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雄北宋
繁体版

第三十章 重臣集合 共议新军

    想到此又见众人这般真诚之态度便哑声道:列位大人快快请起,自太祖以来一直坚持皇权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也就是说这大宋不仅仅是我们皇家的大宋,从莫种程度来说,也是在做的各位大人的大宋也,我们一家人理当团结一致对外,就是为了稳住目前的大好发展局面。请诸位大人品鉴下开封府尹的茶道,缓解下心情,我们稍后再议!

    半晌,见众人品茶毕也慢慢恢复了常态我便接着道:接下来本太子就描述下关于新军的具体设想,为了给新组建新军赋予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特赐名大宋帝国第一军,按租制以指挥长(营)为编制,设置大将军一名,统筹全军;设置副将二名,辅助大将军处理相关事务;配置掌书记一名,主要解决开战前将士动员让将士知道为何而战;配置判官一名,以实时监测判别战场上功过以便战后总结奖罚;配置参谋一名,负责战时给大将军提供计谋和战略等参考;配置监军一名,在战时监督各项工作是否执行到位,各营配合是否密切,只执行监督之名,无干预战事之权;配置小吏数名,随军记录战时情景并在战后汇编成文字供大将军参考。具体人选待后议而定。

    顿了顿便继续道:正所谓“欲治兵,必先选将”,毕竟千兵易得,一将难求也。为了充分选拔培养良将,本太子建议筹备军机处,此机构的作用就是精选全国各边路、军中具有实战的将领组成并集中京师重点培养目前禁军中可用之将,以方便今后在战场上历练,毕竟我朝大部分边界已百年不经战事,导致兵事荒废将事松懈也。要解决这个重症问题,只有集中全国之资源这副猛药也。各位以为此建议如何乎?

    蔡懋随即拱手道:枢密院全力支持太子爷的建议设想,虽下官不才但刚才听太子言,确实这些我朝兵事存在的现实问题,集全国之优势,彻底解决良将的问题,此法下官以为甚是妥当。众人皆点头并纷纷点头示意。见状我便接着道:如此甚好,既然各位都没有意见,那本太子就决定筹备军机处人选如下:放眼全国当属西北军最为善战,因长期跟西夏有战事,特此着调西北军名将种师道及其弟种师中进京;另增调西北姚兕次子,姚雄胞弟姚古进京,此乃忠烈将门也;再增调河西府州宋麟府折家第七代名将折彦质进京;再调出身将门的刘延庆进京;由于北方边界多年跟辽、金有着接触所以另调北方将领进军机处,具体人员如下:调原登州通判现任任巴州通判宗泽进京;另增调燕山守将蔡靖进京;再调中山安抚使詹度进京;另为了防止金人从西北方向入侵,着调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张孝纯进京;再则为了更加了解北方金人、西夏、辽国的兵事、国事、民事等诸事,特调熟悉以上事务的人员,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而不是我们将士闭门造车,至此再调如下人员:调熟悉辽、金各政权运作的马扩进京;再调“海上之盟”首倡者赵良嗣进京。不知列位对本太子上述人员安排意见如何乎?

    梁师成此时便起身拱手道:启禀太子爷,虽下官不精兵事,但单从事务的安排来看,太子爷此乃非常的高明,让下官钦佩万分也。正所谓“取其长,补其短”,太子爷将全国边界优秀将领及将门世家合为一处,并搭配熟悉敌军事务、政务、军务优秀外交官融入其中,这就形成了军事、政治二条腿走路并能及时的协调和相互配合,定会让我们事半功倍也,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政务和军务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毕竟军务最终还是要为政务服务,军务只是政务的一种手段而已。太子爷此招的确高,实在是高,下官极力赞成太子爷的筹备军机处人员安排!

    梁师成不愧自称苏轼远谪,有此等觉悟和眼光,他这个太傅也是有点本事,众人皆沉默思索,半晌都才回味过来,并露出真切的神情道:下官等愚昧,太子金玉良言经梁太傅一点化,我等才明白事务的相关性,我等亦十分赞成太子爷的筹备军机处人员安排!见全员通过,我便会心一笑接着道:大宋帝国第一军团下辖五个骑兵营(指挥长),分别是骑兵一营、骑兵二营,此二营为重骑兵营,另外骑兵三营、骑兵四营、骑兵五营为轻骑兵营;大宋帝国第一军预下辖十五个步兵营(指挥长),分别是步兵一营至步兵十五营;另下辖十营分别是侦察营、骑兵通信营、护卫营、仪仗营、军需营、工兵营、车务营、拒马营、火器营和匠作营。每营设置指挥长一名,副指挥长一名,每营按五百人编制,大宋帝国第一军全军共计三十个营共计一万五千人编制。不知列位大人对此有何高见?

