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江浅湖
繁体版

新王当立

    伍云召一番话彻底震慑了中山宗亲们;老公子见也彻底无话可说。

    公子锦乾抬起头止住眼泪,起身道:“伍先生所言不假,值此大争之世,中山需要的不是我这样的国主;如果这样能给你减轻一些登基的风险,那就跟外界说,这王位是我禅让给你的吧!”

    公子焕超目光灼灼,他顾不上穿好衣服,便朝着公子锦乾跪拜道:“受恩于王叔,无以为报;焕超在这里向叔父起誓——我定然要还给你一个春秋鼎盛的中山,方不负今日之托!”

    公子锦乾拉起他道:“起来吧;我还有两个条件,只要你能答应,我可以一直云游在外,非死不归中山,并且尊你为中山之正主,不会给你的统治带来任何不利!”

    公子焕超忙道:“叔父说这话我实在是不能接受!中山乃叔父之母国,叔父乃中山之骄傲,无论何人都没有资格阻挠你出入中山!我登基之后就会下令,从即日起,凡叔父出入,四境不必通报,各营驿当事之如王上!莫说两个要求,叔父所请,只要无害于国家,我卫焕超必竭尽所能完成!”

    公子锦乾叹了口气,道:“后话就不必再说了;我要你现在答应我,登基之前,先葬嘉祯王于王陵,承认他是中山合乎礼法的国君,日后受太庙祭祀!”

    噫吁嚱,这个可没有说起来这么简单;承认王嘉祯是合乎礼法的国君,那就等于是承认任何刺杀谋害他的行为乃是非法谋逆!还好刚才伍云召言语之间并没有丝毫漏洞,将刺杀王嘉祯与公子焕超之间挂上联系,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公子焕超不可能是清白的;但是政治也许就是这样,即使大家都知道,只要大家都不说,并抹去痕迹,就可以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好像那些真的没有发生过一样。

    公子焕超丝毫没有迟疑:“好,我会以新君的身份亲自为他扶柩,安葬王陵;所受祭祀不会有丝毫二别。”

    公子锦乾这才稍微缓和了脸色,继续道:“第二件事,我要你三年之内不再起刀兵,与民休息,整顿生计!”

    这回公子焕超却迟疑了“这……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中山军已经深入商丘境内,无数子弟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战果,此时若放弃,只怕是会寒了三军将士的心……”

    公子锦乾坚持道:“《礼记》有言,国君之丧为期三年;国丧期间,擅动刀兵乃是在冲撞先王的升仙之魂!我听说你在商丘汾水一战斩杀三万商丘军,商丘已经无力再反扑了;再者逼之过急,齐国未必不会出兵干涉,到时候你就不怕竹篮打水,为他人做嫁衣吗?就此收手吧!我与康鸿儒有些交情,我会亲自去一趟齐国稳住齐王;让军队原地驻守吧,并且和商丘和谈,以既占之城要求商丘割地,我相信你有能力让商丘低头!”

    我心说这公子锦乾对国际形势竟然也如此明晰,是我小看他了;我原以为他只是一个徒善好贤的悠闲公子,名满天下也只是或者说大概率是因为康蕴楊的评价。如今看来,他也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是真的有为君之能的大才!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公子焕超只能作揖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叔叔的意思办——小侄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叔叔能够答应!”

    公子锦乾看了他一眼,“我会等你登基之后再离开中山,亲眼看着你登上王座的!”公子焕超大喜,“谢叔父成全!另外,能否劳驾叔父亲自为我加冕,以永绝风言流语?”

    公子锦乾长出口气,“好!”

    “拜谢叔父!叔父所托,焕超必定全部做到!”

    三日之后,安庆举办了新君登基大典。

    我们又在百官之列;这次不是因为是朝廷之客,而是等到了大殿上时,伍云召要高声朗读开朝诏文。相茗、天一和鸽子也随我们一起。

    “我还真没亲身参加过新君登基大典呢!”相茗在我右边嬉笑道,“以前只在书上看过!”

    “谁不是呢!”我差点伸出手摸摸她的脑袋,注意到身后的鸽子和夏天一后我不自然地变化动作为伸懒腰。

    公子焕超——现在应该叫王焕超了——王焕超穿上了那件他梦寐以求的黑色龙纹冕服,手持黑玉髓朝笏,在公子尚的陪同下,率领百官,在甲士的簇拥下自东城门起沿街走到宫城,沿途民众尽皆跪拜,高呼万岁,却不敢抬头看一眼;到了宫城门口时,百骑策马环绕诸人,腾起一片烟尘将我们围住;接着,十六位赤裸上身却带着黑色饕餮面具的力士抬着大轿上前,齐身跪下,请王焕超上座。

    王焕超登上轿子坐正之后,十六人一起起身,抬着大轿登上九十九级台阶,来到明堂大殿之上;我们紧随其后。

    王焕超下轿,左右两侧八面太鼓响起,我们这些大臣立即分列两侧而立;伍云召上前站正,打开了手中的开朝诏文:

    “巍峨中山,发于坤野;先祖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夜戎之国。昔启泰王得圣,始通中原,教天下不以我为殊俗。尔来三朝,据沼泽之险,拥膏沃之野,君臣一心,以窥天下。奈何天不怜我,十年之内,连没四君;孤,血继启泰嫡长,权取锦乾大贤,今履大统,当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止戈,憩民生之力。我中山之民,神生勇武,假以时日,必立威于九国,扬名于天下!得领此大业,实寡人之大幸;得纵横于此世,实中山之大幸!”

    念罢,在场皆匍匐,高呼:“中山千古!大王万岁!”

    是时,公子锦乾手持王冠上前,王焕超乃挺身直跪;公子锦乾亲手将这顶自己躲了一辈子的旒冕戴在王焕超的头上,插簪,束带,捋链。

    一切完成之后,王焕超缓缓起身,登上高台,张开双臂,好似沐浴在神谕之中;匍匐之众再度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这年轻的中山王高声道。

    大臣们呼啦啦地起身,所有人都紧盯着他;王焕超继续道:“传寡人王命——宗庙起棺,孤将在王陵门前,亲自为先王扶柩!”

    公子锦乾脸色露出满意的神色;王焕超继续道:

    “传令前军大营,国丧期间,不得主动出击;命大军后撤十里,悬挂丧旗,教三军为先王披麻!并,着前将军、执剑大夫卫大朱,速速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