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处刑:扑街拯救系统
繁体版

03.裴少的绯闻继妻

    左手小小螺丝钉,右手电动螺丝刀,一手钉来一手刀,相亲相爱走一槽!

    嗡~嗡~嗡~~~

    江末埋首在一片钉钉的海洋中,嗡~咔,完美!嗡~咔,完美!嗡~咔,完美!

    一个又一个的螺丝钉快速的从她的手中划过,一台又一台的主板在她的手里流走。

    江末工作的间隙抬头望了眼周围的人,一个个的都在埋头苦干,有些干得快还有余力跟周围的人讲讲笑话,一整条的生产线繁忙而不慌乱,这与江末的幻想有些出入。

    原本在她的认知中,这些流水线上的厂姐、厂哥们,工作的状态都应该是严肃而麻木的,谁能想到他们上班的时候还能这么乐呵呢?

    干了三天了,江末的手都由生疏到熟悉了,这会儿不用紧盯着左手的螺丝都能准确的吸到它,完美的按到主板的洞洞里了。

    谁能想到有一天,她以为自己这能指挥千军万马的手,也能在这钉螺丝呢?

    从一开始的紧张忐忑,到现在的熟练整洁,也不过过去了三天的时间而已,人类的适应能力可真是个可怕的存在。

    流水生产线上的工作是真的枯燥无聊,江末再干了一天的时间就想逃了。

    可惜,想逃也逃不掉,只能在这干干着。

    因为要紧绷人设,江末在坐进这个工位的三天时间里,也仅仅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跟两边的工友们打了个招呼,随后的时间里那真是谨言慎行,一句话不敢多说,一个动作不敢多做,生怕崩了自己设定的人设。

    不过她不能说,倒是听了不少周围工友的八卦,也算是聊以慰藉了。

    现在左边这个哥就又开始了他新一轮的人生规划,话头还得从前天新来的一批大学生兼职入驻说起。

    以前她倒是在网络上有看到过一些报道,说是一些的非重点大学,一般就是二本、三本、还有些职业学校的学生们会在寒暑假的时候,被组织着到各种工厂里实习,说是实习其实就是来给人家补充工位的。

    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家庭困难来打工挣学费的,也有一些是想着体验生活做着各种美梦的。

    江末左手边的哥旁边的那个女孩,就是个专科学校的女学生,来这儿体验生活,据她所说她的专业是日语。

    江末可以经常听到她在干活的时候背日语单词,当时她一开口周围的几个厂姐厂哥,在江末的认知里应该是做出惊呆了的反应的。

    但是、可是,没有但是,他们就很平常的看了她一眼,就继续手里的工作了。

    那女孩也算不上是显摆,没人捧场她自己也在那儿专心的背,看起来倒像是个好好学生的样子。

    后来,她跟旁边的哥熟了后,就开始演说了。

    先是说了自己在校的情况,江末听了一耳朵,这姑娘从军训入校开始讲起,后来讲到他们军训的教官,那是一个吹捧,后来这说着说着这方向就转了。

    开始八卦人家教官的八卦来了,什么女学生倒追,教官羞羞躲,这么听着吧还像那么回事,毕竟教官也都是从部队里出来的,纪律严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可谁能想到转折的就在军训结束前的那天夜里?

    据她所说,她们那几个同学一同围观了一场夜戏,干柴烈火啊!

    听的江末心都抖了,周围工友的眼睛都睁大了,后来那女孩也应该是意识到这么说一个在职军人不好,就没细讲打哈哈的就过去了。

    不过这冲击对他们这些人来说也是够大的,江末就一直过不了那个坎儿。

    “你说,这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这样的教官吗?”

    小苹果漠然平常的给她来了一句,“再诱人的汤里要是混进了一颗老鼠屎,你也不能说这汤它一开始就是臭的,哪里没有这么一颗臭虫的,你不能一直盯着这么一颗老鼠屎看,还有那么一大片绿油油的森林呢。”

    江末抿了抿嘴,不想了。

    后来这话题就转了,转到了各自的男女朋友上。

    那女孩一心想要在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日本的服装厂里做翻译,听她一个堂哥的话就没在大学里找,倒是她一个同学找了一个校草级别的男神,听她讲的人家俩人甜甜蜜蜜的好得不得了,上工下工的接来接去,一看就是虐狗的最高级别。

    有了这个话题,江末左边的哥就忍不住了,说起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他是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今年才十九岁。

    但是就他这个年纪,在他老家来说已经是很大了,像他这么大的男孩女孩大多已经成家了。

    而他据说也一直在攒老婆本,但出来上班的前两年爱玩,心不定,没有存下什么钱。

    尤其是,在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他出去跟朋友打牌,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工钱全都输了,第二天他就背着包袱出来了,这一年里从没回过家,也没跟家里人联系过。

    大学生女孩问他为什么,他说是,“没脸,回去干吗?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

    后头的话他没说完,不过左右也都听明白了,那女孩倒是平淡的望了他一眼,就继续换了话题。

    倒是那个哥,好像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今年的目标就是存三万块钱,过年回家相亲、结婚彩礼也就够了,剩下结婚的钱再借借,明年再干一年还上这借的钱······”

    他说的津津有味,有条有理的,听起来像是很不错的规划。

    可是,江末看着他很平常的脸上没有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好像是在完成原本就设定好的一个计划似地,满目的只有对生活的苍凉。

    猛然的她就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个文章,一个年轻人问放羊娃:你在干什么呀?

