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天一石粮,龙袍昨披给朕
繁体版

第39章:穿弩一号

    房陵军报传回上庸。

    刘封正在锐健营,穰县曹军按兵不动,没有攻打上庸,超乎了原来的预料。

    军报上魏昌写的很如实,陪同刘封的刘淮、王双等人,在听完房陵军报,一个个都不淡定。

    “主公,襄阳曹军此番是文聘率领,他治军有方,魏霸将军他们兵少,房陵怕是危险。”刘淮忧虑道。

    “嗯……”刘封点头,“来人居然是文聘。”

    文聘原来是刘表手下的大将,他跟蔡瑁张允他们不同,文聘真的有真才实学。抵抗东吴,文聘做到了名震天下,打的江东鼠辈,进犯江夏屡战屡败。

    如今文聘率军攻打房陵,如果刘封没有低估魏昌魏霸他们,他们要守住江岸,基本做不到。

    把房陵城守住,就是皆大欢喜!

    “平东将军,我愿领兵,救援房陵。”卫伍请战。

    “末将同样愿往房陵!”王双抱拳。

    几场小战过后,卫伍、王双都立了些许军功,如今他们都是锐健营的一曲军候。

    “主公,他们……”刘淮满脸犹豫。

    其实刘淮很想让锐健营去正面冲锋,还不是刘封之前所安排的,当作暗中偷袭的奇兵。

    “房陵与你们无关,有魏霸、魏昌的五千汉中士卒在,房陵不会有事,你们去做什么?”刘封皱眉。

    锐健营可是他心里的宝贝疙瘩。

    他们也就一千一百多人,派去跟襄阳曹军拼命。除非刘封脑子有坑,他都不会这么去做。

    普通的士卒死一些无伤大雅,锐健营的甲士死了,刘封的系统进度是会掉的。

    前段时间,刘封发现了。

    而且锐健营现在人人骑马,襄阳曹军现在要登岸,跟他们这些骑兵有什么关系。

    卫伍、王双还想请战。

    刘淮扭头看了他们一眼,都不再吭声。

    指挥调度是平东将军决定的,他们自作主张,想去哪里去哪里,完全会误了大事。

    “将军,蒲元大师找你。”甲士禀报道。

    “哦?快请蒲元大师进来。”刘封大喜。

    一般情况下,蒲元不会来找他。工匠营太忙了,现在有三十几名工匠,每天都要生产百锐刀、皮甲、弓箭……匠人们忙得昏天暗地。

    前段时间,刘备赏赐了刘封五百把利弩,送到营中的第一时间,刘封全交给蒲元。

    当时蒲元当场向刘封表示,利弩他会打造,也有信心教会工匠营,大部分的匠人制弩。

    现在蒲元来找他,难不成是有成效了?

    “平东将军,自从上次你转交利弩给老朽,这段日子,老朽一直在想,怎么改进它。”蒲元握着一把利弩。

    这把弩,看起来与其他的弩不一样。

    它要大的多!

    “想必大师是有收获了吧?”刘封淡淡道。

    真是人瞌睡了,就有人送来枕头。

    今天他到锐健营来,是要指派锐健营去执行任务的。现在浦元给他送来一个惊喜。

    “正是。”蒲元点头。

    还介绍起利弩。

    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最重要的就是弩机。

    弩机:牙呈鸟首形,有前后两个支突,前面支突略短,后面支突略长,牙的底部有栓孔。悬刀略呈弧形,一端宽扁,一端略尖,牙和悬刀均由铜栓固定在活动木臂前端的机槽内。

    蒲元边介绍边用起弩。

    他将弓弦向后拉,直到弦被钩在牙上,牙由牛托住,牛的长端由悬刀卡住。

    “将军看好!”

    随着蒲元扣动悬刀,拇指粗的弩箭射出。

    “嗖!”

    “锵!!”

    眨眼间,弩箭扎入墙壁,入墙五分。

    “哇!好快的箭!”卫伍惊道。

    “劲道还很大。”王双眯眼。

    虽然锐健营的营舍,是普通的土墙,但是一般的弓箭,是无法扎入进去的。只有一些硬弓可以。

    “妙!实在妙!”刘封拍掌。

    不用蒲元说,刘封也看明白,蒲元是改进了利弩的强度。原来是一石利弩,现在最起码有两石。

    两石硬弩可是比两石的弓好用多了。

    他们距离相差不大,硬弩在精度会强上一大截。

    普通的甲士,即便是锐健营,能拉开两石弓的人,除了刘封、王双外。估计是没有了。

    而两石硬弩就是个儿童,也可以发射。

    普通的利弩如果不是非常近的距离,敌方的士卒穿皮甲,弩箭是扎不穿的。

    两石硬弩估计八十步内随意扎穿。

    “主公有此良弩!何愁上庸有失。”刘淮抱拳。

    “主公有此良弩!何愁上庸有失。”营内将领附和。

    “哈哈哈……”

    大笑过后,刘封询问蒲元。

    “大师,这强弩现在能马上打造吗?”

    “将军尽管放心,四五日前,老朽已经让其他匠人,专心制弩,再给老朽三日的时间。最少可以给将军提供一百把强弩。”

    “好!蒲元大师,你算是立了大功一件。等这一次打退曹军,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告诉本将。”

    “老朽不敢奢求。”

    蒲元摇了摇头。

    一生孤寡,对于名利早已看淡。

    “主公,由此新弩,等到来日,打曹军一个措手不及,一定能让他们闻风丧胆。”

    “不如主公现在给利弩取个名字。”

    “是啊!将军取个新名字吧!”

    刘淮谏言,其他将领纷纷附和。

    “好,让本将想想。”刘封思忖。

    虽然他知道弩还可以改进,现在的弩只是单发的,不过好歹强度提升了不少。

    一盏茶后。

    刘封拍手,“劲弩!劲弩!就叫穿弩一号。”

    “穿弩?为什么还要加个一号?”

    将领们都想不明白。

    蒲元倒是很懂,

    “好名字,以后还会有穿弩二号、三号。”

    事实上蒲元也觉得,现在的穿弩还可以继续提升硬度,只是现在营中的材料,不足以做到。

    更或者说,现在穿弩的结构不够完善。

    “名字就定为穿弩一号,三日后锐健营要出兵,蒲元大师希望你可以按时送到锐健营。”刘封道。

    “将军放心,一百穿弩,三日内绝对完成。”

    刘淮、王双等将领脸色变得凝重。

    在不经意间,刘封已经告诉他们,三日之后,锐健营会离开上庸城。

    这也是锐健营第一次单独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