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太子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郭衍出山

    “陛下的意思是,这等国之大事,交由我等处理就是了?”

    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李通听得杨素的召集,知晓宫里传来的消息后,眼睛瞪的老大。

    厅舍内,年迈的民部尚书杨文思,倒无多大的意外,今岁初的时候,他从冀州刺史任上,为皇帝杨广任免为民部尚书,未曾想上任不过数月,便遇到了越发严重的民变。

    对于这些叛军,杨文思的想法和大隋皇帝杨广很是一致,那便是镇压。

    在看得兵部尚书李通,如此下破胆的模样后,杨文思环绕官舍众人,冷哼一声道:“李尚书也太过胆怯了吧!陛下之所以如此说,那意思很是明显了。便是以军镇压之,当下的江南民变,有皇太子在行此计,已有现成的模板。

    洛阳之地,照搬就是。

    陛下如此不瞒,还不是因为兵部推脱,迟迟不愿上报镇压。

    直到现在,捅到了天子那里,陛下能不愤怒吗?

    司徒,你看此事如何?”

    杨文思望向上首的杨素。

    当下的东都事宜,已经全权交给了大将军宇文恺负责。杨素因年前得了一场大病,被召回京师后,先被任命为太子太师,接着在月前,又加封为司徒。依旧最得皇帝杨广的信任,其之本人,也算是最皇帝杨广最为了解者。

    杨素不像去岁那般精神抖擞,他目光一扫下首争议的二人,语气微弱到:“温才言之有理,当下之民变,当以镇压为主。文达即为兵部尚书,当向陛下请命,最好让大将军配合,火速将民变镇压下来。

    尤其陛下安排的东都兴建之事,绝对不能拖延。

    否则,就等着陛下的怒火吧!”

    闻言,如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礼部侍郎许善心等人,皆颔首应下。

    在大隋皇帝的眼中,早日建造好东都。

    工期从去岁,一直拖到了现在,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还未建好。到结尾的关键时候,又出现民变这等大事。

    若是一个处理不好,不仅是官职丢了,只怕脑袋也会搬家。

    而今,洛阳的民夫,每月就有近一百五十万人。当下还是数十万起事,若是所有民夫都奋起反抗,那绝对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招架住的。如此还不算江南运河驻地叛乱的民夫和百姓。

    杨素的这句话,语气虽说的不算多么重,但听在李通的耳中,其额头已是沾满了汗水。

    各处主吏的碰头会一结束,李通即返回兵部府衙,寻找下吏商量对策。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在诸部之内,虽不像民部和吏部那般显赫,但既然掌握着国之重器,威势还是很大的。

    确定了平叛的总体策略后,李通马上向宫内去了奏书,请求皇帝杨广批准。

    时隔不过一日的功夫,宫里就传来了消息。将兵部尚书李通革职查办,以左武卫大将军、光禄大夫、真定侯郭衍,暂领兵部事,并令之平定荥阳等地的叛乱,并罢免了荥阳太守李渊的官职。

    杨广向宫外还传出了一个明确的讯号,对民变的叛贼,决不赦免,一网打尽,全而诛之。

    消息传出,朝野哗然。

    郭衍自当年加入杨广一党后,一直对杨广忠心耿耿。可以预见的是,如荥阳等地,即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