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从九叔世界开始
繁体版

第十章 炼气士

    又在郭府待了三日,傅渊告辞离开。

    在离开之前,他和马秀英互相交换了贴身信物。

    傅渊给的是一件经常带在身上的青色玉佩,而马秀英则是给的一副亲手绣的锦帕,上面有一支梅花,带着一股淡淡的女儿香。

    双方交换了信物,婚姻之事也就基本定下来了。

    如果再想反悔,那可就是啪啪打脸,双方势力不死不休的局面。

    具体情况如何,请参考《斗破苍穹》萧炎。

    傅渊是一方势力之主,马秀英也是濠州江湖扛把子的女儿,双方结亲可不是简单之事。

    虽然不似汉唐那般礼仪繁琐,但也基本的三书六聘流程还是要走一走,到时候肯定还要广邀濠州附近的江湖朋友们喝上一杯。

    以前傅渊比较低调,平时也独来独行没什么朋友。

    可是现在他加入了明教,那朋友自然就多了。

    更别提郭子兴的朋友,那更是来自五湖四海。

    ……

    既然来了定远县,傅渊也不准备这么简单回去。

    要知道定远县可还有一了不得的人物——李善长。

    李善长对朱元璋的作用,堪比萧何谓之刘邦,荀彧之曹操,王猛之苻坚,都是后方大总管,负责后方统筹,治世安民,保证前线无忧。

    不要以为管理后方很简单,这工作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

    如果你正在前线打仗,后方的大管家管理不到位,粮草不能及时送达会严重影响前线士卒士气,甚至会因此哗变,导致战线崩溃。

    又或者镇不住场面,导致后方时有叛乱发生,如果你正在前线打仗,后面却传来有人造反,你指挥的部队定然军心不稳,士气大损。

    不要以为那些士卒只是一串轻飘飘的数字,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家有室的人。

    更有派系倾轧,彼此频频内斗,导致内耗过甚,无力开疆扩土。

    西汉建国,有汉初三杰,后世广为流传。

    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首,他是刘邦的后方大总管,论功行赏的时候位列所有功臣之首。

    汉初三杰的另外两位,韩信位列二十一名,张良更是位列第六十二位,显得极其拉胯,根本就配不上他们汉初三杰的名头。

    除了萧何外,其余二人的排名也配不上刘邦给予他们的高度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对于萧何排名第一,下面的武将并不服气,认为萧何不曾以身犯险,冲锋陷阵,没资格获此殊荣。

    而刘邦给的答案却是,“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刘邦把上阵杀敌的武将比作追杀猎物的猎狗,而把萧何比作发现猎物踪迹、发号施令的猎人。猎狗纵然再勇猛,功绩也无法与猎人相比。

    因此萧何完胜。

    至于韩信,这尝过胯下之辱的兵仙老小子也是秦末乱世一条潜龙,只可惜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最终无力回天。

    当初他的手下有人劝他占据齐地坐等刘邦和项羽拼个你死我活,然后他再坐收渔翁之利,必然是一番新天地,未尝不可坐上那至高之位,享那贵不可言之命。

    可惜这老小子不听,非要帮着刘邦这个老流氓干掉了项羽。

    结果刘邦建立汉朝,天下名义上一统,人心平稳,天下九成龙气归于刘邦一身,其余蛟龙再也掀不起浪花来。

    最终韩信被杀。

    也是因为韩信立场不坚定,占据齐地犹豫不决,让刘邦这个老流氓很不满,所以给他定的排名是二十一位。

    最后再来说说一代谋圣张良,以他算无遗策的实力怎么会排名六十二位?

    按照傅渊的理解,可以将这些武力值不高的文臣分成三个类型,全能型,管理型,纯谋士。

    在这里要将韩信踢出去,这家伙是因为得罪了老大,被打压的厉害,而且他也不是以上三种类型,他属于大军统帅。

    全能型,军政一把抓,如姜子牙,诸葛亮,司马懿,王猛,谢安等。

    这些人既能出主意,也能搞政务,还能指挥军队打仗,一个人将几个人的活都干了。

    他们的能力极为是出彩,最终一个个也都位极人臣。

    管理型,就是萧何和李善长了。

    他们对于辅佐自己君主管理国家极为擅长,把经济、粮草、人口都管理的井井有条。

    毕竟打仗最终打的也就是这三样。

    如果你粮草不备,军械不修,后方管理混乱,百姓民怨四起,哪怕是给你四十万个李小龙,这场战争该输你还是得输。

    剩下的就剩纯谋士型了。

    不是说他们不行,而是他们的地位相对于前面两种类型的人才来讲属实有点尴尬。

    对于一场战争的胜利他们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纯谋士来讲,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他们只是给出建议,决定的是君主,执行的是后方的内政型文官和前方肉搏的武将。

