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纛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请君莫效青徐王

    张燕是什么意思。

    他想当刘和的臧霸。

    这个时间线上臧霸集团还不是横跨青徐二州的曹魏附庸,张燕也不知道当刘和的臧霸是什么意思。

    但其要常山郡守的要求,就足以看得出来张燕要和臧霸在曹魏集团当中的地位一样,在刘和集团内当一个有实权的附庸。

    只要刘和给了这个常山郡守的位子,日后出征冀州将再无后顾之忧,张燕甚至还会主动请缨跟随洛阳朝廷出征。

    而当刘和夺取冀州后,具备强大实力且立下功劳的张燕势必会分半个冀州作为领地。

    待刘和一统北方甚至一统天下后,再索要侯爵入洛阳颐养天年。

    若张燕在别的地方盘踞,他的要求确实不是问题。刘和非吝啬之人,郡守之位甚至刺史之位他愿意给。

    但张燕盘踞的地方可以太行山,控制并州到冀州的交通,横跨河北大地以遏制天下中枢。

    这个地方必须由洛阳朝廷直接控制,一旦交给张燕那后果不堪设想。一旦洛阳朝廷有什么意外,张燕想叛那绝对是致命的。

    “张回云!你可敢索取常山郡守之位?

    常山国撤国设郡,其郡守当由朝廷决定,你何敢擅权?”

    刘和声色俱厉,但看着城上的张燕却有些底气不足。

    刘和想要速战速决,这太行山地运送粮草是个难题,多与张燕纠缠只怕夜长梦多恐生变故。

    “张燕!你困守孤城,就不怕本司空把你一锅给端了?

    就不怕袁本初和本司空一起两面夹击于你,断了你的退路?”

    “哈哈哈,司空说笑了。这太行山巍峨险峻,司空来此只怕就带了几个月的粮食吧?

    实话实说,这中丘县城内可有足足一年的粮食,怎怕司空围城?

    再者说要袁冀州与司空合兵一处,这话司空您自己信吗?”

    刘和这下子看不懂了,张燕作为起义军首领是不可能猜到袁绍与刘和之间那点矛盾的。当下断定袁绍并不会出兵帮助刘和,这实在是让刘和看不透张燕这个人。

    而且张燕此番不管是从行军打仗来说还是一路上刘和所见对于地盘内的政务来讲,都不像是一个起义军首领能够做到的。

    张燕背后有人指点。

    刘和大概猜到了这种情况,便不与张燕多费口舌而是收兵回营。

    “汉升显宏,你二人攻入城内看到城内的布防情况如何?”

    刘和坐在营帐内,紧皱着眉头问向黄忠张绣二人。

    “回司空,城内却实有刚经历大战的模样。靠近城墙的民房被拆除,估计是之前审配攻中丘县时用以作城防之物。

    然就算是残垣断壁和普通的街市小巷,这中丘县内依旧靠着这些有限的楼阁瓦舍布置了极其高明的防线。

    张燕手中的弓弩似乎不多,但弓弩手所处的位置都极其精妙,一队弓弩手就能控制大半个街巷,几队弓弩手配合能形成极具压制力的火力网。

    这让我军突入变得十分困难,显宏还差点为敌军暗箭所伤。

    有限的砖瓦和木材被安置在重要的路上,不管是修建围栏还是岗哨台都起到了以最大程度阻挡我军脚步的作用。”

    “看来这张回云身后真的有高人!”

    “司空明鉴,就是不知道是谁在张燕身后指点他。”

    “不可能是袁本初的人,袁本初恨张燕是公认的。张燕以太行山之险要,扼守河北交通,于冀州可谓是心腹大患。袁本初不可能和张燕达成和平,或者说任何一个河北诸侯都不可能容张燕在这样一个要地割据一方。”

    刘和想说他也一样不能容忍。

    “既然不是袁本初,那便有可能是董仲颖的人。

    董仲颖深恨司空,能派人扶持张燕也不足为奇。

    在他眼中,只要张燕能如喉中刺、眼中钉一样扎在河北腹心之地,那司空就无法倾全力西进,这便可保其长安朝廷的安全。”

    “或许吧。”刘和说着可能,但心中却认为绝不是董卓差人来扶持张燕。

    因为除却派一个合格的军师辅佐张燕以外,还要能运送物资为张燕建设营寨,甚至提供一些武器方才能让张燕真正的发挥制衡刘和袁绍的目的。

    “还有谁?”