    王黼听罢便赶忙起身拱手道:太子爷真是兵家至圣在世也,如何配置不但充分解决了军队中“绒官”的弊端,更是简化了指挥体系更贴近实战也,按上述营务配置大宋帝国第一军将进可攻、退可守,敌退可追、敌进可御,更难得的是太子爷充分考虑到了我大宋目前良马紧缺,在骑兵的配置适当的减少,这就给朝廷减去了很多财政负担,下官竭力赞同此编制。其他众人皆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王黼确实有口才,这马屁拍的让人心里舒坦,怪不得对钱财贪墨如此无厌,任何事都看中钱币,站在钱财的角度去分析看问题,想到此便道:嗯,一切要以现实为基础,为了快速成军,本太子爷必须得考虑目前的实际情况,将优势组合最大化去弥补我们的劣势。下面我就详细说明下各营具体组成:步兵营按军械攻击距离远近分别设置巨实炮、三弓斗子弩、神臂弩、突火枪、弓箭手、梭枪、项枪、麻扎刀、拒马枪等,设置战场高塔旗鼓楼用鼓声和扬旗指挥各军械进攻时机;步兵营按军械攻击距离远近分别设置神臂弩、突火枪、弓箭手、双钩枪、单钩枪、狼牙棒、拒马链等,设置战场高塔旗鼓楼用鼓声和扬旗指挥各军械进攻时机;侦察营负责远近侦查敌人动态及地理具体方位等;骑兵通信营作为全军通信联络之用;护卫营负责全军高级指挥系统的重要人员保护;仪仗营负责纛、牙旗、五方旗、信旗、告辨旗、鼓、钲、角等的战时仪仗;军需营负责协调军粮、军衣等所需用度的调配、接收等;工兵营负责营地建设、军队行进之路的桥、道、舟的筹备及保障;车务营负责全军车、马等事项;拒马营负责在全军营地、阵前的拒马军械的布设;火器营负责全军各类火器的管理使用;匠作营负责战时各类攻城器械的制造等事务。以上种种详细配置,各位大人以为可否也?

    便见宇文粹中起身拱手道:此等远近攻击器械之安排,下官认为非常妥当,虽有些军械下官为所未闻,但下官听其名便知利器也,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将全力配合支持太子爷所筹建的大宋帝国第一军全军全部器械用具,下官非常认为其配置。见宇文粹中此番表态众人皆都点头通过。我便道:宇文执政好眼界,上述军械确实有些还需要改进或者进一步研发,才能配置全军使用,这后期就需要工部和军器监保持深入的合作,具体的事务本太子会跟军器监沟通,尚书定要做好全力配合。宇文粹中和张邦昌随即起身道:下官明白,请太子爷放心。我便轻轻点头示意,便继续说道:关于大宋帝国第一军全军共计三十个营共计一万五千人编制的人员甄选设想,本太子考虑的是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因为这是第一军,军员是基础也是不能马虎的,针对我朝的募兵机制,导致军员质量残次不齐的问题,特设想在全国正规军禁军中先选,再是到各路的湘军中选拔,再是土军、民兵、藩军,最后是土军和弓手,禁军中主要选择体能素质为主,其为主要兵员构成部分,其他则是选择有着骑、射、匠、器等有特长的兵员为主。各位认为此番安排妥否?

    白时中随即起身拱手道:启禀太子爷,下官以为此举甚为妥当也,因为后期全军都会知晓太子爷组建的大宋帝国第一军,将士都是热血男儿知荣誉重荣誉,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一来可以稳定各军的军心,说明太子爷一视同仁,不管是中央的禁军、还是各路的湘军、再是准军事化部队的土军、民兵、藩军、甚至是地方治安部队土军和弓手,这样不仅可以选拔全国最优秀的专业兵员,更能在全国掀起大规模的练兵之潮,毕竟没有选中的士兵都会积极的锻炼其军事特长技能,这将为以后组建其他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可供参选的兵员。此乃有一箭多射之能,确实令下官敬佩之极也,太子爷此番安排下官认为甚是妥当。见白时中如此一具体解释,众人方才猛然明白过来其中的奥妙之处,便各自点头称赞。

    我心道,确实人都是中性的,关键看你咋用,白时中的这般见解,确实连我有些都没有想到,他既能想的那么周到及长远,看来自古忠臣、奸臣就看你咋用,只有利用其长处,都会给国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真的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也,要是当一把手的没有用人之能,本朝哪怕是出再多的能臣武将也最终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也。想到这便接续往下说道: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让将士上前线毫无顾忌的杀敌立功,我们必须要解决其后顾之忧,包括照顾家庭、安顿好其生活。鉴于此在目前禁军月奉一贯的基础上,大宋帝国第一军全军士兵增加一倍,给予月奉二贯,本太子爷相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有给予足够的利益,士兵才能在前线勇敢杀敌立功。各位以为呢?

    李邦彦随即起身拱手道:启禀太子爷,下官虽对军务不通、对兵事知少,但是这月奉待遇之事,下官感觉十分合理,毕竟要想马儿跑,必须得让马儿吃草也,不让其吃草还想让跑,那马儿便是驴子了。下官认为甚好也。李邦彦的话声一说完,全场在座的人便都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开玩笑道:李宰相真不愧为“浪子宰相”,但是本太子爷认为李宰相此言“话虽粗糙但是理不糙”也,各位以为呢?众人便都立马点头称是,我便道:以上重要事务及相关人员在座的各位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调齐到位,出现拖延者,本太子爷将从严处理。众人皆俯身应答。接下来便是在一片祥和、轻松、友好的的气氛中深入沟通其他末枝细节并得到全力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