    他们也只是简单的给出建议而已。

    承担最大风险的君主,或许这次战争的胜败就决定了他这一方势力的兴衰存亡。

    次一级风险的是前方武将,他们是战争的最直接参与者。

    战场瞬息万变,更多的时候也是要考验一位合格武将的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能力。

    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我上我也行。

    其中人物参考留侯张良,陵树亭侯荀攸,诚意伯刘伯温。

    张良就不说了,排名第六十二。

    其中特别说一下陵树亭侯荀攸,他可是曹操麾下首席谋士,当初关羽只是投降于曹操,曹操为了拉拢关羽,都给关羽封了一个汉寿亭侯。

    亭侯大家都知道,汉朝列候最末。

    荀攸作为曹操麾下首席谋士,一生为曹操出的奇谋不知有多少。

    在官渡之战中,计斩颜良,又计斩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又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又力劝曹洪接纳张郃、高览,皆立下大功。

    最终却仅仅在建安八年,也就是公元203年攻打刘表的时候,再次立下大功,被曹操封了一个最低等的陵树亭侯,直到死后才被曹操追封了一个敬候。

    由此可见,纯谋士在主君心中地位或许很高,但是在功劳这一块却逊色了许多。

    所以傅渊才会说他们的地位很尴尬。

    当然,这还是你的建议被采纳,并在执行的时候最终获得胜利。

    这是一件十分考验运气的事情。

    如果你的主君是刘邦,曹操,李世民等雄才大略的君主,那没的说,你已经赢了一半。

    一旦你出了一个计谋,并取得了成效,那你的名气就会蹭蹭蹭的往上涨,被无数人吹捧。

    可如果的运气差,你作为谋主,你的建议没有被主君采纳,哪怕你这人再厉害,你也是失败的,没有一点功劳。

    其中典型人物就很多了,如项羽麾下范增,袁绍麾下田丰,吕布麾下陈宫。

    你能说这三人在计谋方面真的输给同时期的张良、荀攸、诸葛亮吗?

    根本无法证明。

    他们只是在错的时间跟了一个错的老大。

    如果他们的君主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或许历史又是另一番光景。

    更甚者,你的老大是刘表、刘璋之流,他们听了你的计策后无动于衷,或者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在千百年后的游戏中,你的智力只有六七十,而和你差不多的那几位却能得到九十五以上的智力属性。

    对于一位纯谋士而言,运气真的很重要,一定要跟对一位好的带头大哥。

    而李善长就是这么一位堪比萧何的厉害人物,善于保障后勤,治理国家。

    此时的李善长就住在定远县,以教书为生。

    穿过半个县城,傅渊带着人来到一处两进的院子,也不用他多话,花云走上前去扣门。

    “铛铛铛~”

    “铛铛铛~”

    没一会儿门开了,是一个中年管家模样的人,穿着一身青布袍子,好奇的打量着众人,“你们是?”

    花云问道:“我家公子来拜访李善长李先生,请问李先生在家吗?”

    中年管家瞟了傅渊身后众人提着的礼物一眼,拱了拱手,歉意一笑,“我家老爷不在家,出去办事了!”

    傅渊走上前问道:“请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这就说不准了。”

    中年管家摇了摇头,“我家老爷这次是出去访友去了,快则三天,慢则半个月!”

    傅渊心中微微遗憾,看来自己来的不是时候,“既然如此,那我们下次再来拜访李先生!”

    说完,傅渊朝着后面使唤道:“把礼物留下,我们下次再来拜访。”

    看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被放在门口,中年管家有些发愣,这些东西怕不是要值几十两银子。

    贵客啊!

    于是中年管家赶紧问道:“不知这位贵人姓甚名谁,等我家老爷回来我也好跟他说说。”

    他没有说拒绝礼物的话,这些礼物是眼前这位贵人给他家老爷的,他没有处置的权利。

    傅渊说道:“我叫傅渊,一个月后再来拜访李先生!”

