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名而嫁
繁体版

第23章 开药店(二)

    房东夫妻知道别曲是要开药店都很佩服她,看着两个都很和善的人,别曲开心的和他们谈起了租房的问题。

    看着挺着个大肚子,还要创业的别曲,房东夫妻没有说高价,以当年八千的房租跟别曲谈妥,以后如果想要继续租,以当地门面租房的价钱为准。

    别曲觉得价钱合理,就马上跟房东夫妻签订了租房合同,然后别曲就把八千元付给了房东家。

    把这些事谈妥,看着时间不早了,别曲就回转身往菜市场去了。

    剩下的就是药的货架问题,她准备回家做了午饭之后,下午再去订货。

    只要房子的事谈妥,其余的就要好办一些。

    别曲就在菜场里买了两夫妻喜欢吃的菜回家了。

    回到家的别曲,赶忙走进厨房,忙着做起饭起来。

    饭刚做熟,老公杨运生就回来了。

    饭刚吃完杨运生就忍不住问开了:“你上午事办得怎样?”

    别曲边收拾碗筷边说:“没想到很顺利,我已经在你昨晚和我商定的地方,租到了一个大门面房,钱已经付了,租房协议已经签了。”

    杨运生听了很高兴:“那你钥匙拿了没有,晚上我跟你一起去看看。”

    别曲:“有,晚上我可以和你一起去看看。”

    杨运生:“那你还剩多少钱?”

    别曲:“两千元。”

    杨运生听了有点发愁:“那你后面还需要不少的钱?”

    别曲:“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杨运生:“到时实在不够,我再去和我的同事借。”

    别曲心想:杨运生完全不谙世事。说出那句话那么容易,有句老话叫此一时彼一时,他根本就不知道现在自己夫妻的状况。

    很多人见杨运生的工资那么少了都避之不及,还美其名曰,不是不借而是你们没有偿还能力,连娘家都差点没有借到钱就是很好的证明。

    别曲懒得跟他多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下午两点的时候,别曲又准时出现在购货市场,她下午主要就是针对的药架的地方去,经过打听才知道,她们医用的那个药架,没有直接售卖的,一般都是根据顾客的订购来定做。

    别曲也跟老板说了自己的情况,做货架的老板也很爽快,说让她先交点定金等她钱挣过来之后,再把剩下的钱给他也行。

    别曲真是听得快要热泪盈眶了,以前自己没有做事的时候不知道,结果这一出来做事,随处都能碰到好人,一时让别曲觉得世上好人还是挺多的。

    这件事谈妥之后,别曲又朝着自己的医院赶去,没想到又碰到了上次接待她的秦姓领导,这次领导直接把他的电话号码给了别曲,让她以后有事直接找他。

    秦姓领导还给了别曲医院药库人的号码,免得别曲以后跑冤枉路。

    接着他还亲自打电话把那个药库负责的人叫来了,跟他们两人做了介绍,主要就是让药库负责人尽最大力量照顾别曲,要求以最低的价钱售药给她。

    药库负责人姚主管看着别曲是一个医院的,既是同事又是领导特别关照的,他连忙点头答应,会用最大的优惠给别曲。

    听了这个话的别曲,又是感动不已,秦姓领导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样一天下来虽然人很累,但是该要办的事都办好了,再就是等着去张罗店里的先期工程了。晚上吃完夜饭,别曲小夫妻就往租药店的地方去了。

    杨运生实际看了下,觉得妻子别曲选的地方挺不错,正是几个交通要道的路口处,他牵着别曲的手一起走了进去,整个房子的面积大概有100个平方,他和别曲就在那里按照别的药店的布局,大概哪里放什么,都做了大慨的预估。

    这整个一盘算起来很麻烦,最起码的房子还要基本的装修费,还有一些基础设施费用,比如要安装的灯具,还有里面没有卫生间,都要把基本的东西做起。

    这样一说别曲觉得头都大了,真是万事开头难,没想到要开个药店也是这么麻烦。

    杨运生安慰她说道:“明天我休息,我就叫几个人把这里面的基础设施都做起来,其余药店进药的事就是你自己弄。”

    别曲没想到平时不怎么管事的老公,现在也知道主动跟自己帮忙,她高兴的点头答应了。

    接下来每天都是围着药店开张的事来做,别曲每天都是老公一起床,就马上跟着起来了。

    然后匆忙吃过早饭,就前往药店去,前期的事也不少,等里面的事办得差不多时,也就到了一个星期后。

    看着前期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了,别曲就准备到医院去找药库负责人,商讨进药的问题。

    有了秦姓领导人给的电话,别曲就很容易找到药库负责人,姚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别曲。

    别曲就在那里把要进的药说了,一些不全面的地方,药库负责人都帮别曲补上了,而且也都说好使用方法了。

    医院看在别曲是内部职工的份上,先允许她赊欠药款,等她盈利之后再去付款。

    药库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因为当时好多药厂的药有积压,他们也需要别的人来经营,所以药库负责人其实也是做的顺水推舟的事,但是直接受益人就是别曲了。

    当年只要早早开药店的人,后面都富得不得了。

    而别曲这也算是沾了当时政策的光,凡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后面都不会混得很差。

    别曲也没想到生活把自己逼着走出了一条路,如果不是这么缺钱,她怎么可能挺着大肚子还要去创业。

    现在总算一切都还顺利,什么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等着别曲让人选个黄道吉日开张了。

    别曲夫妻在这里紧锣密鼓的安排事情,没有功夫去想别的事,却不曾想婆婆又传过话来:“哥嫂说不是不跟你们帮忙,而是你们开药店这么大的事都没有跟他们商量,你们钱不够就不能怪他们。”

    别曲听到这个话,真是无从判断真假,如果揪着这个话题不放,去问哥嫂到底有没有这样说过,又怕引起嫂子和婆婆的不合。

    别曲只好最后像是没听到一样做自己的事,她想到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去吵,到时杨运生也会不开心,现在做生意最需要的就是和气生财,她可不想因为无聊的话而影响自己未开张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