脑筋急转弯我玩不过他。”

    我们狂笑,敢情在她看来会玩脑筋急转弯就能定江山。

    我们的欢乐感染了撑篙的小哥,小哥和我们搭讪,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说来自中国北京。小哥说他去过中国桂林,那里很美。他还说他有个梦想,想去中国三亚看一看。

    有人说,旅行就是从你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其实,旅行不过是想走出熟悉的地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遇见不一样的人和景,收获不一样的故事,由外而内启发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剑桥这样历史悠久的大学最不缺的就是名人和故事,就连楚涵请我们吃午饭的餐厅都有一些传奇故事。

    这家餐厅叫“老鹰酒吧”,店内介绍上写着该店创建于1667年。

    路过一张桌子,楚涵说:“这就是发现DNA的沃森和克里克当时吃饭的地方。他们就是靠这个发现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听楚涵云淡风轻地介绍,大概他早已对学校卧虎藏龙习以为常。

    吃完午餐,楚涵指着房间天花板上的涂鸦,对我们说:“这些涂鸦是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的战士们留下来的。英国和德国曾达成约定,德国不轰炸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英国也不轰炸德国的哥廷根和海德堡,目的是为保证人类智慧所留存的地方不被破坏。

    “当时英国将空军基地之一设立在剑桥,在攻打德国的前夕,空军士兵们聚在老鹰酒吧。离别前,他们站在同伴的肩膀上,用蜡烛把自己的名字和编号熏到了酒吧的天花板上,留给自己深爱的人。很遗憾,这些涂鸦成了很多人的绝笔。”

    战争年代的故事总不可避免地带点伤感。望着这些可爱的涂鸦,我想,若是他们深爱的人知道这些,会不会专程过来仰望天花板,只为看一眼心爱之人的名字?很多时候见字如面,人不在,字犹存,心里总归有些安慰。

    (4)

    快乐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下午楚涵带我们参观了女王学院和国王学院后,就到了我们要挥别剑桥的时候。

    国王学院宏伟的建筑和青翠欲滴的大草坪让人流连忘返,据说这片草坪只允许剑桥大学的院士踩上去,其他人不许入内。林知逸对楚涵说:“希望下次再来剑桥的时候,你已经有了踏上这片草坪的资格。”

    楚涵谦虚地说:“早着呢。”

    临别前看了一眼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难怪这句诗会流传至今,它几乎道出了所有人路过剑桥时的心声,恋恋不舍,却又不得不离开。

    楚涵送我们去火车站,路过剑桥中心街口,他指着那里硕大的金色时钟说:“这是著名的圣体钟,又叫‘时间吞噬者’,那只站在时钟上像蚱蜢一样的怪兽像在吞吃时间。这是剑桥校友、电热水壶的发明者约翰·泰勒在剑桥八百年校庆时赠送给母校的礼物。”

    金色时钟没有指针和数字,却一刻不停地摇摆,仿佛冥冥之中存在一个吞吃时间的怪兽。

    时钟下方的石阶上刻有一行拉丁文:Mundustransitetconcupiscentiaeius。(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终将逝去。)

    看着这金色时钟,心里似乎敲起了警钟:时间易逝,你是否在珍惜时间,把时间花在毕生想做的事情上?

    火车直达伦敦,下一站就是LondonKing’sCross。不过赶火车时,闹了个小插曲:我不小心把在剑桥购买的书和明信片落在从剑桥前往火车站的公交车上了。

    以至于我和旅行团的团友们集合时,我手上空空如也,而他们每个人都拎着购物袋满载而归。

    欣宝说:“你看别人买了好多东西,你买的明信片还丢了。”

    林知逸笑着转头:“你后悔没去购物吗?”

    我摇头:“当然不后悔,我觉得我今天收获满满。”

    旅行中最珍贵的是回忆,商品在哪里都可以购买,而关于康桥的那些美好回忆是买不到的。

    这时,我的手机微信弹出来一条消息,是楚涵发来的照片:居然是我装书和明信片的购物袋!

    “哈哈,就问大柠姐服不服?”

    “太服气了!你怎么找到的?”我惊呆了。

    “我坐上了同一辆车,下次回北京带给大柠姐如何?”

    “好啊,失而复得的感觉太好了!”

    “说明剑桥的明信片值得珍藏。”

    对我而言,最宝贵的土特产就是旅行时记录风景的手绘明信片了,因为用画的形式记录了我看过的风景。

    我相信,日后当我看着明信片回首往事时,我会想起这次在剑桥大学的经历——

    和喜欢的人乘船漫游康河,碧水荡漾着天空的倒影,两岸风景缓缓倒退,听朋友细述康桥的过往,听撑篙的小哥讲述他的故事,日光正暖,岁月静好。

    这种如梦般美妙的经历,会成为旅途中最珍贵的回忆,烙进生命的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