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纛
繁体版

第五十一章 天子龙乘还洛阳

    刘协在安排完刘备的任命后,便借口疲劳返回了未央宫歇息。

    刘和呢,则是与王允、刘备二人一起商议着官职安排的事情。

    “玄德叔父,您为宛侯、车骑将军、督关西诸军政,子师公您依旧为司徒。

    晚辈准备划左冯翊一部为新平郡、右扶风和安定郡一部为安平郡、陇川郡,加之陇西郡、安定郡、北地郡共六郡为雍州,治所陇西郡狄道县。而陇西郡现被李傕所占据,雍州治所暂时设置在陇川郡陈仓县。

    以南阳郡守张飞为雍州刺史、魏延将军为雍州都尉,豫州治中简雍为豫州刺史、豫州别驾孙乾为南阳郡守、文聘为豫州都尉、刘辟为豫州司马。

    刘晔为大长秋长史、龚都为北军典卫部校尉,以上安排玄德叔父可满意?”

    “贤侄有心了,为叔自然满意。”

    “除此外,幽州名士阎柔阎子洛为京兆尹。将原本负责司隶屯军曲的司隶都尉撤销,分关中都尉与河洛都尉。翊军将军、司隶都尉赵云为关中都尉,护军将军黄忠为河洛都尉。

    城门校尉张绣为豫州司马,骑都尉祖雄为南阳郡丞,少府属官王霑为长安令。”

    刘和这是在做政治交换,他举刘备的部下为雍州文武官员或调入洛阳。那刘和的人也要入豫州和南阳郡为官,再以太原王氏的王霑为长安令以安抚王允。

    刘和的安排是很合理的,刘备与王允听后都表示无妨。

    “对了,父亲传信来,十日后南北军中郎将徐荣徐子茂和朱灵朱文博将率南北军精锐三千到达长安,届时玄德叔父可在送陛下回洛阳后立即前往陈仓驻扎。

    晚辈回一趟洛,待介绍父亲于陛下后便返回太原郡。”

    刘备听闻此事之后不禁在心中暗暗感叹,刘虞此番当真是下了大功夫,居然把南北军的两位中郎将全都派来了。

    想必这三千人也是南北军这两年训练出来的精锐,朱灵徐荣二人又都是刘虞刘和的心腹。这种程度的护卫,足以看出来刘虞对刘协的重视。

    十日后,朱灵和徐荣率军赶到了长安迎接刘协圣驾返回洛阳。

    刘备在拜别刘协后,便率白毦兵启程前往陈仓县驻扎。而王允则是以司徒之名义跟着刘协返回了洛阳,一路上刘和与刘协相谈甚欢,在听闻洛阳宫室已经修复时,刘协还不由得露出一个真正舒心的笑容。

    “真是辛苦司空了,有司空在朕无忧矣。”

    刘和骑在马上,与车架上的刘协保持了半个身位的距离。在听闻刘协此话后,刘和赶紧拍马将二人的距离拉齐,而后在马上对刘协恭敬一拜道“陛下谬赞了,此臣之本分,何得陛下夸耀?”

    “诶......司空不要自谦。大汉有司空方有复兴之才,若无司空只凭朕的本事,又岂能平定天下诸侯?”

    刘协的话不仅给刘和提了个醒,前方朱灵、徐荣二人闻言也是将余光看向了后面的这位小皇帝。

    “我说子茂兄,这位小皇帝看上去可是聪慧过人。太傅拥立他只怕......”

    “文博兄慎言,此天家之事、朝政社稷之务,我等将军切不可妄议。”

    徐荣给朱灵使了个眼色,然后悄悄地往后瞅了一眼,见刘和与刘协二人还在打着哈哈,他便立刻转过头对朱灵压低声音道“今后宫禁防备一定要上心,我北军会把好宫门不使外人进入。你南军那边在城外也打起点精神,谁知道董侯有没有其他心腹旧臣什么的?

    不要让太傅与司空难堪!懂吗?”

