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天一石粮,龙袍昨披给朕
繁体版

第8章:上庸在他治下,百姓他不管谁管?

    上庸城东门。

    离城门不远的空地,支起一面大旗。

    旗上有字,旗边有伙夫围着一口大锅,在熬煮白粥,浓浓的米香,能传出十里地。

    这里是进城的必经之路,众多的行人,被米香吸引,在大旗前停下脚步。

    有人识字能看得懂,不识的只能问别人。

    “这上面写着什么啊?”

    “上面说,汉中王的副军将军,要组建锐健营,只要能通过考核,就可以进入锐健营……”

    “切,拉我们当兵,没意思、没意思……”

    有人只听了半句,就打算离开。

    但有人耐心的听完了。

    “副军将军保证,凡锐健营将士,米饭管够酒肉管饱,现在通过考核进入锐健营,还可以得三百文钱。”

    在得知有那么优待的条件,很多人眼冒绿光。

    在有人跃跃欲试时,刘淮领着人赶到,吩咐锐健营士卒作好准备,他来到大旗旁。

    刘淮黑甲黑枪,一看就不是普通士卒。

    有行人问道:“这位将军,加入锐健营,真有如此之多好处?不会是为了诓骗我们入军随意编造的吧?”

    东汉末年世局动荡,各路诸侯天下混战,为了召兵入伍,是手段骤出,不知死了多少人。

    上庸是蜀汉与曹魏的接壤地,在这里战事连连发生,周遭百姓苦不堪言,都对打仗痛恨极了。

    有能力的百姓,大都举家搬迁,搬到了益州的成都附近,想以此躲避战火。

    上庸一郡虽有四城,却只有区区十万百姓。

    更多的行人附和:“是啊!我们就是从北方来的,北方到处抓人,我们可不会再上当受骗。”

    “本将骗你们有什么用,想进锐健营是有条件的,不是你们想进就进的。”刘淮转身招了招手。伙夫慌忙端着一碗白粥送到刘淮手里。

    刘淮端着碗吸溜了一口,“滋……太爽了。”

    “你们要不要报名是你们的事,反正今天只要报名,就可以领白粥一碗。”

    “白粥?原来叫这个名字……”

    原本还有顾虑的一些人,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后,毫不犹豫进行了报名。

    当他们喝到白粥,感觉他们就好像到了天上。可惜连味道都还没咂巴几下,一碗白粥就见了底。

    “太美味了,为什么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如果以后还能吃到,我真想每天都有……”

    有人想再要一碗,锐健营的士卒守着不让靠近。他们也只好希望能够通过考核,进入锐健营。

    上庸是蜀汉与曹魏的交界地,流民自然是非常多的,有拖家带口从北方逃到益州避难,也有孤身一个人的青壮,来蜀汉碰碰运气。

    流民们排队进行考核,但当他们瞧见考核的东西,一个个都是两眼一黑。

    举两百斤石锁过头顶或一石弓拉满。

    刘封的那些士卒,大都做不到,更何况这些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流民。

    很多流民当场放弃,只有一些高壮大汉依然在排队,想必这些人,都是一些北方人,或许是家中遭遇变故,现在才流落到益州。

    第一个流民,开始进行考核。

    刘淮问道:“报上姓名,何方人士?”

    这个流民长得不高,黑瘦黑瘦,一双眼睛很亮。

    “卫伍,河东人士。”

    他来到两百斤石锁旁,围着转了一圈。像是找到了着力点一般,才弯腰抱住石锁。

    “嗯~”卫伍全身用力,牙都快要咬碎。

    石锁慢慢地被卫伍抬起。

    身后其他在排队的流民,都给他助威。

    “精神点……”

    “好样的……”

    “别……”

    “c!!”卫伍一声怒吼。

    两百斤的石锁,完全超过了他的头顶。

    刘淮笑道:“不错,可以放下啦。”

    “咣当!”

    石锁落地,四周都有了轻微震动。

    卫伍拍了拍手上的灰,憨笑道:“将军,我一路上也没吃饭,正饿着,能不能再喝点粥。”

    刘淮大方道:“喝,尽管喝,你想喝多少都行,敞开了肚皮喝。”

    卫伍大喜,一溜烟跑到大锅旁。

    其他在排队的流民,见现在通过就可以吃饭,一个个都急不可耐,恨不得马上完成考核。

    “排什么队呀!我要喝粥!”

    “前面的快点,不然粥都没了!”

    锐健营招兵热火朝天,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他们看着在咕嘟咕嘟熬煮的白粥,即便是不停咽口水,也止不住想喝粥的冲动。

    可是……

    像这种一看就无比珍贵的食物,

    怎么可能是他们这种寻常百姓,可以喝到的。

    东城门旁如火如荼,刘封才姗姗赶到。

    其实他在路上,就知道了会是这样一个场面,但现在亲眼看见,感触更深。

    刘淮见刘封到来,上前报喜:“主公,仅仅半个时辰,锐健营就已经招来百人。”

    “嗯,做的不错。”刘封点头,目光扫视四周。

    “就是用了好几石米,今天也不知道要用多少……”刘淮一脸心痛。

    “嗯?”刘封剑眉微皱,“你只用了几石米?我不是告诉你,不要节省吗?还有为什么,这么多人眼巴巴看着我们的粥……”

    “本将不是告诉你,除了锐健营招人,还要尽可能的施粥吗?只要有谁想要,都给他们一碗。”

    刘淮低下头,“主公人太多了,我们就那么一点米,就是全煮了,也不够他们一人分一碗。”

    “什么话?我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刘封大怒。

    一股极其恐怖的威压,落在刘淮心头。

    刘淮惶恐道,“是淮小气了,我马上派人,再找一些伙夫,想办法煮更多的粥。”

    “去吧!”刘封冷冷道。

    现在上庸是他治下,他刘封不管谁来管?

    只要他刘封有一口吃的,他就不允许上庸有百姓,在他面前饿死。

    孟子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如今刘封大米堆积如山,他有能力,也可以做到,为什么不把多余的米,分发给普通的百姓。

    大米只供给锐健营,固然很好。

    但是……

    孔子也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刘封就是有再精良的装备,再厉害的甲士,如果上庸的百姓不支持刘封,灭亡也在一夕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