    放羊娃:放羊。

    年轻人:放羊干什么啊?

    放羊娃:卖钱。

    年轻人:卖钱干什么?

    放羊娃:娶媳妇。

    年轻人:娶媳妇干什么啊?

    放羊娃:生孩子。

    年轻人:生孩子干什么啊?

    放羊娃:放羊。

    年轻人:放羊干什么啊?

    放羊娃:卖钱。

    ······

    ······

    一字一句的钉在江末的脑海中,脑子里嗡嗡炸响,脸色煞白,抖着手一颗螺丝钉也钉不下去了。

    “是不是觉得他们很可怜?是不是有种冲动想要结束了这世界的贫困?是不是有种冲动想要晃醒这些麻木的人群?是不是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国家好像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强大?是不是觉得贫瘠的人生太过可怕?是不是”

    “你别说了。”江末冷汗直流,心中的一切妄想都在这一刻禁锢了。

    “我从没想过,他们竟会是这样的想法,他们也是上过学的,识字懂理,九年义务教育不是说说的,就算自己没有考上好的高中辍学了,可是在外面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了解世界,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无限的可能,可是”

    “可是他们还是陷在贫瘠的思想里出不来,看不到。人的一生,第一任老师就是家长,然后是学校的老师,到了社会上,社会就是你的老师,可是有太多的人陷在原身家庭的禁锢中出不来,他们的所思所想都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你的父母倒是都是高知分子,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是他们的父母呢?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清北才是好大学,其他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学校,上了也没什么出息,还不如出去打工早早的挣钱,把他们这些年来的投资给收回来呢。”

    “可是父母生孩子不是因为爱吗?为了爱情的结晶,他们一定是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啊?”江末简直想要呐喊出声,可是她嗓子干涸的厉害,一句愤怒的质问都带着虚。

    “人类的思想是千百年来的传承结果,在华夏的大多数家庭,有太多的夫妻是为了结婚生子才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可能才刚刚认识半个月就结婚了,结婚生个孩子尤其是男孩,给家里留个后就算是完成人生任务了,接下来他们过成什么样,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人的思想就这么一代传一代,不是没有寻求过改变,可是看看身边的一些人,好像他们都是这么过日子,那我应该也是这样过日子吧?然后怀疑和不确定在周围人的现身说法下变的好像成为了真理,大家都应该约定成俗的来遵守,不遵守你就是个异类,是要受人排挤的。

    没人能够时时刻刻的忍受那些白眼和闲言闲语,人好像除了己婚生子就没别的事了。你就看你现实中处的那个社会,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可还有许多人在嘲讽所谓的剩女、剩男,二婚头的男男女女都比他们在婚恋市场上吃香,在社会关系中也是常常受到歧视,这是为什么?是这个社会病了?还是人病了?”

    江末不知道,这个问题可能得等到她自己亲身的经历到的时候才能得到答案。

    不过,要她现在不成熟的想法来看,应该是人病了。

    是人组成了一个个的社会团体,是人在这社会里生存,也是人在制定所有的规则,是人在利用规则掌控人掌控自然,也是人在排挤人,那应当就是人病了,而不是被人制定了社会规则的社会病了。

    社会本没有意识,大自然的一开始就是人类在不断的探索、发展、利用,所有的规则、规律都是人类探索大自然后总结出来的,是为了让人类更适应与这个星球而做出的规则制定、行为约定。

    社会它就在那里不动不说,所有的都是人自己在说,在做,跟它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类的传承需要发展,这个发展是什么?

    生命?文明?还是这个赖以生存的星球不被毁灭?

    这些哲学性的社会大问题,人类究竟是怎么做的?

    逼婚?生孩子?生了孩子不养?丢给父母亲人亦或是幼儿集团?学校?国家?社会?大自然?

    然后呢?人类的文明就这么可以被传承了?

    人类就不会被毁灭了?

    是这样吗?这是任务吗?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生命的初始意义又是什么?就是为了让我们在这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

    江末摇摇头,她荼夭夭不要这样人生,江末也不要这样的人生。

    在经历一场哲学的思考后,江末做出了一个改变,她开始和周围的人交流了,虽然少,但是也算是逐渐的融入了这个大集体。

    而小苹果这时也发来了贺电,“你们学校里的老师,还有市里的工作人员去了你家。”

    江末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应该是市里的奖励到了。

    她做为今年唯一一个考中京城大学的学生,也算是市教育局的政绩,是会给与嘉奖的,学校那里也会有所表示,就这些奖金加在一起是绝对够她去上大学的学费的,就是生活费她到了大学里也完全可以勤工俭学和申请助学金度过。

    可是,这一切都已经离她远去了。

    “你想的没错,你爸爸的确是接了市里和学校给的钱,但是并没有跟他们说你出来打工了,只说你这孩子懂事,去亲戚家帮忙了,到了开学的时候会直接去学校的。哎,你们学校的老师和市里的领导听到他这番话,一个个的脸上都笑开了花,把你是夸了又夸,开心吗?”

    “呵呵”江末给她个假脸扯笑。

    只有真切的经历过江末的人生,她才真实的感觉到自己对江末这个人物的设定有多么的单薄。

    再好的设定跟想法,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进导过程,对于读者而言就是个猛然蹦出来的二傻子,完全的不知所谓混乱不堪,好好的一个人物就这么被作者给辱灭了。

    江末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再记下一笔:“人物的灵魂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

    ——江末的人生从这里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