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太子
繁体版

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破

    杨杲被内侍找到的时候,正在寝室内呼呼大睡,昨夜不仅是大兴城内的巨变,便是皇宫里的巨变,早就将这名被推到台前的幼帝吓得不轻。

    后于宫女的照料下,一早方缓缓睡下。

    这不,睡了没有多久,便被杨暕让人给叫醒了。

    当杨杲来到大殿的时候,正能看到兄长杨暕皱着眉头,沉思的模样。于之身侧,众多内侍全都噤若寒蝉。

    说实话,杨杲这段时间来,于这个数月前还对之和善无比的兄长,亦是害怕。

    就连在之身边走路也是轻手轻脚,至于旁人言之他是什么皇帝,作为一个不过三四岁的小儿,他又知道此间代表了什么?

    “季子,过来,做我这里!”

    杨暕一转头,发现杨杲正有些恐惧在侧面移动,忙伸出手招了招。

    季子,正是杨杲的小名。

    害怕中杨杲只得一点点移动着小步子,往名义上的兄长杨暕身边而去。

    他并没有看到杨暕深处的一丝疯狂,只是想起了母妃于前次前面所言。无论发生何事,都要听眼前兄长的话,否则的话,他们母子都会死。

    在昨夜之前,杨杲尚不明白其中之含义,但在昨夜里,看到一些伺候过自己的人,纷纷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叫不醒之后,方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

    恐惧背后,小小年纪的他,又一次想到了母妃的话语,便如眼下不由自主的往杨暕身边移动而去。

    “皇兄!”

    他弱弱的叫了声。

    杨暕并没哟被这句皇兄叫的有任何触动,只是在杨杲这个弟弟到达身边的时候,他突然的伸出了手,将之小手紧紧攥着,语气低沉道:“乖啊!随为兄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好兄长!”

    说完这话,杨暕脑袋一转,看向大殿门口的宫卫,道:“为陛下摆驾!”

    然后,不容杨杲挣脱,杨暕拉着杨杲的手,走出了大殿,并一步步的走上了停稳的马车之上。

    当马车出行之后,能见之前进的方向,正是城门之所。

    而此时的大兴城各个城门,无不在进行激战。

    东城之所,城下之地,喊杀声不断响起。

    徐世勣手中拿着长枪,遥遥指向城墙上方,便有上千人马拿着云梯再次冲锋。在之后,则是上千人,同时的拉弓射箭。

    咻咻咻!

    能听到破空声同时间响起,随之天空之中,出现了一道弯弯成一片的箭雨。

    南城之所,同样上演着类似的一幕。

    李靖手里拿着长剑,双眸紧紧注视着城上的动向,似乎并不惧怕城墙之上的灵性箭矢。

    “传令下去,一刻钟后,全军再次发动进攻!”

    他这边命令刚刚下达,李建成已经骑着一匹纯黑色的战马从远处走来。

    过去数日内,因来攻关中路上的相互配合,李建成和李靖之间,早就相熟了。对于李靖的军事指挥作战能力,李建成自是赞赏不已。

    便如当下之战前,他几乎将所有的军事指挥权,都交给了李靖负责。根据兵士方才送来的奏报。

    过去数个时辰的进攻之下,实际上,也是他们之部的进攻效果最为明显,很显然,这都是李靖的功劳。

    来到了李靖的身边,李建成随之抬头望去,能看到城头之上,方才还密密麻麻的兵士,此时竟是直接松散了一些。

    很显然,本处城门上的兵士,于方才的进攻之下,损失巨大。

    李建成渐渐回过头,看向一侧李靖,道:“药师,依我来看,再有三两个时辰,此城池必破!