    刘和在心中盘算,到底还有谁可以达到以上这些条件。

    首先此人必须执掌至少半个州的诸侯,有多余的人力财力可以支援张燕。其次此人也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可哟在满足自身人才缺口需要的同时调拨身手扶持张燕。

    “东郡曹孟德,青州公孙伯圭,兖州刘公山。”

    张郃幽幽开口,刘和闻言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

    “隽义你说什么?”

    “司空所虑,无非是何人在背后扶持张燕。能达到如此效果的不会超出这三个人的范围之内,太行山之地临近冀州、兖州,和青州距离也不远。

    有多余物资并且还能将多余物资运送到太行山的,只有这三人而已。”

    “不可能是刘兖州,他现在倒是有多余屯粮,但是扩军备战迫在眉睫,那曹孟德咄咄逼人早就有驱逐他的意图了。相信刘兖州就算再蠢,也不至于用稳固根基的钱粮去扶持张燕。

    公孙伯圭亦不太可能,从青州走陆路要途径冀州,袁本初不瞎不傻,怎可能发现不了公孙伯圭的小动作?”

    “那就是兖州曹孟德了。”

    “曹孟德?”

    刘和还是有些不信,于是便出言问道“曹孟德眼下与刘兖州势同水火,身后的兖州门阀也不安分。

    再加之袁公路屯兵济阴郡边境,给曹孟德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他哪里来的钱粮扶持张燕?”

    “司空算错了时间,袁公路和兖州门阀同曹孟德对抗是在光熹元年二月之后,这张燕破高干之时还是好几个月前。也就是说曹孟德在中平六年刚接任东郡郡守、代兖州军政事务之时就开始扶持张燕了,算算时间那个时候曹孟德完成初步屯田正是有余粮的日子。

    眼下张燕控制范围内的基本建设已经完成,曹孟德不需继续投入钱粮,只要以军师坐镇太行山即可。

    曹孟德之前刚得了河内门阀的投靠,手里可不缺允文允武的人才!”

    刘和念及于此,便有些想明白了张燕为何有恃无恐。

    “眼下就算是知道张燕背后的靠山是谁也不管用,当务之急是如何打下中丘县城。”

    “张燕大军屯兵中丘县,原本的太行山大营将十分空虚。

    此战张燕那背后高人算计的,无非是我军可不久攻中丘县城,一来运粮不便不可轻易屯军围城,二来黑山军精锐皆在此地,强攻恐损我军锐气。

    若我军想打下中丘县,就必须做出长久围城的态度。”

    张郃开始一条一条的分析,指着沙盘对刘和继续说道“司空请看,冀州兵若欲攻黑山军,则张燕屯兵太行山,居高临下支援中丘县使冀州兵马不能随意围城。只有并州兵同时配合出兵井陉道,断太行山营地与中丘县道路方可一举而破之。

    并州兵攻黑山军,则张燕屯兵中丘县,并州运粮不易,断无围城之理。只有冀州兵运来粮草支援,方才有围城的底气。

    简而言之,若想破黑山军则必须两州联手。”

    这道理浅显,但不具备可操作性。

    他刘千叙和袁本初在黑山军问题上没有一点共同利益,谁去打黑山军另一方都不会支援。

    要不是看在洛阳朝廷威望尚在的份上,袁本初早就出兵来干扰并州军了,哪能还坐视不理?

    “联合袁本初,这计策不现实。”

    “末将知道,但我军不必一定要让冀州兵真的配合,只要让张燕以为冀州已经和我军达成合作即可。”

    “如何说?”

    “请冀州名臣大将来我军营地,名义上商谈会盟,做给张燕看。”

    刘和闻言皱了皱眉,十分不解的对张郃问道“隽义此法可行?

    要知道张燕背后的人可不傻,我军不管是找人假扮冀州军运粮还是邀冀州使臣来此都不足以让张燕信服。只要不是袁本初亲自在城下劝降,那张燕怎会相信两家联手之事?”

