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世界不一样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众妙之门

    众妙门

    赢了几十万的张朝特别高兴,想拉着陆绪去庆祝一下,被陆绪无情的拒绝,他还要回家做饭呢。

    今天赢了差不多62万,加上今天张朝3万的本钱,合计65万。一叠一万的红色毛爷爷重量大概是115克,这65叠的重量就是差不多15斤,还是有点分量的。

    虽然这种分量很多人想要。

    这65万,扣除张朝的之前输的13万和今天的3万,其实就赢了49万。陆绪本来是想把这49万对半分,自己拿25万,其余的24+13万全部给张朝。

    对于陆绪的分配方案,张朝则死活不同意,他明白今天要不是陆绪,别说那13万回本了,最后的3万肯定也要输,弄不好还得借点,这样钱没了不说,面子也丢大发了。

    不止那49万张朝不要,就是他之前输的13万的本钱张朝也没脸要。按他的说法陆绪赢得就是陆绪的,他已经输了,输给了陆绪,他张大少也心甘情愿,就当买个教训。

    今天这个事情让张朝认识到了,有些朋友确实不靠谱。所以现在张朝对于和陆绪的友谊很珍惜,因为张朝知道绪哥从来就不会害他,也不会因为他是朝阳集团的太子而故意让着他。

    最后在陆绪的强硬态度下,这65万,扣除今天张朝提供的三万本钱,把赢的62万平分了。张朝拿31+3,合计34万,陆绪拿31万整。这是最后陆绪动用了大哥的权威硬是塞给张朝的,张朝看到陆绪有点要发飙的迹象,只得接受。

    两人拎着一大袋现金就近找了一家宇宙行,把袋子里的钱按刚刚的分配办法存进了各自的卡里。两人都年满16周岁,也已经办了自己的身份证,可以独立办理银行卡。

    陆绪之前就办理过两张工行的银行卡,一张被林大医生没收后,另一张现在正好派上用场。这张银行卡陆绪可不打算再和家里讲了,一是资金来源不太能见光,二是万一又被没收了,陆绪也欲哭无泪。

    倒是张朝特地重新办了张卡,把这34万全部存在了卡里。

    时候也不早了,陆绪和张朝分别后,赶回家做饭。

    林大医生最近回家的时间似乎比之前早了一点,陆绪在猜测是不是自己做的饭太好吃了?嗯,肯定是这样的,所以现在陆绪做饭真的很有动力。只是辛苦了我们陆峻同志,每次都要轮到洗碗。

    你说林大医生为什么不洗碗?人家是救死扶伤做手术的手,珍贵的很,怎么能干洗碗这种活呢,饭是陆绪做的,怎么还能要求他去洗碗呢,所以只能我们陆峻同志上了。

    虽然以前也是他洗的碗。

    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马上就到了除夕节,这是陆绪完全苏醒后的第一个新年。平常脸上总是很平静的陆绪,这几天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除夕的晚饭是陆绪和陆峻一起下厨,年夜饭也就一家三口,人虽少,却吃的分外开心。

    吃完晚饭以后看春晚,大概是这个年代一大半人年30的必备活动。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坐在沙发上,陆绪盯着电视机上的朱军、周涛、李咏、董卿等,看着他们年轻时的面孔,突然感叹时光易老,他还记得后世李咏好像在美国因癌去世。

    今年的春晚最惊艳的大概就要属第八个节目舞蹈--《千手观音》。

    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这个千手观音的舞蹈演绎的惟妙惟肖,不仅给人的视觉冲击感十分强烈,更是赢得了全国电视机面前的观众不少的眼泪。陆绪前世看着只是觉得画面很艳丽那群聋哑女孩的手仿佛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一般。

    这一世再看了一遍,配合脑海里前世痛苦的经历,才能体会到一群聋哑女孩能演的这么出神入化得花多大的时间和精力,得吃多少的苦。

    没等到最后的难忘今宵,一家人就都去睡了,因为明天还要早起。陆峻同志打算带陆绪去金婺市一处道观里上香还愿。

    从湖城出发到金婺市要4个多小时,另外道观在山里,还得走一段山路。这年代城里的路都很小,更别说是山里了,连路都没有。陆峻特地找了辆越野车,开到金婺市后,又往上山辗转了1个小时,终于在中午12点前停在了一座山的山脚下。

    陆绪下车看着眼前这座不知名的山,心里暗猜陆峻找的是个什么道观,怎么如此隐蔽。令陆绪奇怪的是这个连路都没通的山沟沟里,居然有一条青石阶梯蜿蜒而上没入绿荫,仔细看看,还真有点隐世不出的味道。

    陆峻看着着蜿蜒而上的阶梯,对着陆绪叹道:“这山上住的是一位老道长,这位道长是一位真正的世外高人,我当兵多年,退伍后有不少暗疾,都是靠这位道长治好的,待会我请那位道长给你看看,避免有什么后遗症。”

    陆绪对于道士陆绪还是很有好感的,前世他就看到过一句话,乱世道士入世济人,和尚避世自保;盛世道士隐世清修,和尚入世圈钱。

    更何况山上的这位道长还是自己老爸的救命恩人。

    抬头看了一眼这座山,陆峻回想起了当年的情景。当年在街上山上的那位道长一见到还是婴儿的陆绪便神叨叨的念叨着什么‘奇特,十分奇特’,当时陆峻差点以为是人贩子。

    知道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那位道长治好了他的暗疾,陆峻才明白原来对方是真正的高人。

    这位道长常年云游在外,陆峻只知道每年正月定会在道观,所以他才今天前来。

    陆峻接着从后备箱拿出一箱递给陆绪,道:“上山有一会儿,这个箱子你先捧着,半路累了换我,行不行?”

