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从馒头店开始
繁体版

第35章 合同与账本

    晚上不到八点,发面便揉好了。

    发面揉制起来比较简单,将老面泡水后均匀地揉进面团中即可,对面团的质量要求不高。

    即便有些面絮没揉匀也不打紧,面团发酵后就没问题了。

    将揉好的面团装进刚倒空的面粉袋中,这样面团发酵后能把袋子里层残留的面粉沾下来,减少浪费。

    妙的是这样做第二天用到发面的时候,发酵后的面团很少黏在袋子上,可以直接倒出来,编织袋内侧的那层干面粉能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

    这算是刘国强蒸馒头多年,机缘巧合下创出的一个干活小技巧。

    起初放置发面,用的是一个用白铁皮特制的长条大盆,跟个小号浴缸似的。

    面团放入前需要在盆底儿撒一层干面粉,防止黏连。铁皮盆侧壁就没办法了,第二天用发面时得使批刀把内壁黏上的发面刮下来,挺费事儿的。

    面粉袋子上位后,自制的铁皮盆没了用武之地。刘国强拉回家去,现在成了四妹刘海燕的专用澡盆子。

    小人儿在里面洗澡可方便了,夏天没人管的话,妹妹在盆子里玩水,一个人能乐呵呵的耍半天。三弟刘向明这个没长大的,有时候都厚着二皮脸和妹妹抢盆子!

    将面袋子搬到蒸房,摆在锅台周围。这里温度高,利于酵母菌繁殖,发面正合适。

    父子二人齐上阵,干活儿速度很快,晚上八点出头便完成了今日份工作。刘国强甩甩身上的粉尘,催儿子赶紧回宿舍洗洗睡觉,不然第二天起不来,耽误工夫!

    刘氏父子住在原饮料厂的单身宿舍楼里。

    宿舍楼位于饮料厂的东南角,这是一个三层的单排小楼,南北走向,每层八个房间。

    宿舍楼的走廊和楼梯都是露天的,楼梯在小楼北侧。

    房间东西朝向,刘氏父子均住一楼,刘国强住楼梯南边第一间,刘向前住紧挨着的第二间。

    他们住这里倒是不用额外交房租,只是整个厂区的水电都得包了,有什么突发状况也得听门卫高老头的调遣,帮忙干活。

    譬如下大雨时,得听指挥到各个车间门口去摆防汛沙袋,防止车间灌水。

    上周下雨时便来了这么一次!晚上11点,高老头跑宿舍楼这边拍门儿喊人。

    高老头领着父子二人,满厂子跑着在各个车间门口摞防汛沙袋。冒雨干了两个多小时,把刘向前累的够呛!

    刘向前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看高老头一脸严肃的表情,以为情况很严重,全程紧张兮兮的。

    回去以后,担心自己的房间会泡水,躺床上觉都睡的不踏实。

    那天三点多刘向前被拎起来揉面,忧心忡忡的对刘国强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并好奇的询问饮料厂的地势,厂区这么容易灌水的话,当年选址时是脑子被驴踢了吗?

    老刘哈哈大笑,让儿子不要担心。饮料厂的地面建筑从来没泡过水,只是高老头工作太较真!

    刘向前感觉自己被耍了,把门卫高老头痛骂一顿。这老头小题大做,典型的拿着鸡毛当令箭!

    手头有点权力能用,就迫不及待地转圈使唤人,不是个好东西!

    老刘宽慰儿子说:“习惯就好,每次下雨,高老头都这样。”

    小刘更绝望了,每次下雨都这样来一遭,那得白干多少冤枉活?鼓噪老刘奋起反抗,拒绝这种无理的要求!

    老刘说:“不愿意干也行,把住宿费交了。”

    刘向前一下子哑火了。

    既然不用交住宿费,那干点冤枉活就干点冤枉活吧,谁让饮料厂找了高老头这么一个门卫呢?

    ……

    回房间后,刘向前找了张草纸。把馒头汉堡项目的房租、水电煤气、人工费等开支,按照父子谈好的条件一一写下。

    算了笔账。

    按每月30天算,每月房租150,工资180,电费摊10块,这些固定开支一个月便有340块了。

    不少啊!而且这里面尚未包括水费和煤气费。

    由于这两项费用店里每月的开支比较稳定,父子二人议定今后每月增加的费用全部由馒头汉堡这边承担。

    稳了稳心神,刘向前骄傲。

    才三百多,小意思!爷们儿重生前一天的工资而已!

    翻出上学时用的笔记本,刘向前把笔记本前面用过的纸张撕掉。

    在新扉页上写下馒头汉堡项目几个大字。又翻开一页,把利润分成各项固定支出、父子二人各自需要承担的工作等内容总结总结,写了份简易的合同。

    最后,刘向前在落款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乙方:刘向前

    日期:1995.4.7

    屈指弹了两下,心满意足。

    接着,刘向前又在笔记本上列了列今天买食品原料的开支。

    这个笔记本就是馒头汉堡项目的账本了!