    当然,若是药师你再放心大胆的用兵,说不定再有一轮攻击,如方才一样,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就有更多人可以走上城墙。

    破城的时间,只会比预计的时间,更加提前一些。”

    “建成,我很认同殿下说的一句话,城里的人跑不掉了,大兴城就在这里。

    但是我们手下兵士的性命,却是只有一次。稳扎稳打,便是迟上一日入城,或是价格此中功劳,赠予别人也好。

    若是以最小的伤亡代价,能让兄弟们踏上城门,取得控制权,那我李靖,就绝对不会让更多兄弟,担当此中风险。

    而且,这上方的守将很不简单,能看之在守城方面,很有掌法。

    便是方才我部登临上去,其人也能想办法很快调兵遣将,破除危机!”李靖望着城墙之上,不像李建成这般轻松,是以面色凝重道。

    拿下大兴城只是一部分,按照这些时日不断收到的军报,李靖很是明白,在此战后,定然还有更大的腥风血雨。多一个存活的兵士,就多一份助力。何况这些兵士,都是朝夕相处的兄弟,李靖为之性命看得很重。

    李建成闻言,颇为感触道:“药师汝对待兵士甚是友好,也难怪皇太子殿下让汝领兵,即是于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控制住这么一群大军。

    此战之后,想来药师的大名,一定会传遍天下。

    建成不才,幸能与药师一同并肩作战!”

    李建成说完后,深深的看来了眼李靖,发现李靖面不改色。

    李靖倒是没有在意李建成话语中的其他意思,此时,他忽然竖起了耳朵,目光不由得往东城方向而去。

    咚咚!

    战鼓声其起,他很快能判断出,这是翟让部所在之地。

    其中之声势,丝毫不必他和李建成所率之部差。

    更重要的是,其部人马中,多是叛军出生,包括翟让,乃至于内中的很多将领。

    而像李建成方才说的那样,从踏入关中,到兵临大兴城下。该部人马之团结,武力,也为之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靖方才下达命令,他此时也没打算做出调整,而是与旁边的李建成道:“能与建成你一同作战,也是我李靖的荣幸,希望未来,我们能一直一起效力,保家卫国,诛杀叛逆之贼。

    不过,方才建成汝言之,吾部要是加紧攻势,或能第一个冲入城内,立下大功。

    但是眼下,看来应该是翟将军他们,或将是第一批入城之队了!”

    李靖这样说的很是,常人很容易听得出,他语气之中真诚。

    他不是夸大,而是凭之战略上的感觉,做出的推断。

    李建成此时也侧过头,李靖在战局方面的感官,让之佩服。时下东城门之地,鼓声急促,很显然是翟让率部再次发动进攻了。而李靖敢这么说,大概是从直觉中,或是敏锐的观察之下,发现了情况。

    “哈,若真是这样,那诚该恭喜下翟将军他们一下!”李建成笑道。

    他将目光放到后侧,原因很简单,是皇太子杨昭的传令兵士到了,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于此时,又下发出什么样的命令。

    便是围拢在李靖身边的其他部将,也纷纷转过了头。

    皇太子平日间,可是很少干涉各个将领的指挥作战的。

    在关键的此时,以亲卫传令兵士到来,又是为了什么事呢?

    没有让人久等,传令兵士,很快说明了杨昭的意思。

    赫然是为全军,即在大兴城城外的所有兵士,重新下达一个命令。

    这个命令很古怪,但若是相信看去,或者能更好的额挫败守城兵士的士气。

    其之所言,赫然是几万,乃至于上十万的兵士,统一高喊“降者不杀,既往不咎”这八个字。

    而全军兵士的语调节奏,当跟着鼓声一道响起。

    得令之后,包括李建成在内,很快就明白出了其中深意。

    也只有皇太子杨昭于阵前看,下达一个附加之令,才会有人遵守。反之,若是换上周法尚,也不一定是所有人都会领情。

    即于李靖方才为本部人马下令攻城的时间一道,从东城门外开始,“降者不杀,既往不咎”四个字,像是潮水一样响起。

    然后由东城,逐渐蔓延到了四面的其他城池。

    渐渐地看,这八个字,就像是进攻的号角。

    十来万人,语速逐渐统一,一边对战,一边高喝之下,大兴城内外之所,无不有人听到。

    “太子殿下大才!”李建成没有随大军冲锋,重重吐了口气,说道。

    时下,作为李靖的临时副手,他更像是查漏补缺之人。

    李靖目光此时此刻,已经是在紧紧盯着正在攀爬云梯的本部人马,以及城池之上,开始缩着脑袋,不敢主动出击的守城兵士,很显然,后者开始犹豫了!

