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从馒头店开始
繁体版

第64章 来了一个大聪明

    次日上午七点多,刘家馒头店前。

    刘向前屁股很痛,走路时步子都不敢迈太大。昨晚老刘的那顿笤帚疙瘩不好消受,感觉屁股受了内伤。明明没有肿胀,却疼痛不止。

    老刘好阴毒,在武侠小说里妥妥的大反派。

    馒头堡摊前的生意持续不断,可小刘同学的心情却处于高兴与不高兴的临界态。卖的越多,赚的越多,可需要做的动作越多,屁股越痛。

    不上不下的,神烦。

    就像看了本网文,一开始还不错,越看越觉得水不拉几的,想弃坑。隔两天再翻出来看看,结果还是那熊样儿!高炒不像高炒,装比不像装比,不上不下,一片大水漫灌。

    狗作者屡教不改,真特么讨厌,好想给他寄刀片。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刚送走一名顾客,一辆自行车又停在了摊前。

    后座的小孩儿扭动着身子,一手拽着前座的外套,一手指着刘向前的摊位,叫道:“爸爸!爸爸!就是这家!韩晓明昨天早上买了一个,朝我炫耀,说馒头汉堡可好吃啦!”

    “好啦!小俊,爸爸知道了!你别晃了,再晃车都停不稳了!”,骑车的父亲赶紧安抚儿子,让他安生点儿。

    小刘同学知道生意又要来了。

    一般这种小孩子拖着父母,明确想买某个东西,目标基本都能实现。有时候还会在商家面前上演一出父慈子孝的大戏,闹到最后获胜的往往是小孩,得利的往往是商家,掏钱的却是带娃的父母。

    哪个年代养娃都不容易啊!小孩不听话,给人惹麻烦,父母心里不爽。小孩儿太听话,做事一板一眼,父母反而更会怀疑人生:自己不会生了个傻子吧?

    你看刘向海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听话是听话,老实是老实,却被老刘忽悠瘸了。满心考上大学,毕业后回县里当干部的不良思想。刘向前看了都发愁,这会儿又不是20年后。至于老刘,他是个傻子!

    父母们心中理想的孩子,得介于听话和不听话之间,处于临界态。既能让父母舒心,又能逗父母开心。

    啊呸呸呸,今天怎么满脑子临界态?难道是被老刘的笤帚疙瘩打出问题了?

    胡思乱想间,那小孩拽着父亲的手来到了馒头堡摊前。

    刘摊主暗中观察这位小朋友一番。

    六七岁的年纪,收拾的挺白净。略微发黄的短发下,一对大眼睛咕噜噜乱转,透着股机灵劲儿。背一个蓝色小书包,书包背面印着开飞机的小舒克,还坠着一个小熊挂件。这小孩儿应该是个心机boy,家境也不错,这单成了!

    至于小孩的父亲,刘摊主并未在意,一个无情的付款机器罢了。

    一番热情的介绍后,小孩的父亲说道:“你这馒头汉堡卖的有点贵!一个茶叶蛋卖五毛,一个馒头卖两毛。两个合一块,你敢卖一块五?”

    嗯?这位大叔好会砍价,是个大聪明!张口便往致命处怼。

    刘向前立马做出反击。

    “嘿,这位叔,瞧您说的!我这馒头汉堡里除了您说的两样,还有西红柿和生菜,还有专门配置的酱料!合着在您眼里,这些东西都不花钱?”

    “再说了,这鸡蛋是我在菜市场买的,三块八一斤!……”

    这场砍价的嘴仗,刘摊主不能输。

    拿出了昨天提炼的推销话术,什么煎蛋费火费油费工,什么西红柿和生菜的获取不易,什么扁馒头,什么商都啃哒鸡一个汉堡七八块……

    这都是老生常谈,刘向前说多了,有点儿想吐。可只要有用,就必须得跟顾客反复讲。

    你一言我一语,二人砍起价来可谓唇枪舌剑。

    小刘同学知道碰上对手了,万万没想到这位大聪明的嘴上功夫如此了得,之前小觑了天下英雄。

    嘴炮期间仔细打量对方。这位叔夹克外套白衬衫,下身一条灰西裤,偏分头梳的一丝不苟,戴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有股子小知识分子的精明。搁四合院里,得是三大爷!

    如果这都说不赢对方,刘向前准备再不要脸一回,吹一吹祖传的酱料秘方。

    昨天为了稳住王大爷,绞尽脑汁编了一个长长的故事,这祖传的秘方里有家仇国恨,有民族气节,还有沧海遗珠之憾。到时候吃的可不仅仅是馒头汉堡了,吃的还是一段传奇故事。

    好幸没让刘摊主再做一次谎话大王,眼镜大叔很快投子认负。

    “你要想吃五毛一个的鸡蛋,买个两块钱的双蛋馒头堡!多加一个煎蛋,我只加五毛钱!”,刘向前乘胜追击,顺势推销。

    “这会儿五毛一个煎蛋,你就不怕赔本了?”,眼镜大叔反问。

    “这不像您这样嫌贵的顾客多吗?走个量!”

    大叔的儿子见父亲站了半天,净和摊主扯淡了,正经事儿是一点儿没谈。忍不住发功,撒娇道:“爸爸,我要吃夹双蛋的馒头汉堡!闻着可香了!”

    见到这一幕,刘向前不再开口。此时插话,很容易惹顾客反感。这不是借着人家的父子亲情进行道德绑架吗?咱良心商家,不搞这套!

    眼镜大叔看了看儿子期盼的眼神,心软了,手伸进怀里掏出钱,问道:“一个煎蛋的一块五,两个煎蛋的两块,是这个价吗?”

    “对啊!叔,您要不来个双蛋馒头堡吧,这样划算!”,对付精明人就得让他利益最大化。

    “你这扁馒头怎么卖?”,眼镜大叔又有问题。

    “没单卖过,价格没定。和普通馒头一个价我觉得亏,定价高了顾客觉得亏。您要是想买馒头,去隔壁摊子上,两毛一个!”,刘向前倒是想报价三毛,可这位大聪明嘴皮子厉害,不想再节外生枝。

    眼镜大叔小眼里精光一闪,有了主意,收回拿钱的手,大步走到了刘国强的摊位前喊道:“给我拿一个馒头!”

    原地留下大叔的儿子和刘向前在风中凌乱。

    大叔的儿子看着跑去买馒头的爸爸,眼里满是委屈和不解,心说:爸爸,你不爱我了吗?

    刘摊主被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大聪明是咋回事儿?前一秒准备买两块一个的双蛋馒头堡,下一秒跑去买两毛一个的馒头?

    消费降级来的有点儿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