    看着没啥问题,刘向前拿着笔记本钻进老刘的房间。老刘正坐在床上美滋滋的数钱,嘴里哼着《纤夫的爱》。

    儿子闯进来,老刘的歌声戛然而止。

    老脸一红,小妹妹也不坐船头了。

    虎着脸问道:“还不赶紧睡觉,瞎跑啥嘞?明早起得来么?”。

    “找您签个字!”,刘向前不怕刘国强的装模作样,笑嘻嘻的说着,抬手晃了晃笔记本。

    刘国强好奇,想看看老二又整什么幺蛾子。伸手接过儿子递来的本子,翻了翻,入眼“馒头汉堡项目”几个大字。

    后面煞有介事的写了份合同,合同里将和面时父子二人谈的条件一一写下。末页老二已经在乙方那块儿签下了他自己的大名,阵仗还不小。

    再往后翻,写明了今日买蔬菜、鸡蛋、酱料等原料的花销。老刘点点头,这点儿老二做的不错,是副认真做生意的样子。

    刘向前见老刘翻完了,指指甲方后的空白处,示意刘国强签字。

    老刘一时又好气又好笑,摆摊儿卖个东西搞得这么正式,什么甲方乙方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做上几十百万的大生意呢!

    摆摆手不想签。

    刘向前反驳:“做生意就得按规矩来!抓好每一个细节,这里不注意,那里不注意,一笔糊涂账!馒头店还怎么能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让您体会下当领导签字的滋味,怎么还不乐意呢?”。

    被儿子缠的没办法,刘国强无奈。不情不愿的在甲方后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日期让老二自己拿回去填。

    嘿,这老刘第一次当“领导”签字,谱儿摆的还不小!

    目的达到,刘老二拿着笔记本美滋滋的蹦哒着出去了。

    看着儿子乐呵呵的出门,刘国强心里感觉很奇妙。

    在合同上签字前虽然不太情愿,在甲方那里写下自己的名字后却有种别样的爽感。回味之余,不由自主地搓了搓刚捏过笔的手指。

    刘向前回到房间后不急着休息,将下午从周卫东那里听来的生意经回忆了一番,并一一记录。

    整理思路后,刘向前提取出几个关键词。

    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关注细节、提高演技、灵活使用信息差,这些是做生意的方法论。

    琢磨一番后,刘向前郑重其事的写下四个字“脸厚心黑”,并用黑框圈起划为重点。

    这…这算是做生意的世界观。

    完成这些,刘向前闭上眼睛,想想应该没别的事儿了,准备休息。合笔记本时瞥见了成本核算四个字,一拍脑袋,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儿忘了。

    下午周叔还吐槽自己成本没算对呢!需要重新核算一番。

    馒头汉堡的原料里,馒头一毛七,西红柿生菜一毛,酱一毛,这几项没大问题。需要重新核算的是鸡蛋和食用油。

    鸡蛋每斤三块八,一斤鸡蛋按七个半算,四舍五入,一个鸡蛋五毛一。

    食用油每斤四块八,刘向前煎蛋依着前世的习惯,用油大手大脚的,加两勺油。想想油勺的大小,一勺约有三毫升,两勺估摸着得五克油,大概五分钱。

    嘶……这食用油的成本比自己想象的要高,怪不得老刘抱怨自己祸祸家里的油。

    煤气和自来水的费用比较难估,暂时作罢,等一两个月再算平均数。

    拢一拢,双蛋馒头汉堡成本一块四毛九,夹一个鸡蛋的成本是九毛三。

    刘向前看着算出的结果,周叔还真没说错,按最初一块钱的定价,自己确实赚不到一毛。

    依照调整后的价格,想来卖出一个馒头汉堡的毛利是有五毛钱的。双蛋馒头汉堡的毛利率是25.5%,单蛋馒头汉堡的毛利率那就高了能达到38%。

    等到去蛋鸡养殖场直接采购,把鸡蛋的成本打下去,毛利率还能更高一些。不过鸡蛋的成本能压到多少,就得看老刘砍价的本事了。没谱的事情先不谈,等老刘把消息带回来再把成本核算一遍。

    每月房租、人工、电费等固定支出340块,啧啧,得卖680个馒头汉堡才能回本儿。

    平均每天得卖23个,之后才能谈净利润。

    摸了摸鼻子,刘向前忖着,一天23个应该没问题。

    毕竟是第一次做生意,刘向前心里有点慌。发了会儿呆,不再多想,洗漱一番,躺到床上。

    今天经历的事情有点儿多,确实累了,刘向前沾床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