    犹豫正是失败的开始,李靖赞成道:“殿下确实大才,其不忍我隋军兵士之间,自相残杀。

    而之一言,更顶得上十万大军。

    建成,汝看,城门之上,在我部冲上去之后,已经在举刀投降了。

    就是整个城池之上,混乱也已经开始了。”

    城墙上的兵士,同样是隋军。

    他们之所以坚守,就像是之前投降的沈光等人一样,无不是不知道为谁而战,且多忧心各自家庭。

    现在皇太子杨昭,未来的大隋天子,言之“既往不咎”这四个字,要远远比进攻更具说服力。

    遂如李靖看到的那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守城兵士投降。

    就是因为此事,便如城墙之上,还出现动乱。

    渐渐地,在此间隙之下,开始有更多人的踏上了城池,将降卒安排到一侧,开始了对顽抗者击杀。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大兴城,南侧的城门和东侧的城门上方,皆被杨昭之部给攻占了上去,只剩打开城门,那么大兴城,将彻彻底底的破了。

    这个时间,绝对不会很长。此中结果,也已经注定。

    正处于北侧之地,加紧防守的宇文化及,在亲眼看到密密麻麻的兵士冲了上来,即使他迅速调集人马,前去阻挡,也无济于事的时候,其之整个人,早就面如死灰。

    完了!

    宇文化及大脑里,只剩下这么一个念头!

    那些跟着杨暕,跟着宇文化及,退无可退的一些将领,面对现实之下,同样剩下这般一个念头。

    完了!

    齐王完了!

    他们同样也完了!

    皇太子方才下令,降者不杀,既往不咎。

    这里面,绝对不会包含这群罪大恶极,参与谋反的将领。

    如上八个字,是有两层含义。降者不杀,乃是于他们这群谋反的将领而言,暂时性的不杀,但最后定然会依照隋律严惩不贷,大部分都会被杀头。

    既往不咎,则是对普通兵士,罪行小者的既往不咎。

    而现在呢?

    无论想不想承认,他们中很多人,不想被士气正盛的皇太子部给除掉,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降。

    投降至少能保得住暂时的活着。

    他们都很清楚的知道,在失败面前,他们别无选择。谋反之罪,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很多人的人生,实际就像是一次赌注。不过,有的人赢了,那么,总会有输的人。

    李靖和李建成二人,此时已经没有在城下说话了,他们开始亲自带兵,于已经占领城上的兵士掩护下,开始更加组织兵力,更加凶猛的撞击城门。

    轰隆!

    轰隆!

    于很多人耳中,乃是一种折磨,但于另一些人的耳中,就是仙乐了。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南城门这次竟是比东城门,要快上十几个呼吸,为外部直接给轰开了。

    城门之下,尚能看到一群东倒西歪的守门兵士,见李靖等人,从外面杀来,很多人反应迅速,当即举起武器投降。

    大业半年九月三十日。

    于齐王杨暕,占据大兴城不过二十来日,其人扶持伪帝杨杲登基不过十来日的功夫。

    为之守卫固若金汤的大兴城门告破。

    见此,宇文化及马上重整兵士,往后退去,打算寻到杨暕后,联合宫卫进行防守,寻找突围的机会。

    而在南、东城门接连告破,但因大兴城内,一下子也涌入不了十万大军,尤其还要进行巷战清楚,遂杨昭只是让精锐兵士,于各将统领下,率部入城,以行控制。

    同时间,杨昭再向各部兵士,下达了禁止扰民之令!

    昨晚这些安排,随着其余两个城门,也先后拿下。

    大兴城的四处城门,算是彻底掌握在了其人手中。

    杨昭随之率着一部兵士,直接往大兴宫的方向而去。

    除遇到零星抵抗外,他一路畅通无阻,走雍门,过金市,直扑连同北宫和南宫的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