    “子茂兄!你在胡说些什么?董侯这个称呼你也敢说?”

    刘协当年就有个称号叫做董侯,因为他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从政治关系上来讲与当年的车骑将军董重十分亲厚。

    而董卓他当时以董太后本家自居来把控朝政,董卓现在于大汉政坛内可谓是声名狼藉。这种极其不正确的政治符号,刘协身上绝不可再有。

    所以朱灵这才十分恼怒的看了徐荣一眼,还殷切的与徐荣说道“子茂兄!此后兄绝不可妄言!

    这种事情心里知道就好,怎能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徐荣闻言颇为感激的看了眼朱灵,然后又回头望着身后的车驾道“小皇帝呀......确实是个棘手的事儿。”

    “子茂兄,某这么跟你说,太傅奉天子以讨不臣是把双刃剑。进可以制诸侯,退可以安社稷。

    然小皇帝若是与太傅不和,那变乱是迟早的事情。

    方才你不是说要防着点小皇帝的心腹旧臣么,兄掌北军控制宫禁、某掌南军控制洛阳、文远兄掌中尉军控制内宫,小皇帝的心腹若有不尊太傅的想法势必会在中尉军和北军负责宫门当值的队伍中发展势力,兄可以和文远兄一起设计将这些人给钓出来!”

    “钓出来?怎么个钓法?”徐荣来了兴致,这立刻俯身过去听朱灵往下说。

    要不然说这朱文博怎么是个有急智之人?

    这才一会子的功夫,他便想出了一条妙计。

    “子茂兄你说小皇帝的旧部一般都从哪儿来的?

    他一个深宫长大,刚登基就被董仲颖控制的皇帝怎可能自己发展出心腹来?

    现在忠于他的要么是跟随他西迁长安的老臣,要么是当年董太后留下来的一批宫人。这些人本身会在咱们的严密的控制下,但不排除他们的一些远方家眷、门生故立是否会趁机进入北军和中卫军。

    若是宫内对外的封锁一旦被打开了缺口,那小皇帝可就控制不住了。

    兄可与文远兄一起,假借征募功臣子弟入南北军及中尉军的名义,请司空下令许那些跟随小皇帝的老臣旧人之亲眷恩荫入各军为郎官。

    若有心有不轨之人,必会趁此机会搅弄风雨。我等只要耐心监视,他们势必会露出马脚。”

    “文博兄言之有理!

    待回去我便与文远兄一起上奏司空!”

    朱灵和徐荣商议的事情刘和并不知道,但心有灵犀的是刘和也开始担心起刘协身边的那些近臣了。

    南北军和中卫军控制宫内外的信息交流,绝不许有任何纰漏。

    刘和现在是必须要遵刘协为天下之正统,然又不可能放任刘协与宫外联系。

    刘和这表面上跟刘协打着哈哈,实际心中也开始思虑如何控制住刘协身边的那些近臣了。

    王允就是第一个目标。

    虽然他现在已经因太原王氏的利益而倾向于自己,但难保王允会在一些小事上对刘协网开一面。有的时候一件小事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控制皇帝绝不可大意。

    而第二个目标则是杨彪,杨彪身份高门第盛,此人若心甘情愿的为刘协之马前卒,只怕未来的朝堂将风云再起。

    杨彪这个人出身弘农杨氏,可谓是大汉最顶级的世家门阀。

    袁绍的汝南袁氏和他一比起来,那都是根基浅薄的。

    弘农杨氏可从西汉初期开始就已经混迹于朝堂了,历经两汉四百年间,到现在那可谓是一等一的顶级大门阀。

    袁绍造反,董卓敢斩了袁隗与袁逢,但要是杨家有人造反,他一定不敢动杨彪。这是因为杨彪身上不止门阀这一层身份,若光是门阀,那不管这个门阀到底多树大根深,你把军阀惹急眼了人家照样敢杀你。

    但杨彪本身还是名士,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士人集团的态度。

    外加是杨彪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明哲保身之法,那就是他只骂你,他绝不实际动手去危害你。

    对董卓、对李傕、对郭汜,无论是多么穷凶极恶的军阀,杨彪他只来一句“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岂可行耶?”

