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幻世
繁体版

第十八章:狗日的来了

    自从收到龙原府的密报,联军就没有继续攻城,一面重整队形,一面探讨接下来的对策。

    虽说是急报,但从龙原府至此起码也要六天的路程,此时,倭国人的先头部队也应该在路上了,大约用不上几天就有与我军接触的可能。我却怎么也想不通倭人如何来得这么快。原本收到消息称倭国可能与大纬瑎继位有瓜葛,但也只能看作扑风捉影,始终没有抓到真凭实据。

    虽说开战至今已历一月有余,然而渤海与倭国之间一海之隔,只是一个来回就要二十余日,这两万倭兵来的太过神速,也只有设想大纬瑎与倭国先有勾结,早就下了这部棋。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怒火中烧,若是大纬瑎果真如此作为,灭其满门也算罪有应得。

    此时大帐内正激烈的讨论着接下来的战略。

    研究过继续攻打上京的一些安排后,我将倭国的问题提了出来。“众位,上京早晚是我军的囊中物,先且放在一边,我们还是来商讨一下倭国人来此作什么吧。”

    阿保机显得有些不耐烦道:“三弟这两天总把倭人挂在嘴边,是否过于看重他们了?”

    我摇头反驳道:“大哥切不要小看了他们,倭人向来是阴险狡诈,奸计不断,十足阴骛龌龊的小人国度,往往当面与你谦恭客气,背地里动刀子,最善笑里藏刀的手段。”

    大家听到倭国被我定义的如此下流无耻,都很是惊讶,我还从来没有贬低一个国家或民族至这般不堪,故此他们脸上多写着不信。

    王建、朴在宪为首的新罗等人虽然也向来对倭人没什么好感,却也是对我的言词略表惊讶,心中奇怪殿下与倭人素未谋面,怎能有这般强烈的感触。

    杜荀鹤不解的问道:“本朝开国以来倭国十数次派遣唐使来我国朝贺和学习,前有阿倍仲麻吕被玄宗皇帝赐名晁衡,后有高僧圆仁东来求经,对我大唐素来恭顺,从未。。。。”

    不等杜荀鹤说完,我当即打断了他,脸色微愠的说道:“杜先生,先生太看得起这个海外倭国了。我本就蔑视此等小国,若无强秦时徐福率童男童女前去开化,倭国恐怕还是蛮夷之地。前时在长安,我读过一些历朝历代的皇家秘史后,更是深恶之。

    众位自是晓得这海外异地在本朝以前称为倭国,但是在汉时叫做东夷,汉武帝时与之交恶,战败之后才来臣服,汉帝宽厚仁慈,赐“倭奴国王”金印。两晋开始少了来往,直到前朝,倭王狂妄自大,不肯再以臣礼事我中华,竟然恬不知耻地上书‘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东皇帝敬白西皇帝’,这等龌龊伎俩也只有倭国人做的出来,惹人耻笑。

    而本朝初,倭人竟敢冒犯天颜,白江口一役,我大唐海军四战皆克,焚倭人四百船,海水为丹。惊得倭国内大筑烽火台,布置重兵防守,闹到人心惶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真是可笑。十余年后始遣人来朝,”

    虽然我的说法中夹杂了李兆立的观点,但纵观数千年来中华与倭国的关系,历来都是华夏独领风骚,我们以无比包容的心态无私地贡献着文明和知识,倭国不断地从我国吸收养分,可以把倭国的历史文化看作是我国的一个变种,可偏偏是这个小学生,在伪善的面具下隐藏着狼子野心,亡我中华之野心千年不死,在一千多年后华夏势弱之际,倭人更是以灭我民族为立国之根本。后世的史实我又怎么能解释清楚呢,唯有以行动宣泄心中的恨。这次倭人如若有任何不利联军的举动,我宁可舍了渤海不要,也要这个小学生明白老师拳头的硬度。

    正当他们还在诧异我的言论的时候,亲兵进来禀报:有倭国的使者到了。

    哈哈,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我命令亲兵回去告诉使者,大都督正有军务要忙,两个时辰后才能接见,为表示对倭国人的“礼遇”,可带其去观赏一番原本渤海军的前营和中营。虽然鹏人攻城派不上用场了,但在天上飞两圈唬唬倭人还算是举手之劳;这次我也不雪藏火炮了,先把两百枚轰天雷中的火yao全部倾出,埋在京山脚下,到时一炮下去,估计京山多半是要上天了,让使者看些烟火也是好的。

    放着士兵如何为难倭人不说,帅帐内的众人也在忙活不停。原本帐内放着沙盘的圆桌已被撤去,参考宗室在长安宫宴的摆设,正对帐门的正位摆一张宽大的矮桌,下首左右两边也各摆十数张略小一号的矮桌,我要一边吃喝一边看看倭人能有何反应。

    本朝时还没有对联,我唯有请杜荀鹤在三片白色的旗布上写下一副桃符,悬挂在中军大帐帅位之后,以“驱鬼镇邪”。

    上联写:

    横刀立马观九州风云变幻。

    下联写:

    荷戈达旦防大霸小霸逞狂。

    横批:

    惟我独尊

    此外我命令所有的武将都穿上银甲,瘐黔弻与赫连易分站帐门两侧,一百魁梧兵丁手持火枪腰挎钢刀列于帐外,只等倭国使者到了,瘐赫二人齐声高喝为号,所有兵丁同时向天鸣枪。

    呵呵,不能让狗日的白来一趟,非吓破他的狗胆不可。

    注:本章短了些,为酬谢各位许久来的支持,本日下午4点,再多加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