    “那不如双管齐下。”

    “怎个双管齐下的法子?”

    “先遣使者联系袁本初,说司空欲邀冀州使臣前来会盟商议黑山军之事。等冀州使者到来,司空可与其说明我军愿替袁本初打下中丘县,只要袁本初给我军运送军粮即可。

    攻破黑山军后,冀州常山郡、赵国土地皆归于袁本初,我军则收太行山之地。

    待其使者差人回去告知袁本初之时,司空可于中丘县外的山坡上与使者宴饮,待使者醉意上头的时候摆下会盟的旗帜,鼓噪声势让城内知道。

    诈那张燕一次,看他如何选择。

    而除此之外,司空可分兵占据黑山军除太行山营地外的所有据点,俘其将而招降之。让这些降将返回太行山营地劝降,争取能兵不血刃的把这个张燕安置黑山军家眷的营地拿下来。

    如此一来不管袁本初是否会配合我军,张燕必降!”

    张燕的安排其实十分高明,留重兵于中丘县,只留偏师于太行山营地。太行山营地过于险峻,只需少量兵马就能阻拦大军围攻。

    但这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隐患,那就是张燕本人以及心腹亲卫和大军家眷分离。一旦留守的兵马叛乱,那对于黑山军的士气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张燕的算盘打的叮当响,他要当刘和的臧霸,一旦张燕达成目的那麾下将士也会水涨船高。

    但张燕不知道的是,很多时候上位者的想法不一定被下面理解。这也是刘和为什么非要亲自去发放羊油牛油,亲自去安抚那两个屯军曲的原因。

    上下目标必须一致,这是刘和在后世学到的最有用的道理。

    他张燕盘算着带大家喝酒吃肉,但留守太行山营地的人可不一定这么想。

    留守的主将或许深知张燕用意,或许还是张燕的心腹,这人绝不会背叛张燕。

    但留守的那些基层军官呢?

    只要有十几个伍长级别的军官想叛变,那对营地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隽义说的在理,令汉升、公明各率兵马讨伐在外的黑山军,多抓俘虏招降之。

    隽义你继续在这里盯着张燕,不要让他跑出来!

    本司空要启程去一趟幽州,待回来之时一定带够招降的本钱!”

    刘和要去幽州有三件事,一个是考核下幽州老部下的政绩,调些人手去洛阳补官位空缺。这幽州官吏调走后空出来的位子,正好用来安置黑山军的投诚者。

    第二个目的是拿钱,幽州府库可存了不少铜板子,这人家冒着风险投降总要给点直接性的赏赐不是?

    第三嘛,那就是看看幽州这两年屯田的土地账目。找找哪里还有空缺,以安置黑山军的流民。

    刘和说走就走,第二日便带着亲卫赶往了幽州。

    幽州刺史鲜于银、幽州都尉田楷已在蓟县城外等候刘和,刘和一到还没等二人寒暄便立刻要二人带他去幽州衙门。

    “鲜于仲深,田章文,你二人速速将幽州官吏将领的名册拿过来,还有近两年幽州各级主官的功勋簿也一并呈上。

    本司空要点人前往洛阳补缺,此事万万耽搁不得!”

    “回司空的话,幽州能调往朝廷的人之前太傅都调走了,眼下再调人走只怕人手不够啊。”

    “仲深你莫要着急,等过几日朝廷会安排新官过来上任,不会缺你们一个人的!”

    “敢问司空要调何人前来?”

    鲜于银是幽州门阀出身,刘和要从外地大规模的调人入幽州,他必须要问明白才行。

    “黑山军。”

    “黑山军?”鲜于银闻言放下了心,随即笑了笑说道“黑山军大多是武将出身,既然如此那就多选拔些将领入京,此事就劳烦章文了。”

    黑山军是起义军出身,那些要投诚的人大多都会担任武职,既然如此就不影响幽州文官的利益。鲜于银自然无所谓,甚至还十分主动让田楷赶紧选人往洛阳去。

    田楷虽有不情愿,但想想黑山军的人大多也都是任基层军官,不会冲击幽州现有的高级军官体系便也止住了反驳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