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苍茫
繁体版

第十二章

    二人回到客栈,殷羽已经睡着,梅悦却点了灯坐在桌前等着。

    梅悦见二人回来,心下一时喜悦,道:“萧师兄……燕师姐回来啦?”

    燕幽沁气还没消,只嗯了一声,便不理会,坐到桌前,到了一杯茶,喝了起来。

    萧泽也缓缓走到桌前,坐了下去。

    梅悦不明所以,但看着似乎在生气的燕幽沁,莫名的谨慎起来,诺诺道:“可,可探出什么?”

    萧泽答道:“今晚你们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先赶回冀州,再做打算。”萧泽说完打算出门。

    梅悦道:“那……那师兄住哪?”

    萧泽微笑道:“还是担心今天那群人会来找麻烦,我就睡房顶,凉快。”

    燕幽沁背对着萧泽,怪里怪气道:“人家知道咱们身份,不会自讨没趣的,你去隔壁住吧,房是订好了的。”

    萧泽看了看燕幽沁背影,又看了看梅悦,转身出了房间,又把门合上。

    翌日,殷羽和梅悦同骑,燕幽沁和萧泽同骑赶路。

    萧泽觉得没必要御剑而飞,一是一路上可以打探消息,二是没有特殊情况,还是不破戒律的好,尤其是在几个师妹面前,会让她们觉得戒条并不重要。

    燕幽沁在萧泽身后,梅悦虽说腿伤并不严重,但仍是殷羽驾马。

    燕幽沁不时看向梅悦,露出得意的微笑。

    梅悦不时看向燕幽沁和萧泽,发现燕幽沁看向自己,甚至特意贴靠在萧泽背上,又只得低下头。

    赶了一日路,天色渐晚,担心几个女子不停赶路太疲惫,萧泽决定找个落脚地方修整一夜再赶路。

    路过一个村庄,见路人行人匆忙,萧泽向路人打听附近可有可以借宿的地方。

    一个老倌脸色凝重,道:“原本是有的,只是最近……”

    萧泽见老倌欲言又止,面色慌张,道:“前辈有何疑难之处?”

    老倌叹道:“最近村子闹鬼,晚上我们都只得徙至十里外的砭屯。”

    “闹鬼?”四人惊异。

    老倌指了指路上行人:“是啊,你看,大伙都忙着赶路,晚了,可能就赶不上了,你们要落脚,这里距城镇较远,还是跟我们一起赶去砭屯吧。”

    萧泽下马,看了看路上行人,有老媪儿童,也有健壮青年,一行几十人。

    燕幽沁和梅悦、殷羽也下了马,将马让给行动困难的老人和儿童乘坐。

    到了砭屯,众人为感激萧泽几人的承载之情,安排了几人到一间茅屋借宿。

    伏魔道虽说以除魔卫道为任,但千百年魔界蛰伏,并无魔孽作怪,此间伏魔道人也未曾与魔界有交手,此时听说有鬼,殷羽年纪较小,不免有些害怕,梅悦有些惊心,却不便在萧泽面前展现出来。

    夜幕降临,四人围坐在一张简陋的桌前,桌上点着一盏油灯。

    萧泽有些心不在焉。

    燕幽沁道:“师哥想去探个究竟?”

    萧泽点了点头。

    殷羽听萧泽有离开之意,向梅悦靠近。

    萧泽安抚道:“你们几人在这等我,如果有异常,便可使用伏魔御,鬼不过是有怨气或者是吸了怨气的魂,并不比魔恐怖。”

    燕幽沁忙道:“不行,我要跟你一起去。”

    萧泽也没见过鬼是什么样,有多厉害,带上燕幽沁,有些不放心。

    燕幽沁站起身来,眼珠转了转:“那至少你不能把我们扔在这里吧?你要是走了,我们会害怕的。”

    殷羽听到这里,抬起头来看着萧泽点了点。

    萧泽觉得有理,站起身来,拉开芦苇编制的门,道:“你们和大伙聚在一起吧,这样大家有个照应。”

    殷羽急忙起身,梅悦也跟着起身,跟着萧泽朝屋外走去。

    四人出来,走向一间大土房,敲了敲门,过了片刻,一个中年男子打开木门,四人陆续进了屋子。

    屋子内十余人,开门的青年走到火盆前坐下,和另外两个汉子一起围坐在一个火盆边,其余是妇幼老人,相互依偎在一起,听到有人进屋,才睁开了眼睛,所有人看着萧泽四人。

    正值初夏,生火并不是为了取暖,主要还是使得屋子内光线足够明亮,赶走黑暗带来的恐惧。

    萧泽道:“打扰大家了,我……我需要出去一下,这几位朋友,想和大家一起过夜,好有个照应,不知众位方便不?”

    众人听后,先看了一眼开门的青年,似乎等他拿主意,又看了看萧泽,原来依偎在一起的老人孩子都立起身子,似乎是萧泽身上无畏的气场感染了众人,众人眼中的无助感和恐惧感稍有消散。

    开门青年还未作答,一个老倌提了提神,道:“你要去村子?”

    萧泽点了点头。

    老倌伸手示意萧泽四人坐下,四人找了位置,和众人相对,盘膝而坐。

    老倌道:“村里已经来了道士,尊驾也是道士吗?”

    萧泽疑惑:“村里已经来了道士?”

    老倌道:“是的,前日就到了,他说我们村阴气太重,过来看看,后来有人见是道士,就把村子闹鬼的事说了……”

    萧泽四人对望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看向老倌。

    燕幽沁好奇道:“是茅山道士……还是……”

    老倌眨了眨眼睛,有些疑惑:“这个……却是不得而知。”

    燕幽沁追问:“是一个道士,还是几个?”

