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雄北宋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太子府邸 朱勔求见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五月初七傍晚,昨日一夜无话,白天正常在开封府衙当班。刚进入到东宫太子爷府,便见管家王锦小跑来到跟前低声道:启禀太子爷,威远节度使朱勔下午就来求见了,老奴拒绝了几次,他都肯回去,说有要事要见太子爷,老奴怕影响不好,只好将其安置在偏门中等待太子爷回来定夺。我道:为何不让去开封府衙找我?管家王锦道:老奴也说了,但是朱勔说,就在此等候太子爷。我便道:此人太过无赖也,既然来了,那就晚点见见他,待饭后引到大堂侯见!管家王锦应答离去,我便跨进府苑洗脸吃饭去了。

    饭后,我便径直来到大堂,一迈进大堂的门槛,便听到:下官威远节度使朱勔拜见太子爷,太子爷万福。我便望去,只见一个黝黑壮实的半老者匍匐跪在那里,我边行座位行去边道:平身,请起,赐座!待朱勔起身坐定,我便微怒道:威远节度使朱勔,今日下午为何胆敢在本府门口放肆,难不成尔等以为本太子治不了尔等扰乱之罪乎?便见朱勔再次下跪道:启禀太子爷,下官死罪,求太子爷宽恕下官的无礼,只是下官之前来过很多次,也投递过多次拜帖,均被退回和拒绝,下官亦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请太子爷怒罪,请太子爷怒罪。说着头并不断的向地面上磕着,我见状并消气道:此乃本太子向管家之嘱咐也,并非针对尔一人,太子东宫府乃朝廷重地也,容不得其人无关人员来往亦。起来吧,以后定当不可如此莽撞,身为朝廷命官,堂堂的威远节度使,咋耍起市井无赖乎。便见朱勔点头道:下官以后不敢了,下官以后不敢了,请太子爷责罚。我见此便道:好了,起来回话,求见本太子爷为何事?

    便见朱勔恢复神色道:启禀太子爷,下官早就欲来请罪了,下官是来请罪的啊太子爷。说完又下跪头磕个不停。我见此便有些不耐烦道:朱勔,你何罪之有也?要是真有罪,也是到相关部门陈述,比如大理寺等。你到本太子处是为何?本太子目前没有监管刑衙。只见朱勔一直跪着,嘴里说个不停下官有罪、下官有罪。见此情景,我便望向侍卫,侍卫过去将朱勔扶起,并安座好,我便道:有话慢慢说,来人,上茶。

    半晌后,见朱勔情绪平复几分,我便耐心说道:朱勔,你身为朝廷重臣,得皇上器重,得百官提携赏识,在朝堂上也是有头有脸之人,有话慢慢说,不要在本太子面前此般表现,若再这般,本太子将命人将你请回,明白乎?便见朱勔答道:太子爷请恕罪,刚才下官失态了,下官失态了。见此我便道:那你就慢慢道来,找本太子何事?

    只见朱勔轻轻放下茶杯缓声道:启禀太子爷,下官今日前来是为“花石纲”之事请罪也。我微微一怔故意问道:朱勔,“花石纲”乃是皇上用于筹建“艮岳”等皇家园林等之用,再而令东南及诸路进奉相关之奇石也。尔何罪之有也?便听见朱勔道:启禀太子爷,下官也是按此要求执行,在东南诸州、府为筹建皇家园林物色奇石也,咋奈误听奸人之言,导致将此原为皇家园林进奉奇石的好事,变成了民生怨道也,所以下官有罪啊太子爷!

    我轻轻一笑道:朱勔,难道真的仅仅是你误听奸人之言乎?只见朱勔浑身一颤道:启禀太子爷,不止下官误听奸人,下官亦是心存贪念,才惹下如此祸端也。下官有罪啊。我便严肃道:朱勔,你还是有点自知之明也,还知道惹的民生怨道,还知道有罪!尔等借用筹建皇家园林之名,处心积虑、祸害地方,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更甚者间接导致南方方腊叛乱,如此种种恶行真的是怒不胜数、实乃罄竹难书也。

    只见朱勔哐当一声跪道:罪臣今日前来就是请太子爷发落,请太子爷治罪也。说完便磕头不止,一副市井之像。我便静静地看着朱勔表演,心里默默回味了一下,便接着道:朱勔起来回话,按理说你要是请罪,可向皇上禀报你的种种令人不齿的罪行。只是为何今日来本太子这里请罪,望你从实道来。只见朱勔起身拱手道:启禀太子爷,下官前几天听闻朝中重臣说起,说太子爷几次提及罪臣在东南的种种罪行,那时臣便诚惶诚恐也,几次欲来见面太子爷,想当面请罪,咋奈都无缘见到太子爷。罪臣更不管直接向皇上请罪,皇上为千秋万代及展现京师之繁华富庶而筹建“艮岳”等皇家园林,这般好意并被罪臣执行到如此不堪,罪臣实乃无此脸面面对皇上。所以罪臣特来向太子爷请罪也。

