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盆景彩票
繁体版

第四章 复丰口步行街

    沈彦倾沿复丰街向东穿过有田湖公园。再向东,顺直的复丰街就此一眼望不到头了,之所以望不到头是因为此段复丰街是原复丰口镇老街之所在。城市的扩张,这里渐渐融入了市区。城市修复过程中,这段复丰街被定位为“城市历史记忆风貌街区”,原有的曲折的街道肌理和不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均被完整保存了下来。虽然只有区区不足一里却写了”S“,两头与中间都互不得见。

    沈彦倾喜欢这种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因为它不会像另一种“望不到头”而让人感到茫茫。这种一眼望不到头的前路总能迸现未知的精彩,满满都是期待。

    这座悠久的城市自有不少历史遗迹,虽为瑰宝,但因年代久远却与今人已不存记忆。反倒是这一段城市,借助其稀缺的近现代年代风貌质感,成为这座城市很具影响力的时尚打卡地。

    “的确良”年代的建筑群中长满了时尚的人群,带给人无尽的唏嘘。沈彦倾喜欢借助父辈们的回忆,延长时间跨度来增加取样精度,去体会和衡量岁月刻刀切割“无奈”的技艺和力度。她会试着在思想里将时尚剔除,再将久远抹去,剩下便是满满的童年市井味道。那是自己儿时的片段记忆,“彼时无虑不惜迹,此时晓意亦难回”,而这几乎是多数人乐往的回忆节点——最无忧无虑的人生阶段。

    走不多远,沈彦倾便来到了“朱家食堂”。两层的红砖建筑、绿木门窗未经任何现代装扮,顶层的女儿墙垛间“国营饭店”四个略显斑驳的水磨石墙字向“时尚”宣示着他的辈分,“朱家酒楼”一幅古香古色木质牌匾悬于门楣。

    这“朱家酒楼”可是晚清时期的招牌。历经朱家几代,后改为“国营饭店”、“公社食堂”,后又成为“朱家酒楼”,所以很多人都还习惯称之为“朱家食堂”。现在的朱老板四十来岁的年纪,祖传手艺,烧得一手好菜。

    走进室内,可能是时间的无理,那年代感的味道难免被打扰。桌椅板凳、餐具、茶具已参差有异,应是旧有之物已补不足,以赝补遗,对于好品之人,形似意不在是会生憾。以透明的厨窗和现代化灶具厨房为背景,无意的提高了就餐环境的年代对比度。

    沈彦倾习惯于此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这的菜品,不只是色香味儿,还有意。因为朱老板是一位没文凭有文化的大厨。他自幼对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情有独钟,如今更是能够将他浓浓的文化情怀融入到精湛的厨艺中,再加之他在中医养生方面的研习,菜品在翰州独树一帜,小有名气,所以这里经常是一座难求。曾有朋友建议朱老板多开几家分店,但他觉得“这手艺”才是第一要义,关于“钱”再多了实无价值。一店、一厨、付一生、乐一世足矣。

    沈彦倾特意的早到,还有几处闲座,找了一处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阅读着窗外的形色人群。有服务生上来招呼倒水,她示意等人稍后点餐。此时身后有人同她打招呼,沈彦倾回身望去见正是朱大厨。

    “朱老板,这会儿怎么这么得闲,在这儿坐着?”

    “现在还不算太忙,后厨有徒弟呢。这于师傅好不容易来一回,我要多请教一些养生的学问。”

    沈彦倾这才注意到,于叔叔正坐在朱大厨对面,便起身客气的同他打了招呼,老于头以和蔼的微笑回应了她。

    老于是自己父亲一众老友们中的一员,经常在小区凉亭里下棋聊球的那种。在陪父亲时与他有过几次寒暄之缘,沈彦倾还算印象深刻。这个老于头总是一副天生的微笑面庞,和蔼可亲,无问不语,给人一种“深藏不露”的感觉。

    心思缜密的沈彦倾敏锐的察觉到今天的于叔叔对自己的微笑还真是不同于以往,给人怪怪的感觉,甚有不解。

    不过,从朱大厨这里倒是可以推断出他肯定是一位很懂养生之人,不然朱大厨怎么会为了同他聊天在这个时间点舍弃厨房呢?

    老于的身旁陪坐着一个体型微胖十多岁的小男孩,懒散的趴在桌子上自顾自的左翻右晃,无所事事又生无可恋的样子。沈彦倾常来,这个孩子她认识,是朱大厨的儿子朱绎为。

    沈彦倾继续欣赏着窗外,这是身后传来了轻量的训斥声。

    “你给我坐直了,让你坐在这是让你长见识的,我像你这么大时都颠勺翻飞了。看你这心不在焉的样子,以后怎么继承这家业?”朱大厨呵斥着对面的小男生。

    一旁的老于头还是微笑着,摸了一下刚刚坐直身体的“小朱”,目光又投向朱大厨。

    朱大厨领会了老于的微笑疑问:“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实指望他能够好好学习,走出厨房,有个好前程,精彩的演绎人生有所作为,还给他取名‘朱绎为’。所以一直都未敢动让他接触这‘家传手艺’的念头。可这小子刚小学毕业就让我看到头了,又懒又笨的,根本就不是念书的材料,现在看来真是两头耽误了,悔不让他早接触手艺。”