    老倌:“两个。”

    燕幽沁四人又对望了一眼,燕幽沁和殷羽有些心虚,他们是背着两个师兄偷偷跑出来的,这两个道士会不会是何师兄他们不得而知,只是以何师兄目前的修为,断然是不可能看得到鬼的,只可能是茅山道。

    萧泽问道:“就两个道士留在村子?”

    老倌摇了摇头,道:“还有阿菁一家以及几个送亲的。”

    燕幽沁:“送亲?怎么别人都忙着逃,这阿菁要在这时候成亲?”

    老倌叹了叹气:“村里闹鬼,越闹越凶,短短十几天,死了十几个人,这村后的浑林一下新增了十几座坟,实在是……”老倌哀伤着挤出两颗眼泪,其余人听着老倌提起此事,三个男子不免不由自主警惕起来,而妇幼也不由自主缩了缩身子,彼此靠的更近了。

    老倌接着道:“后来恶鬼托梦,说要用阿菁嫁给他,他才肯走……”

    萧泽好奇道:“托梦给谁?”

    老倌:“好几个人,包括阿菁本人,还有人夜半在浑林听到鬼嚎声,说他要娶阿菁。”

    萧泽:“阿菁同意了?”

    老倌:“一开始当然是不同意,村里闹得沸沸扬扬,说八成是阿菁做了什么亏心事,让恶鬼染上了,吵着要用阿菁去献祭,但哪家女儿不是娘养的啊?父母怎么会舍得?村民逼得阿菁一家鸡犬不宁,到了晚上还是死了人,于是开始有人逃离村子,晚上跑到这里来过夜,但总不能一辈子这样,所以大伙也是真的慌了……”

    燕幽沁:“后来阿菁同意了?”

    老倌:“前天突然来了两个道士,一长一少,说我们这里阴气重,村民们一听,感觉是救星来了,那老道士想着将计就计,用阿菁引出恶鬼,于是组了一个送亲小队,今晚送亲进浑林。”

    萧泽问道:“浑林在何处?”

    老倌道:“就在村西两里处,那里是村里墓葬最多的地方。”

    萧泽看了看燕幽沁,又看了看梅悦和殷羽,道:“你们就跟大伙在一起,我很快就回来。”

    众人目送萧泽起身开门出去,心中恐惧增了几分。

    萧泽出了土房,看了看门缝中逃出来的灯光,转身朝茅屋前的马儿走去,解开其中一匹,骑上马朝村子奔去。到了村子,萧泽看了看方位,又朝西走了约两里路,初夏的正戌时并未完全不能见物,接着峨眉月淡淡银光,萧泽见前方一片宽阔的树林,在淡淡的银光下,寂静、阴森,树林中传出丝缕火光,像是一把利剑划破了一张狰狞的脸。

    萧泽正想骑马顺道前进,但萧泽驱赶了两下,马儿却不前进,忽听得马蹄声作响,萧泽认真辨了辨,看向自己过来时的方向,很快一个人影闪动,不一会便来到萧泽跟前,仔细一看,月光下燕幽沁双颊如碧玉般透彻。

    萧泽:“你怎么来了?”

    燕幽沁得意笑到:“你能来,我自然也能来。”

    萧泽知道要让燕幽沁不参合,是做不到了,也就不多说,急忙下马。

    燕幽沁跟着下了马,道:“好阴森,我们要走路进去吗?”

    萧泽转头看了看树林,转向燕幽沁道:“不,御剑,从林间穿过,不容易被发现。”

    二人栓好了马,燕幽沁道:“师哥,你说鬼长什么样子?”

    萧泽撇了撇嘴:“听说鬼魂会选择让他想看到他的人看到,如果他不想你看到他,咱是看不到的。”

    燕幽沁边走边嘀咕:“那鬼恐怖还是魔恐怖?”

    萧泽道:“如果鬼吸了较多的怨气,就可以幻化成形,那不过是形躯,应该是想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说不定也有好看的。”

    燕幽沁不服气道:“那最美的,岂不是魔了?”

    萧泽道:“怎么会,最美的莫过于师妹了。”

    燕幽沁红着脸道:“师哥也会说这种话。”

    萧泽微微一笑不作答,接着板起脸来,道:“咱们得小心一点,最好不出声。”

    萧泽驾驭玄一剑,带着燕幽沁在林间穿梭,突然见林中有火光,于是朝着火光方向飞去,从空中看到四个壮汉扛着一个红色花轿,另有两个人在花轿两侧,举着火把。

    几人顺着狭窄的林间道路走到一片较为空旷的开阔地带,是小道的分叉口,几人停了下来。

    花轿左侧举着火把的人颤抖着转向花轿侧边帷幕,问道:“走……走哪边?”

    只听花轿中传来颤抖的女声:“右……右边。”

    前首的两个轿夫转头回来,露出难色。

    “要不在这停下得了。”刚举着火把问话的人皱着苦脸道。

    过了片刻,花轿中传来声音:“不……不行,接着走。”

    六人往后边的道路继续走着,才走不久,突然前方有光。

    萧泽见有光,急忙绕到一棵大树后藏了起来,二人站到一个大树的树干之上。但见前方有几个人举着火把,扛着一副棺材朝礼队走来,火把发出的光竟是蓝中带绿,再仔细一看,扛着棺材的几人全是寿衣装扮,双目瞪大,面无表情,脸上还完好的保留着入殓时化冥妆所用的粉末。

    几个轿夫见如此情景,腿一软,花轿落到了地上。

    举着火把一直问话的人颤抖着嘴唇道:“他们……他们不是才埋不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