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太孙,开局剑指朱元璋
繁体版

第36章:咱还没耳聋眼瞎

    望着校场上,数万将士对朱允熥如此相待,诸王心中是各怀心思。

    而在高台上的朱元璋,则是满脸笑容,极为满意。

    能否让军队信服,这点是极其重要的。

    倘若连最为重要的军队都无法收心,那么将来如何能够坐得稳这个天下呢?

    仅仅只靠自己身为皇帝,那是远远不够的。

    历史上,不少的皇帝也是被军队所拉下马来的。

    军队就是一把双刃剑,掌握好了,那便能够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一旦没有掌握好便可能危及自身。

    隋朝时,隋炀帝杨广便是如此,被自己的手下带领军队给逼死了,哪怕隋文帝杨坚做的再好也无法避免二世而亡的悲剧。

    靠着欺负宇文家的孤儿寡母得到的天下,最终却在宇文家的手中被了结,也算是一种因果报应。

    唐后的五代十国更是乱的分不清谁是谁,到处都是夺权政变,就连宋也是通过政变得来的。

    “三哥儿这次可真是威风凛凛啊……”

    谷王朱橞忍不住开口赞叹道。

    他的军事才能也是通过了朱元璋的认可的,这才又召回京师封为谷王,欲令其镇守大明边陲。

    对于方才如此一幕,他心中自然是无限向往。

    “是啊,没想到平日里软弱的三哥儿,居然如此霸气逼人!”

    同样是去年被封为亲王的朱模亦是点了点头,艳羡不已。

    “什么三哥,那是你们的三侄儿!”

    一旁的晋王朱棡听到后,双眉紧锁,纠正道。

    他是真看不惯这些混小子这么乱搞,一口一个三哥儿的。

    倘若同一辈哪怕关系远些也无所谓,年龄哪怕比其大也能接受,可这是叔叔喊侄子三哥,这不是乱了套了吗?

    被训斥的谷王和沈王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但也不敢直接反驳晋王。

    晋王乃是嫡子,他们这些人不过是庶子,虽然同为亲王,可嫡庶、长幼有别,无论从哪里论,他们都得尊敬晋王。

    朱棣却是冷不丁的说道:“吴王这是僭越了啊~”

    “什么僭越,燕王可不要扣大帽子啊。”

    晋王瞥了他一眼,冷笑道。

    这个朱老四,到现在还没有认清形势吗?

    还不懂老爷子带他们这些人一同过来是什么意思吗?

    不就是为了给那个小子站台,同时在震慑自己等人!

    这么浅显的意思,他都看出来了,他真不信那个朱老四怎么可能会看不出来。

    早在上次朱元璋敲打之后,朱棡已经和朱樉商量好了,力挺自己的亲侄子,并不和朱棣同流合污。

    如今又看到了如此雄兵,哪里还敢和朝廷作对。

    “二哥这是说的哪里的话,我怎么会扣帽子,你没有见到下方那些将士们只知有吴王而不知有陛下吗?”朱棣撇了撇嘴,反问道。

    “你从哪里看到,那些将士们是如你所言了?吴王是代表皇上去的,自然是代表了父皇的意思,他们这样恰好证明了是听从父皇的话的。”

    朱棡微微一笑,淡淡解释道。

    这些话,若是放在之前,他肯定不会说。

    现在就不一样了。

    既然彻底站了队,那就不妨再得罪狠一些。

    更何况,他早就看不惯这老四了。

    二人之间,实际上也多有摩擦,甚至可以说是矛盾了。

    “哦,是吗,那请问吴王殿下先前冲着这些人所说的提高抚恤金又应当如何解释,这件事不应该先奏请父皇,待父皇应允后再行广发吗?”朱棣双目一闪,厉声追问道。

    他丝毫不慌,谁让这小子太年轻了呢,这种事居然也做得出来。

    诚然,其鼓舞士气拉拢人心是有着一套东西。

    可这小子毕竟还是太嫩了,有些话是不能说的,除非你是皇帝,否则就是僭越。

    “这……”

    朱棡被他的话怼的哑口无言,是啊这些话可不能乱说,这些是天子的军队,一应待遇已经是经过商议的了,哪怕你是真的想要提高,也应该先奏请圣上,再由圣上定夺。

    “四弟,这只不过是三侄儿一时兴起所言罢了,小孩子之言,何必当真呢?更何况,他既是代表父皇去的,应当便是父皇暗中授意,你又何必横生枝节呢?”

    一旁的秦王朱樉,站了出来,解释道。

    “是吗,那我就要去问问父皇了。”

    朱棣不悲不喜,淡淡道。

    说着,转身便要朝着上方走去。

    “老四,你非要搅得这天下不宁吗!”

    朱樉厉声喝问道。

    朱棣闻言停下,意有所指的说道:“二哥,不是我要搅得这天下不宁,是这天下何曾安宁过?北元累年进犯,安南也屡次挑衅,这天下真的安宁过吗?”

    说完,不待旁人回话,自顾自的上去。

    剩下的王爷们相互窃窃私语,各自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圈子。

    校场上。

    “殿下,咱们该回去找皇上了,说清楚您的本意,莫要让皇上误会了。”

    常升纵马来到朱允熥的身旁,劝告道。

    身为常遇春的儿子,他岂能连这点事情都不懂。

    这若是恼了陛下,只会伤害到朱允熥的利益,也就会伤害到常家。

    常家是太子一系,也是吴王一系,这些都是姻亲所注定的,无法更改,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撇清楚的。

    更何况,他们也不需要撇清。

    “孤知道,皇爷爷不会怪罪孤的。”

    朱允熥满脸自信的说道。

    望着这般自信的吴王,常升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不是怪不怪罪的问题,这是冒犯皇权的问题。

    倘若是太子或太孙,自然是无碍,可大胆施为。

    可现在只是吴王,有些事是不能做的。

    储君也是君,吴王只是臣。

    “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常升脸色难看,劝诫道。

    “舅舅,你的意思孤知晓了,放心吧。”

    朱允熥也并未多说什么,而是点了点头。

    常升见他这般模样,还以为是听进去了,当即大喜抱拳道:“殿下英明!”

    ……

    “父皇,三侄儿方才应允将士们提升抚恤金之事,不知您……”

    朱棣并未全说出,低着头抱拳说着的同时眼睛努力向上瞟去,观察朱元璋的神态。

    “咱还没有到耳聋眼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