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侠
繁体版

第五章 初识江湖险恶(3)

    江寂和清寒喝着各自的美酒,均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江寂满足于五年陈酿的醇厚,清寒则满足于三年相处的玄妙。

    不多时,三位少女抱着琵琶登台献唱,举座欢呼。

    首先开唱的是一位紫衣姑娘,面容娇好,十六七岁模样。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曲《雨霖铃》如泣如诉,唱尽了离别之销魂。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世人都知离别最苦,如何苦法却极难说清道明,柳三变这晓风残月,离别得不着痕迹,苦痛得优雅从容。”清寒感叹道。

    “柳词果然不减唐人高处。”邻桌一独酌少年自言自语道,紧接着喝了一碗酒。

    众人正回味间,一绿衣女子已坐在台中央自弹自唱: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此一《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伤怀之作,以极富感染力的遣词造句,道出了今昔盛衰之叹和个人身世之悲。

    “丽景哀情交相映,酒朋诗侣亦无情。”邻桌独酌少年又自言自语。

    “酒朋诗侣本难逢,怎奈家国正飘零。”江寂举碗接道。

    那少年正欲独饮一碗,听江寂这两句,明显是接了自己两句,二人相视一笑,隔桌喝了一碗酒。

    这时,一白衣少女坐到了台中央椅子上,抱着一把琵琶,只见这少女与前两位气质完全不同,一张白净无暇充盈脸,一双闪烁灵动丹凤眼,一粒挺拔精致水滴鼻,一颗欲说还休樱桃口。虽与倾国倾城毫不相关,却自有一番楚楚可人。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少女所唱是苏东坡词《念奴娇•中秋》,声音清丽爽净,一尘不染。江寂当日下午刚刚听完太湖中偶遇的豪客以雄浑内力吟诵此词,已是心潮澎湃,现又听这少女吟唱,更别有天地,正欲拍手叫好,忽听一呆痴声音道:“乘鸾来去清凉国,不如邀月成三客。”正是那独酌少年。

    那少年继续道:“原以为中秋词无出东坡先生《水调歌头》其右者,不想姑娘有如此魔力,使古今中秋皆在清凉国内、水晶宫里。”

    那白衣唱曲少女柔声道:“公子过奖,若公子喜听东坡词,可再点一曲,我若会唱,定当送上。”

    那独酌少年半晌不作声,似是已痴了。

    江寂刚欲举碗提醒那少年,忽听正对台下那桌四个醉汉大声道:“美人儿,这小白脸子已然醉死了,我们来点一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