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太孙,开局剑指朱元璋
繁体版

第24章:大明吴王!

    “对了,舅姥爷,那朱允炆今日被皇爷爷封为了淮王,你说皇爷爷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允熥朝着蓝玉问了一声。

    他有些摸不透朱元璋的想法,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就算是老朱要将他封为王爵,可大明也找不到比淮王更尊贵的爵位了啊!

    而这淮王还是因为朱元璋是淮人,故而才比秦王、晋王等爵位要特殊些许。

    高倒是未必,但疼爱方面肯定是绝无仅有的。

    “淮王??你确定皇上会封你亲王爵?”

    蓝玉一脸问号,这个爵位给了朱允炆?

    莫非是要让这两个人争夺太孙位置?

    一时间,他也只能够想到这里了。

    “这……或许会吧……”这么一问,朱允熥也不由得犹豫了起来,不敢妄下结论。

    按照正常来说,应该是会册封的,因为朱允炆只不过是回答了那些就被封了。

    可问题是,老朱对朱允炆来说,本身就很特殊。

    “允熥,这要看皇上是否会册封你为亲王爵了,若是册封,便是想要从你们二人当中选出一个太孙来。倘若没有册封你为亲王爵,那便有两个可能:一,直接册封你为太孙;二,你先前拔剑彻底恶了皇上,彻底失去了太孙之位。”

    之所以蓝玉敢如此肯定会立太孙,也是因为他去找到了吏部尚书詹徽。

    二人的关系是家族联姻,说牢固也牢固,说不可靠也极为的不可靠。

    总之,二人私底下还是会碰面的。

    “我已尽人事,如今就看皇爷爷会怎么样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有些忐忑不安的等待着。

    老朱可没有跟他说要封王,一切都是他的猜测。

    “好,太子病逝,我也不好在这里久留,还要去前堂磕头,有什么事你可以差人去府上找我。”

    蓝玉和朱允熥商谈了一番后,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当即起身告辞。

    “好,那我送送舅姥爷。”

    “行。”

    ……

    翌日。

    朱允熥上完一天的课后,疲劳的回到自己的府中。

    自从他被剥夺了爵位后,连八抬大轿都没有了,想要回家就只能够靠两条路走,要不是旁边还有着一个小田子陪自己说说话,那可真是折磨。

    他刚一回到太子府门口,便见到了一队队整齐的侍卫站在府门两旁。

    “小田子,这是怎么了,宫里来人了?”

    朱允熥疑惑道。

    “回主子,奴婢也不知道……”小田子跟着他上了一天的课,哪里清楚这些。

    门口一个候着的太监见状,勾着身子一路小跑过来,陪笑道:“殿下,快进去吧,就等您了。”

    “这位公公,这是怎么了?”

    朱允熥不动声色的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一颗小碎银子,塞了过去。

    “哎呦,殿下您可真是太客气了。”

    公公笑着收了下去,轻声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咱家奉皇上旨意前来宣旨。”

    至于旨意到底是什么,他其实也并不知道。

    “多谢。”

    朱允熥点了点头,心中猜测这应该便是册封朱允炆的圣旨了。

    不对!若只是册封朱允炆,应该早就宣读了,为何还要等自己?难道说是……

    想到这里,他便有些迫不及待了起来,脚步也不由得轻快了几分。

    一进去,便见到吕氏和朱允炆的身影。

    “快过来,皇上有旨意。”吕氏冷冷的说道。

    “是。”

    朱允熥不敢不回话,低声应了后过去了。

    三人站在一旁,等待着那名手持圣旨的大太监宣旨。

    在太监身旁,还有着授册宝官、读册宝官、捧进册宝官、受册宝官内使、舁册宝亭内官、承制官、赞礼官、知班、纠仪御史等等人群分别按照祖制站立。

    还有着一些负责奏乐的宫廷乐队,以及一些侍卫。

    这些都是册封亲王必要的程序,之所以在太子府内举行,也是因为太子病逝不久,不宜大肆宣扬铺张,这才在这里面进行,否则的话,是得跑去皇宫里面进行规整的程序。

    当年册封朱标为皇太子时的阵仗,那可要比现在大多了。

    不仅是在最为重要的奉天殿,更是有着文武百官以及天子近侍等等重要的人簇拥,还得在百官迎送下被抬进东宫。

    “接旨吧!”

    噗通!

    伴随着传旨太监的开口,在场的所有人全都跪倒在地,大太监黄文锦手持圣旨,郑重开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朱允炆,太子嫡子,朕之嫡孙。仁慈有爱,博学多才,纯真至孝,深肖朕躬;封为淮王。”

    “孙儿允炆拜谢祖父皇帝陛下隆恩!!!”

    朱允炆满脸通红,三拜九叩行君臣大礼。

    一旁跪倒在地的吕氏,心中澎湃难忍,欣喜之色都快蹦出来了。

    “朱允熥,太子嫡子,咱之嫡孙。人品贵重,深肖朕躬,文武双全,一鸣惊人,远见卓识,才思敏捷,大公无私,至诚至孝;封为吴王!”

    “孙儿允熥叩谢祖父皇帝陛下隆恩!!!”

    朱允熥脸色不变,看不出喜怒,嘴唇微微颤抖,行三拜九叩大礼。

    看着这两个孙子的表现,黄文锦心中一动,这朱允炆喜怒形于色,而朱允熥则是不形于色,谁更高一筹,显而易见。

    再说这两王的爵位,也明显是吴王更高一筹。

    要知道,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前,可就是吴王!

    朱允熥看似表情不变,实则心中早已炸开了锅!

    这可是吴王!

    这特么是吴王!

    按照历史上记载,自己也是吴王,不过那是朱允炆册封的,而非老朱册封的!

    现如今,可是老朱册封的!原先也曾经册封过朱橚为吴王,后因朱橚触怒老朱,失去了往日的那般疼爱,以吴地乃朝廷赋税之地不宜建藩为由,改封为周王。

    若是旁人被封为吴王,或许代表不了什么。

    可他和朱允炆已然明显在争储位,此时被封为了吴王,显然是代表了一定的政治风向。

    虽然淮王也不差,但跟吴王却是没有的比。

    “千古一帝,从此刻起!!!”

    朱允熥心中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成为千古一帝,带大明走向另一种极盛,他要复刻出当年大唐万国来朝时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