    说着话,傅渊一挥手,众人便牵着马朝城门外而去。

    他刚才内心戏那么多,结果来了却没见到人,心中不禁有些遗憾,只能选择下次再来。

    不过一想到刘备请诸葛亮都是请了三次,自己来请李善长两次放在以后也算是一段佳话。

    李善长至少是一位金黄色命气的大才,虽然不善于谋略,可他却是傅渊目前最缺的内政型人才。

    傅家堡想要发展,少不得有人进行统筹,管理内政。

    这些事虽然傅渊也可以做,可他却不想把精力全部放在这方面,他更多的是要将自己从繁琐的事物中摘出来,培养人才,收集人才。

    出了城门,傅渊等人上马疾驰,一路向北。

    路过一处让来往旅人歇脚的茶摊,傅渊勒住马,喊道:“花云,都停下来,进去喝一口茶,吃点点心填填肚子再走!”

    “喏~”

    花云一脸沉稳,大声应诺,然后眼睛飞快在茶摊内外扫视一圈,确定没有危险后才牵着傅渊的马往旁边的简陋马厩而去。

    翻身下马,自有几个护卫不动声色的站在四周警戒,傅渊信步进入茶摊,里面的客人倒是不少。

    这茶摊开在一处三岔路口,倒也热闹的很,一边是去定远县,一边是通往滁州,还有一边是通往凤阳城。

    见有贵客临门,茶摊老板赶忙上前几步,笑着问道:“客官,您几位?”

    目光扫动,傅渊随意说着,“安排三个相邻的桌子,天气有些寒,煮些茶,温一些酒,再切一些肉上来,弄几只小菜点心。”

    “好嘞。”

    老板笑呵呵前面引路,“客官您这边请。”

    傅渊一人坐在一张靠窗的桌子,花云和其余九人坐另外两张桌子将傅渊拱卫在中间。

    主是主,仆是仆,尊卑规矩自古便有。

    如果仅仅只是有两三人倒也可以和傅渊拼桌,可以显示彼此亲近,收拢人心。

    但是现在有十人,谁和傅渊一桌,谁不和傅渊一桌,这是一个问题?

    与其如此还不如都别一桌,大家一视同仁。

    老板请了几个帮手,对方手脚麻利,傅渊点的酒菜很快就上来了。

    就这天,偶尔独酌上几杯,看看春天万物刚刚舒展的嫩芽,心情也是不错。

    今年张无忌一家该从冰火岛回来了吧?

    自己该不该去凑个热闹,看看那些武林正派们的丑陋嘴脸。

    顺便也看看殷素素这位熟透了的奇女子,毕竟过了这个村,下次可就没了这个店。

    当然,他也想趁着这个机会看看张三丰,这位当世绝顶的人物。

    整个倚天屠龙记世界,按照实力排行,张三丰如果自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

    只可惜对方闲云野鹤惯了。

    如果他能够有郭靖那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说不定武当派早就亡了。

    呵呵~

    开个玩笑。

    面对不可阻挡的天下大势,任何人敢于阻挡都是不自量力,螳臂当车。

    有这股信念是好的,但也要分清楚局势。

    当初元朝入侵汉家中原一样,将来他征战天下也是一样。

    任何敢于阻挡他兵锋的存在,都会被天下大势碾成粉碎。

    当然,立场不同,信仰也是不同。

    华夏脊梁永垂不朽!

    可蒙元也有英雄!

    就在傅渊小酌之时,茶摊来来往往不少人,其中有一个中年男人手持一杆白布帆,上面写着算命、测字、相面,跟着他一起的还有两个年纪不大的少年。

    这二人长得虎头虎脑,面容稚嫩但却凸显刚毅,身材雄壮有力,双手上面遍布老茧,一看就知道这双手绝对不简单。

    傅渊原本只是习惯性随意一瞟,可最后眼睛却是不由微微一眯。

    他刚才已经习惯性的看了这茶摊内并没有白色命气之上的人才,要么是淡白之气,要么就是黑灰。

    可这算命先生刚一进来就给了傅渊不一样的感觉。

    身上带着莹莹清灵之气,似飘似散,聚而不定。

    头顶一根淡红色的本命之气仿佛火苗,将身上的清气牢牢吸住,让其不散。

    这一刻,傅渊知道自己再一次遇到这个世界除了江湖武林外的另一群特殊存在了。

    这群特殊存在称呼自己为——炼气士!

    炼气士不是修仙者!

    炼气士不是修仙者!

    炼气士不是修仙者!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此方世界灵气断绝,仙路无望。

    炼气士修的是本命之气,练的是人道之法,妄图打破生死界限,以另一种形式得到长生。

    而眼前这中年人就是如此,一位有些修为的炼气士。

    在傅渊看向中年人的时候,对方也敏锐的注意到了傅渊,然后眼眶不由微微一缩。

    脸上先是露出些许惶恐,然后又露出无与伦比的兴奋,只是犹豫一下便径直朝傅渊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