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我以为他们是哥们儿
夕田合战的结果是参战双方都没想到的。
织田信长没想到自己会赢。
斋藤龙兴没想到自己会输。
银次郎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干后勤的还能有讨取。
织田信长那里的马廻来到银次郎的小荷驮队这边问明了情况,银次郎问马廻,“馆主大人安好?”
马廻答道:“馆主大人无恙,而且因为樱木大人您侧翼突击斋藤家,使得我军大胜一事,馆主大人十分高兴,您这次等着大大的奖赏吧!”
等到下午,从加治田城和猿喰城赶来的援军才姗姗来迟,等佐藤忠能和丹羽长秀诚惶诚恐地来请罪的时候,织田信长已经在安全到达堂洞城了。
等听完银次郎叙述战斗经过之后,众人纷纷称赞银次郎。
“樱木大人,你又立功了。”木下藤吉郎都忍不住夸赞银次郎,“真是足智多谋啊!”
“哪里哪里,都是托了馆主大人的福气,祝馆主大人武运长久。”银次郎二世为人,就算不能八面玲珑,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这个时候可不能得意忘形的托大。
“年轻人立下了战功,还不骄傲,很可贵呀。”果然,柴田胜家就对银次郎的表现很满意。
丹羽长秀也是笑着说道:“樱木殿这样年轻,就懂得运用兵法,将来我们这些老家伙真的会被你超越呢!”
银次郎赶紧一副惶恐的模样,“柴田大人,丹羽大人,两位都是主公的左膀右臂,堪称织田家的双壁。我只是运气好,才侥幸立了功劳,以后要想两位大人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果然,一番谦逊有礼的表态,又赢得了群臣们的一致称赞。
互相吹捧到差不多了,又到了愉快的首级检视时间了。
这时候,有武士来通报,说幕府外有一个自称大足源之助千兵卫的斋藤家武士前来,说希望取回大门五郎兵卫的首级。
“让他进来。”织田信长到也大方
不多时,一个浑身穿着白色孝服的年轻武士走了进来,进入幕府之后,先对织田信长行礼,“美浓武士大足源之助千兵卫,叩见织田弹正。”
“你来此地,所为何事?”织田信长问
“只为取回吾之挚友,大门五郎兵卫首级。”大足源之助千兵卫不卑不亢,然后环视账内织田家的家臣,很有礼貌地问道:“请问,讨取了大门首级的,是哪位武者?”
“正是在下,樱木银次郎信久。”银次郎向前一步。
只见大足源之助千兵卫上下打量了一番银次郎之后,微微一笑,说道:“我本以为大门五郎兵卫是死于一个粗鄙的武者刀下,想不到讨取他的,是这样一位年轻、英挺的武者,大门五郎兵卫也算死得其所了。”
“呃!”银次郎一怔,本以为这个大足源之助千兵卫要指着自己骂一顿的,结果却是这样一番评价,让银次郎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茬了。
说罢,大足源之助千兵卫从腰间掏出一个口袋,把里面的东西倒在地上,有铜钱,也有手指大小的金条和银条,说道:“请准许我赎回大门五郎兵卫的首级。”
其实吧,这些首级在首级检视之后就没用了,如果地方派人来讨要,为了彰显自己的气度,胜利的一方一般都会同意对方把首级带回去。比如当年桶狭间合战,今川义元被讨取,他的家臣冈部元信就只身前往织田家阵营,请求让自己带回今川义元的首级。如今有人要花钱赎回去,那自然是更好。
尽管讨取大门五郎兵卫的是银次郎,但是准不准许带回首级的决定权在织田信长,所以银次郎就看向织田信长。
“准许了。”织田信长点了点头
“十分感谢。”大足源之助千兵卫立刻叩头感谢。
然后,大足源之助千兵卫走到大门五郎兵卫的首级面前,用一块白布轻轻地,仔细地擦拭首级,然后开始吟唱诗文,算是超度大门五郎兵卫。
“我正恋君苦,待君门户开,秋风吹我户,帘动似人来。”
“嗯?”银次郎听着大足源之助千兵卫吟唱的诗歌,是选自《万叶集》的一首情诗。
“难道?”银次郎开始仔细观察大足源之助千兵卫的神情,果然,那哪里是铁哥们好兄弟的表情啊,分明是含情脉脉的未亡人的模样啊。
果然,就听到站在自己身边的前田利家感慨道:“美浓武士的众道之情,实在是感人至深啊!”