    但是你说要刺杀李傕、郭汜或者董卓,要实际颠覆他们的统治,杨彪是一点儿都不会沾。

    那在没有实际危害行为的前提下,这些军阀们就秉承着被喷两句就喷两句的想法,谁都不愿意因为被骂两句就杀了杨彪从而惹得一身的骂名。

    虽然这几个军阀的名声本身就不怎么样,不过能少挨点儿骂就少挨点儿,谁愿意被士人喷的更厉害了?

    就曹操那么阴狠的性格,还加之怀疑杨彪与袁术勾结,他都能强忍着没杀杨彪,那刘和自然是不敢对杨彪怎么样。

    杨彪就像是那退休的领导大爷,本身没啥实权但旧部遍布当地的社会网。你和他有矛盾,你让他扇你他不扇,他就骂你。

    恨不得指着你鼻子骂“小兔崽子,你看什么看?”

    你敢打他?

    你不怕他当场倒地然后你第二天就上社会新闻?

    不过洛阳朝廷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团结,洛阳必须牢牢的通过杨彪这个士林之首、刘虞这个宗亲之首将整个朝廷团结在一起。

    这样才能以绝对的正统性和压倒性的优势去迅速扫平全国,一旦朝廷内有分裂的趋势,那对于大汉统一绝对是一个十分不利的事情。

    “对了陛下,文先公之前在长安不是太尉之职吗?

    但洛阳已经有朱太尉了,公伟公于朝廷有功勋之劳,切不可撤之而寒了将士们的心呐。

    至于文先公,莫不如以太师恩养之,陛下您看如何?”

    原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汉末时丞相几乎虚设,以司空、司徒、太尉为三公,太傅、太师、太保为上公。

    刘虞这个宗亲之首为太傅,自是上公。而杨彪这个士人之首怎么说也要同刘虞一样为上公,那朝廷之职位便只剩太师和太保的头衔了。

    刘和要以杨彪为太师,那纯粹就是膈应杨彪。

    太师原来是谁?是董卓,是董仲颖。

    大汉逆贼董仲颖啊。

    现在呢,是杨彪杨文先。

    您说这其他人想到杨太师时又会不会联想到董太师。

    刘和这是变着法儿的警告杨彪,您老就好好的领朝廷俸禄,没事儿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即可。可千万别逮着洛阳朝廷的一些政策乱说话,尤其是刘虞集团与刘协之间的矛盾冲突,您老可一定别掺和进来。

    咱要是撕破脸了,那可别怪我们把您当成董仲颖一样对待。

    坐在刘协旁边马车上的杨彪听到刘和的话时,那脸都绿了。

    他一脸的白须开始颤抖,这位大汉老臣好像下一秒就要起身指着刘和开骂,但想了想又忍了下来。

    “行,刘千叙,你真行。”

    杨彪在心中愤愤不平的吐槽了一句,但面子上还是温文尔雅的笑道“有劳司空了,彪这把老骨头不中用了,能为太师这样的上公之职实属是过誉了。

    日后彪必定为大汉尽忠、为朝廷效命,自是不敢有贰心也。”

    杨彪那阴阳怪气的语调,听的刘和是头皮发麻。

    但刘和依旧保持着良好的职业素养,用十分真诚的语气说道“多谢文先公,那回去后晚辈便上表朝廷奏文先公为太师。

    以后您可就是杨太师了!”

    太师个屁。

    太师什么太师。

    你提起太师这个词,他杨文先就想起了董仲颖。

    杨彪那可是恨死董卓了,想想董卓那张脸,杨彪就几天几夜的睡不着。董卓给杨彪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他到现在都不愿意提起这个名字,甚至说他对凉州这个地方都已经有些过敏反应了。

    人呐,老了心里面装不住事儿了。

    受创伤了,那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啊。

    刘和呀,这招可是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挂着太师的名头,杨彪以后想喷刘和他都得收收嘴。

    “哎,对了杨太师!