    见这老家伙慢慢说了实话,也能顾及到皇上和皇家颜面,我便道:看来你在京师深得众多朝廷大员的赏识也,本太子爷之言竟然这么快传之你耳。只见朱勔缓缓道:启禀太子爷,罪臣并无跟朝廷重臣相互勾结,只是毕竟东南乃富庶之地,便进送了些许东南土特产也。我见这家伙一点一点的这么抠,便道:朱勔,真的只是一点东南的土特产吗?说完便二眼直视着他。

    只见朱勔老脸一红道:启禀太子爷,不止,不止,还有些许钱币及珍宝、金银。见状我便道:朱勔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要是再这样遮遮掩掩,那本太子爷就没有兴趣听你说下去了,你还是去跟皇上请罪吧。听到我这样说,朱勔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忙道:启禀太子爷,罪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我便点头道:朱勔这个态度就对了,事情已经发生,要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面对问题,不逃避不回避,敢担当并勇于承认。这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之道,而一味的推卸责任,遮遮掩掩只会让事情变的更加不可收拾及难以挽回也。

    听罢朱勔便道:请太子爷责罚,适才罪臣失态也,罪臣谨记太子爷教诲。一定实事求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只是罪臣刚才太过紧张,又是第一次面见太子爷所以显的有点语无伦次,请太子爷恕罪。我见此便道:朱勔,你想知道本太子爷对你的评价吗?只见朱勔二眼一亮道:恭听太子爷垂训!

    我喝了一口茶道:朱勔,你乃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生人,今年该是四十有九了吧。乃苏州人士,原本你朱家非常的穷困,常年受雇于人,给人打临时工。由于你父朱冲性格强悍凶狠,因犯罪而受过鞭背之刑,而且为人十分狡猾奸诈。起家便是你父朱冲到邻近县邑乞讨借贷,碰上了高人,得到一笔钱和药书而归,摆设店铺卖起药来,病人服药后立即见效,远近的人接踵前来,朱家于是富裕起来。进而修园种花,结交游客,博得往来客人的称誉。只见朱勔道:启禀太子爷,非常正确,罪臣之出身、家事的确如此也。

    我便接着继续道:由于当初蔡太师遭罢免,被贬值杭州移居钱塘,途经苏州,想为佛寺建造阁楼,需要许多集资,寺院的和尚说如果一定要使这件事成功,非找朱冲不可。蔡太师把此事托付给苏州郡守,郡守喊你父朱冲面见蔡太师,蔡太师对你父朱冲讲了事情的原由,你父朱冲当即表示愿意独自担当建阁的费用。此时你父朱冲非常明白,需要在朝廷找一个大官作为依靠,而蔡太师虽然被贬值,但是对你朱冲来说,还是非常值得巴结的,便加紧筹备物资,父几天后,你父朱冲请蔡太师到寺中视察阁址,蔡太师刚到就看见几千根巨木已经堆放在庭下,蔡太师当时就非常吃惊,并暗中对朱你父朱冲的本事十分器重。正是由于此事的巧合,你们朱家开启了跟蔡太师及朝中重臣的密切来往之路。说到此处,便停顿了一会,便见朱勔连忙点头称是。

    我见状便继续说道:第二年,蔡太师被朝廷召还复职,带上尔朱勔一起进京,嘱咐童贯将你们朱家二父子的名字都塞入军籍,并授以官职。由于皇上的艺术天赋极高,对奇花异石自然十分喜爱,蔡太师让尔朱勔传话给你父朱冲,秘密搜罗浙中珍奇之物进献。最初送来三种黄杨木,皇上见到后很赞赏。以后年年增加,但每年不过上贡两、三次,每次的贡物才五、七件。直到政和年间,风向开始转变,皇上的本意是非常好的,为了筹建一座集全国之景观的皇家园林,让外邦及外朝之人体验到我大宋朝廷的富有,而尔等竟然利用皇上的好意,把好好的皇家园林筹备奇石之事,硬生生的变成了尔等搜刮民脂民膏的理由,而且还那么的冠冕堂皇,行之有理。尔等在东南搜集的奇石,经水路千里迢迢运往京城,十船一组,称作一“纲”,民间俗称“花石纲”,运送奇花异石的船只在淮河、汴河上首尾相接,尔等更甚在苏州设立应奉局,挪用官方仓库的钱财犹如囊中取物,每次挪用的数目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待京师延福宫和艮岳建成后,皇上看到奇花异木充斥其间,确实漂亮和喜欢,便赶紧尔等办事得当,便提升尔朱勔被提升为防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