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太孙,开局剑指朱元璋
繁体版

第27章:强国之法

    “皇爷爷,我有一个办法,只要能够造出来这么大的船,可以令他们去往西洋之时,带上许多的瓷器丝绸茶叶,卖给那些地方的官员。”

    “我读过史记,早在西汉的时候,便将丝绸贩卖至西域诸国,赚取大量金银。”

    “而后到了唐时,万国来朝,听闻在极西之地都有不少商人过来购买丝绸、茶叶、瓷器等等物品。”

    “倘若我们将这些东西贩卖到南洋乃至西洋那些国家,自然沿途补给也就解决了。”

    朱允熥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个办法。

    而且,他们还能够利用这个办法去赚取大量的贸易金银。

    大明王朝里面,嘉靖不就是想要将丝绸卖给西洋商人换取数百万两白银吗!

    “这一去起码便是三年五载,那些船再大也不够他们一应开销。”

    朱元璋微微摇头,再大的船,也要装食物和淡水还有水果作为基础,就算是能装丝绸、茶叶以及瓷器,又能够装多少呢?

    又怎么能够这么多将士生活数年时间。

    “每到一个地方,除了补充那些生活必需品外,还可以再购买当地的东西再贩卖至更远的地方。”朱允熥提议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这样也还是不够,终究是缓解一些罢了,更何况你又如何得知这些地方的东西能够在他国卖出高价。”

    “皇爷爷说的是,所以依孙儿见,要派遣一位心狠手辣且忠心耿耿的大臣,于特殊时候,劫掠异国子民,卖至西洋,如此定然足够,甚至大赚一笔也说不定。”

    朱允熥想到了一个后世一个臭名昭著的贸易,但为了自己国家的百姓,他觉得一切事情都可以让步。

    “不可!万万不可!”

    朱元璋脸色瞬间难看,坚决道:“如此一来,他国如何看待咱大明!”

    “咱大明坐拥天下中央,泱泱大国,岂可行盗匪之事?”

    “决计不可如此!”

    “皇爷爷,也未必需要如此,依孙儿见,其实那些瓷器丝绸茶叶一定能够卖个好价钱的,要远比皇爷爷想象中的更加赚钱。”

    朱允熥连忙转移话题,接着道:“据孙儿所知,丝绸在大明每尺值钱80~150文左右,倘若卖至西洋,每尺起码也得有三五两银子!而茶叶可以更贵,瓷器也可以更贵!每一件东西都翻个数十番,便不用担忧这些了。”

    “真的能卖如此之多?!”

    朱元璋惊了,这小子该不会是信口雌黄吧?

    一尺丝绸就能卖三五两银子?那一匹还不得卖个几百两银子?!这可是大明的数十倍了!

    恐怖如斯!!!

    若真是这般,那今后大明的财政危机岂不是解决了?

    老朱一时间有些犯难起来了,他一方面不想让朝廷成为商人一样,一方面又想增加大明的岁入。

    看着老朱如此表情,朱允熥也有了几分猜测,试探道:“皇爷爷可是不愿意成为商人之流?”

    老朱可谓是恨死了这些商人,一个个逐利之徒,越是大灾之年就越是抬高米价,弄的许多老百姓都吃不起饭。

    这也是为什么老朱将商税定的较高的原因,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高。

    只是商税到了永乐帝去世后,就渐渐的有些收不上来了。

    “不错,朝廷是为百姓办事的,岂可与民争利。”

    朱元璋点了点头,承认了下来。

    这番话惹得朱允熥是一阵腹诽,您老还不与民争利啊?

    那些官员的工资一个比一个低,而大明宗室是相对应品级官员的俸禄上千倍,简直就是离谱。

    可以说,老朱是将整个天下都看成了自己家的私产,自己家的人能拿,但其余的人是想也别想。

    是,老朱你自己是没有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可那些宗室本身的存在就是惹人嫉恨。

    特别是那些大官员,看着你老朱家的人什么都不用干就有那么多好处,他们这些人累死累活屁也没有,能干休吗?

    这还不一个个的偷着贪,想怎么贪就怎么贪。

    可以说自永乐朝之后,可谓是贪腐之风盛行不止,上掠下贪,已然成了风气。

    特别是到了嘉靖朝更是达到了一个极点,嘉靖合法掠夺万民,严嵩等百官非法贪腐。

    哪怕是戚继光那种名留青史的民族英雄,也是贪官中的一员。

    没办法,大家都贪你不贪,你还想被谁信任?你还想怎么做事?

    贪污就是投名状,你不贪上面的人不放心,下面的人也没好处,在当时那种连最基本的军饷都得不到保证的时候谁还卖命杀倭寇?

    很多时候,都是无奈之举。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诞生,最大的原因就是官员俸禄太低的同时身为统治者的老朱家在大肆合法掠夺万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上梁不正下梁歪。

    老朱家合法掠夺,百官非法贪腐,上行下效,民不聊生。

    这就是明朝中后期的情况,税收不上来,天灾不断,盗匪倭寇愈演愈烈。

    任何时代,以身作则都极为重要。

    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坐天下的人俸禄是他们这些干实事的官员的几千倍,这事放谁身上也忍不了。

    “皇爷爷,孙儿认为,这样做非但不是与民争利,反而是于民惠利。”

    “您想想,咱们平价收购百姓生丝,贩卖至西洋卖出几十倍的高价,带来大量白眼充实国库,最后还是要用于百姓。”

    “如此一来,今后也不必再半价收购百姓的生丝,这对百姓来说也得一桩好事啊。养蚕的百姓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织出来的丝绸也就越多,咱大明赚取的白眼也就越多。”

    朱允熥淳淳善诱,一心想要劝导老朱。

    “如此一来,天下耕种粮食的田地岂不是更少了?这样如何能行,有钱无粮岂不是白费!”

    朱元璋原先还有些心动,一听到后面这话,顿时不喜反驳。

    “皇爷爷,您忘了我先前说的番薯和玉米了?这些东西不但产量高,而且还极其耐寒耐暑,甚至北边那些极寒之地都能种上,到时候大明将北边那些荒凉的土地都能种上这些东西,再也不缺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