    听闻您家有一子名为杨修,是远近闻名才智之人。不如入太傅府为官,从太傅府属官干起,这日后也是大汉栋梁。”

    要说刘和之前是侮辱杨彪,那现在就是往杨彪心窝子里边插刀了。

    杨修那可是杨彪的爱子,把他放在刘虞的眼皮子底下,他杨彪以后敢说什么对刘虞不利的话?

    杨彪心里面气的要死,但还不敢反驳刘和,只能对刘和施礼道“全凭司空做主。

    太傅能看上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是他的荣幸,彪不敢推脱。不过也请司空谨慎的考察于他,若这小子在太傅面前失了礼数,那可是要让太傅怪罪我们杨氏的。

    太傅声望日隆,我杨氏又怎敢被太傅惦记上呢?”

    哎,你这老头儿还敢阴阳我是不是?

    刘和想了想,这立马又开口道“杨太师您请放心,您是大汉名士,那您教出来的子弟一定错不了。

    还有啊,您为太师这朝政公务繁忙,还是需要个助手的。

    之前李儒李文优被我送去洛阳为官,不如我把他调去给您当属官如何?

    本司空让李文优给您早晚请示,每天在您身边帮您处理公务,这大事小情您都可以吩咐他如何?”

    还早晚请示?

    让杨彪早上一睁眼刚进衙门就看到李儒那张脸,还不得把他的隔夜饭都给恶心的吐出来?

    又让他晚上回府之前再看一遍李儒的脸,那他晚上连吃饭的欲望都不一定有了。

    人呐上岁数了,按时吃饭很重要。杨彪为自己考虑,还是尽量别看李儒那张脸为妙。

    “司空啊,这万万不用了。李文优此人虽然当年跟错了董仲颖,但也算是个人才。让他在朝廷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即可,莫要拘泥于老夫这边了。

    老夫日后一定恪守自己的职责,为大汉效忠”

    哎!

    就等你这句话呢,

    刘和这立马又改了口“那便不让他去帮您了,您想要谁为属官,您自己任免即可。”

    刘协听了一路,他这才是意识到一点,那就是读了书的流氓可比那些没读过书的流氓可怕太多了。

    董卓、李傕、郭汜虽然可怕,但杨彪要是存心恶心他们,这三人还真不一定有什么办法对付杨彪。

    毕竟杀了杨彪他们也只能泄泄愤,还空落得一身骂名。不杀杨彪也就是被喷一喷而已,杨彪又不会真的对他们做什么。思前想后之下啊,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对付杨彪这个难啃的骨头。

    但刘和不一样,刘和这是变着法儿的用杨彪自己的方式恶心他。

    杨彪都这么大岁数了,被刘和这么一恶心那还能有好?

    可不敢啊,可不敢。

    就在三人都沉默的时候,这车驾已经到达了潼关。

    “陛下!出潼关便进入了河洛地界,咱们今日在潼关留宿明日继续启程返回洛阳。

    朝廷那边已经备下了仪式,绝不会让陛下享受不到尊荣。”

    “司空有心了。

    还是那句话,大汉有司空在朕心安矣。”

    刘协现在不想与刘和说话,他今天才意识到他这位宗亲兄长是多么的可怕。

    再多说两句,他怕哪句话不对惹刘和不快,那刘和还不得想出来更多的办法来恶心他?

    刘协这颗小心脏啊,在董卓那边已经受够了折腾,他实在是不愿意再面对这些事情了。

    傀儡嘛,那就当吧。朝政嘛,那就放吧。

    只要你别杀我,我什么都配合你。反正你们都是宗亲,谁上位那大汉天下也不会改旗易帜、他也不会背负着亡国之君的骂名。

    刘协就想着,你们爱谁谁控制朝廷别烦朕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