    陆绪捧着手里的这个纸箱子,只见正面写着五个大字----贵州茅台酒。

    一箱6瓶,陆绪颠了颠手里的分量,大概16斤左右。陆绪知道陆峻是担忧他身体,索性便打算展现一下,当先一步朝山上走去,道:“走吧,你是没机会接手了。”

    “臭小子,你可别说大话,我空手上山都要爬将近一个小时。”陆峻笑骂了一声。

    虽是2月冬春交季之际,但是这座不知名的山里却依旧绿色如茵,青石台阶蜿蜒而上,两边尽是郁郁葱葱的林木灌草,静谧清宁。

    一刻不停的爬了50分钟,终于到了山顶,陆峻双手撑着膝盖气在那不停的穿着大气。而陆绪捧着一个大箱子,看着眼前的这座矗立在山巅的古朴道观,微微喘着气。

    说是山巅,其实也可以说不是。这座道观的旁边还有一条小路,似乎是通往后面的那一片岩顶。此时道观的大门是敞开的,大门上的牌匾写着两个隶书大字——众妙。

    ‘众妙’这两个隶书大字,‘妙’字倒是和繁体字相差不大,但是这个‘众’字,却有点像简体的‘泉’字。如果不是学过古字体的人,一般的人估计认不出来。

    陆绪看过各朝各代的文字对照,却是认得,也知道‘众妙’这两个字是出自《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为一切深奥玄妙的道理。

    陆峻站在门前稍稍歇息了一会儿,喘了一口气,也没问陆绪体力为何如此变态,直接带着陆绪直接走进门去。

    穿过一个不大的院子,进入了主殿,只见主殿内一个穿着一身灰薄长衫的短发中年道人,正盘坐在那默默诵着经。

    陆峻也不打扰,站在身后等着。陆绪则随便找了个地方放下了那一箱茅台,四处打量着这个主殿。

    主殿不大,但是用的木料却是不错。神座上面供奉的是三清像,这三座三清像不像一般的道观用的的琉璃金身,反而灰泥朴实的紧。下面的供奉案台也十分简单,除了一个香炉外其他没有什么供品。

    没过多久,那个中年道人诵经完,慢慢的张开了眼睛,站起身来,笑着对陆峻说道:“陆居士,许久不见,师傅在后院,你直接去吧。”

    陆峻朝这位中年道士作了一个揖,这座道观他每年都会来一次,也很熟悉了,直接从侧边绕过主殿神像向内走去。

    陆绪看了看陆峻,又看了看刚刚放下的茅台,也朝那个中年道士作了个揖后,然后抱起茅台跟上陆峻。

    中年道士回了个揖,笑着看陆绪离去的背影。

    穿过主殿,主殿到后院的中间是一个露天的小院,两边各有一个亭子,一个写着“虚静”,另一个则写着“希夷”。这个小院倒是不大,陆绪十几大步便跨过了。

    陆绪看见陆峻站在后院的一个厢房门前,正欲敲门,却听见里面一个略带苍老的声音传来。

    “进来吧”

    陆峻一把推开了门,陆绪跟着陆峻走了进去。只见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里面除了电灯外没有其他的电气用品。一个留着长胡子,长发随意的盘在脑后的老道长,盘坐在木床上。

    老道长看着年纪不小,眉头都有三寸深,胡子却都是黑的。

    “三修道长”陆峻朝盘坐在床上的道士作了个揖,然后把包放在了边上的桌子上,陆绪见状也把那箱茅台放下。

    “道长,这是犬子。”陆峻拉着陆绪走到了三修道长的床前,指着陆绪介绍了一下。

    三修道长点了点头,仔细的看着站在陆峻边上的陆绪的面相,原本混浊的双眼,瞬间变得光芒闪烁不定。

    陆峻半弓着腰,轻声道:“道长,犬子之前不慎去年夏日不慎被雷击中,侥幸无碍,今天我特意带犬子来,就是想让道长看看,犬子是否还有隐患。”

    陆峻今天带着陆绪赶来,就是想求眼前这位三修道长帮陆绪看看,陆绪的身体还有没有什么隐患,毕竟有些东西是科学仪器检测不出来的。

    就比如陆峻他当兵多年,身体留有很多隐患,医院解决不了,最后还是机缘巧合碰到了眼前这位三修道长给他调理好的。

    所以陆峻对于这位三修道长格外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