    老于扭头再次看了一眼“小朱”,和声细语的说道:“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定义。他不喜欢的事,不易太勉强,发现他有什么爱好慢慢引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一旁的沈彦倾暗自佩服老于头,话虽不多却见功底,这“青少年心理学”他也是有所驾驭,也很符合自己的教育理念。

    时近中午,店内陆续的多了食客,门口的长凳上已有了排队的食客。老于同沈彦倾打了招呼道别,朱大厨送老于出了门口后回了厨房。

    这时,一位穿着时尚,身材高挑,相貌俊美的年轻女士走进店内,引发了周边不小的关注。沈彦倾招手,年轻女士在她对面坐下。这位就是沈彦倾的闺蜜江扬,与她同为翰丰大学老师,在学校外联部门工作。两人点了餐食,沈彦倾就一五一十的将上午相亲的传奇经历对江老师讲述一遍。

    餐后,沈彦倾本想约江老师下午一同逛街。怎奈江扬已应男友小游之约不能再陪自己,不免有些失落。看着街上的男男女女出双入对,沈彦倾不免感慨万千。同龄的朋友们有的早已出阁,其她人等也都已名花有主。自己却整天依然混迹女人圈,时常的还会同一众男人抢女友,实不顺天。不怪妈妈着急,只怪自己活的太明白又自视清高,对待感情自己是感性得太理性。所以在自己身上绝不会有一见倾心的事情发生,以至于直到现在始终无有人真正的走进过自己心里。

    至于自己会喜欢上什么样的男人,沈彦倾也会经常问自己,自己却也给不出具体答案。为此她时常会想起童年时期看的《白雪公主》的话剧。可能是故事还没开始她就知道结局的缘故吧!当年懵懂的自己并不羡慕故事结尾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所过上的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个士兵角色,之所以印象深不是因为这个“角色”,而是这个“士兵”整场都在舞台边缘站岗,没有一句台词,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不属于剧情。每到剧情发展到需要切换场景时,总是由他拉下新的背景布,赋予舞台新的精彩,每次都让自己充满着期待。他的存在不是剧情的需要,而是剧情需要他。现在想来,所有的演员中只有他不是“人设”,不是“命中注定的”。

    沈彦倾借此可以推断自己真正的情感肯定不会倾向于能够给予自己生活质量的人,最起码“主要”不是。应该是一个能够持续输出无限生活精彩,能够给予自己更多期待的平凡布景人。然而现实中的布景人,不是已经成为了“白马王子”就是在追逐成为“白马王子”的路上,都已不再会为了大局整场布景。她也会梦想着也许有一天“白马王子”会去做布景人的工作,那更是不会多得,所以自己的爱情总是“有矢无的”的。为了结婚而结婚,没有真爱了此一生,自己是无法接受的,最起码目前是这样。

    回到家中的沈彦倾,自然是成了妈妈的应答机,上来就连珠炮似的抛出N个问题等待沈老师一一解答。还好那位“土豆渣男”陈老师临走送给了自己一个必杀技。

    沈彦倾假作认真的对母亲说道:“这个人其实都还好,最后才发现那人是个跛脚。”

    果然是超级有效的“必杀技”,一句话回答搞掉了沈母所有问题,一旁独自去做活了。

    沈彦倾也是难得的放松一会儿,来到书房看会书。

    过不多时,超级群演的妈妈又凑过来了。

    “小倾啊!这个人瘸得厉害吗?”

    一个问题,一瞬间就能击垮一个人,还能让对方无力还手,沈彦倾还是人生第一次体会。此等绝世武功让妈妈练成了,开始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亲生了,妈妈真把自己当成“过年后的白菜了”,要喂猪了。

    沈彦倾进而上演了一出“应答机失灵”的好戏,急匆匆的向室外走去,用速度甩掉了一连串的“芬芳”。

    来到楼下,庭院里很是热闹。凉亭里,沈彦倾的父亲和一众老者不知又在交流些什么。她独自踱步长廊,路过凉亭,这才听见老者们又在讨论足球。

    “你们说当他们这一代正当年时,咱们能不能冲出亚洲?”秃顶的老常头正在侃侃而谈。老常头退休前曾经是翰丰大学的副校长。

    沈彦倾半路听书不知道这“他们”指的是谁。

    “这可不好说啊,咱们这一代正当年时国足一直是亚洲之巅。谁知到如今国家各个方面都强了,足球却掉下去了,变数太大了。”沈家老爷子接了老常头的问题。

    “老于,你说呢?”常校长将问题又抛向一旁的老于,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能够看出老于的观点在他心目中很据权威性。

    老于看了一眼身旁的老秦头,一如既往的面带微笑不说话。

    常校长白愣了老于头一眼。

    “以后再也不问你问题了。”

    “老石头,你说呢?”常校长问向一旁一身正装的石姓老头。

    “我觉应该没问题吧!就怕咱们到时候看不见了啊!”

    老常哈哈大笑。

    “老石头说到点上了,我算算啊......”

    老常一边指向小广场一边问向身边的老秦头:“你孙子今年多大了?”

    “8岁了。”

    沈彦倾顺着常校长手指的方向望去,这才知道老者们说的“他们”是秦晓冬和吴江铭两个正在小广场练足球的孩子。同他俩一起练习的还有晓冬的爸爸秦志秦老师。

    秦老师,翰州市复丰街小学体育老师,毕业于省体育大学足球专业,校体育教学组组长,身兼复丰街小学足球队教练。他带的复丰小学足球队已经连续多年夺得全市小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在附近区域已是家喻户晓,盛名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