我去,银次郎本以为这个大足源之助千兵卫是大门五郎兵卫的家属,或者刎颈之交之类的挚友,没想到这两个人原来是好基友啊!
从热血豪迈的兄弟情,一下子变成了暧昧的基情,这如同过山车一样的变化,让银次郎觉得整个人都傻了。回想起刚才大足源之助千兵卫打量自己的眼神,银次郎不禁菊花一紧,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众道之风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这种现象始于平安时代,据说是由日本僧侣从大唐传回。那个时代的《源氏物语》中有着泛滥的爱情与性,却并没有男性之爱。可见初起之时,并未成为风俗之盛。镰仓幕府时代,众道成了上层阶级的风雅之癖,直至战国时代蔚然成风,和武士道精神合流。
那时战争连连,征战不休,武士们远离家小。长年的寂寞孤独,更助长了此风的盛行。上杉谦信好娈童名声极响,德川家康的四天王里就有井伊直政、本多忠胜好此男风。夫妻间的信任与爱,因为政治联姻的微妙关系,常常使大名们心存疑虑,生死之交便完全依赖于男性之间的感情。那些美貌的少年,在将军、大名、武士身边作为侍童,也称为小姓。娈童只是少年时代的情事,他们很快便会在主公的宠信下拥有独立的政治身份,走上历史舞台,继而凭借战功,升为武士甚至大名,成为主公最亲密的伙伴与战友。
甚至一位日本腐女历史学家的说法,丰臣秀吉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就是因为猴子是钢铁直男,喜欢女人。从不和属下搞基,你不搞我代表你不喜欢我,主公如此不爱护属下,那属下为什么要忠诚于你?一个不和同僚众道的武士肯定会被孤立,能同时和最多人搞基的武士地位肯定稳如泰山。
事实上在战国时代的日本,搞基就是一种社交礼仪,就和中国人同事间请客吃饭唱歌一样难以避免。要说人日本武士为什么战斗力强悍?为什么团结?为什么视死如归?这就是原因啊,战场上的兄弟们人人都是自己的“老婆”或“老公”,全都是一家人,怎么可能不团结?不像中国的上阵父子兵,那也就是一个个松散的小团体。人日本整支军队就是一个整体,战前搞基联络感情,战后搞基庆祝胜利,如此便铸就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
比如站在银次郎身边的前田利家,十四岁时成为织田信长的贴身侍童,很受宠爱,后来屡建战功,成为大名。随着身份和地位的变化,曾经的侍童们升迁、成家、立业,往日的感情继续铺垫着忠诚的基石。日本传统向来标榜男人与男人间的情义,在武士道精神的熏陶下,男人之间的情感有异姓兄弟之情、主仆忠诚之情、众道之情,往往混杂一处,更多地被人们视为忠与义,这也是众道之爱常常令人感慨万端的因由。
就在众人感慨之际,只见大足源之助千兵卫把大门五郎兵卫的首级抱在怀里,然后毫无征兆地从怀里掏出一把肋差,直接往自己脖子上一抹。
“艾玛,还殉情了!”银次郎看着这一幕,感觉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樱木殿,你难道没有被他们二人的众道之情感动吗?”看着浑身不自在的银次郎,前田利家还以为银次郎是年纪太小,还不懂“众道”是怎么回事,正想给银次郎科普一下,却见到银次郎已经假借和其他家臣搭话走的远远的了。
“我……我晕血……”银次郎赶紧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