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乡
繁体版

第83章 传承与创新

    随着雷公井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前来观察傩戏表演的游客越来越多,谢家成成了深受大家喜欢的名人,甚至城里的一些画家和雕塑家也慕名前来,真心向他学习傩面制作;谢婉看到了潜在的商机,准备开发傩面文创产品,将谢家城的傩面制作手艺发扬光大,决定找谢家成好好谈一次。

    当谢婉来到雷公井村非遗文化中心时,谢家成喜滋滋地迎了上来,笑着说:“婉儿,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来看看家成叔这个大名人,顺便跟你谈点事。”谢婉表明了自己的来意,粲然一笑。

    谢家成习惯性地摸了摸额头,略显羞涩地说:“婉儿,我算什么名人啊,你才是真正的名人。”

    “别不好意思嘛,家成叔,城里很多人来我们村,就是冲你的名号来的。”谢婉很谦虚地说。

    能得到谢婉的表扬,谢家成还是很开心的,他咧嘴说:“最近来村里学习傩画的人确实不少,没想到城里人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这么喜欢。”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始终相信,就算是外国人看了你的傩面,也会喜欢上的。”谢婉很自豪地说。

    谢婉这么一说,谢家成很高兴地说:“婉儿说得对,我们家谢米花拍了一些我做的傩面发在网上,还真有不少外国人点赞呢。”

    谢家成的话,让谢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很期待地说:“我今天来就是想跟家成叔谈谈这方面问题的。”

    “洗耳恭听啊,婉儿,去我办公室吧,边喝茶边说。”谢家成作了一个请的手势,很热情地说。

    两人进办公室后,边喝茶边谈事。

    谢家成很客气地说:“婉儿,有什么好想法,你说吧,我照做就行。”

    谢婉也不再端着揣着了,开门见山地说:“家成叔,你就没想过要让的傩面让更多人见识吗?”

    “我们家米花也说过同样的话,不过,我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为好。”谢家成并不感到很意外地说。

    谢婉喝了一口茶,目光柔和地说:“目前来说,家成叔的傩面主要是为傩戏表演服务,很难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要是——”

    谢家成急不可耐地说:“婉儿,别要是了,有好的想法,请直说。”

    “很简单,既传承又创新,家成叔可以把手工傩画面具的制作文创化,打造成国风傩面文创产品。”谢婉眉梢一挑,抑扬顿挫地说。

    “这个想法好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谢家成很认可谢婉的想法,很高兴地说。

    “当然,开发傩面文创产品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谢婉语气平和地说。

    谢家成:“那另一个方面呢?”

    谢婉说:“另一个方面就是利用各种网络信息平台传播傩面制作和傩戏的相关历史与文化,线下和线上同时推进。”

    “可惜我们对网络信息不熟啊。”

    “我们不熟,不等于村里的年轻人不熟啊,因此,我建议,把这一块交给年轻人去做,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婉儿,还是你厉害,经你这么一说,我算是开天窗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

    “好的,我这就组织大伙一起干,争取把我们的傩面手艺和傩戏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山川失色,草木含悲。2021年5月22日,袁老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全国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谢君山得知噩耗后,悲痛欲绝。他亲自在雷公井村合作社的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割了一把稻穗,要去敬献给袁老,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在绵绵细雨中,谢君山在谢婉和龙真的陪同下前往麓城殡仪馆;路上车水满龙,人流如潮,络绎不绝,大家都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祭奠袁老的。

    谢君山想起了自己爷爷逃荒时的凄凉;想起了父亲为了让一家人吃饱饭,拼命地开荒种地,汗流浃背的样子;想起了自己跟袁老一起拍照的情境;顿时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他跪在袁老的殡仪馆前,三鞠躬三磕首后,将带来的稻穗敬放在袁老的遗像前,泪如雨下地说:“袁老,感谢您,是您的杂交水稻种子救了大家,是您让我们吃饱了饭,是您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您一路走好!”

    绵绵细雨,人间真情。在场的人无不动情,无不啜泣,为袁老,为这位跪着的老农。

    为深切地缅怀袁龙平院士,在回家的路上,谢婉茅塞顿开,头脑中有了新的创意,她充满深情地对两位亲人说:“我们的彩色杂交水稻种植已经成功了,我想专门开辟一个彩色杂交水稻稻绘种植园。”

    谢君山无比虔诚地说:“要是能种植出一个袁老稻绘画像那该多好呀。”

    “这个肯定能行。”谢婉坚定地说。

    龙真很自信地说:“伯父,您放心,我们一回去就准备研究。”

    一年以后,谢婉和龙真在雷公井村杂交水稻示范基地的袁隆平彩色杂交水稻稻绘种植园举行了一个特殊的婚礼。

    雷公井村彩色杂交水稻稻绘种植园里不但有袁老的稻绘头像,还有“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造福中国百姓”等稻绘标语。

    他们一齐向袁老稻绘头像鞠躬致敬,郑重地宣誓:“我们将携手建设美好家园,育中国种,种中国粮,端牢中国饭碗!”

    在场的亲朋好友和来宾,都一齐向袁隆平院士稻绘头像三鞠躬,以表达对袁老的敬意。

    谢婉和龙真也在大家的祝福下,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开启了他们更加美好的生活!

    曾莲刚刚走出耕读文化中心,谢闯就走了过来,满脸堆笑地说:“莲,今晚有安排没有?”

    曾莲很深沉地说:“如果你有好事的话,就没有安排;如果你没有好事的话,就有安排。”

    “那你今晚就归我来安排了,请曾经理上车!”谢闯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作古正经地说。

    曾莲曼妙如花地说:“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那我今晚就把自己交给你了。”

    一路风驰电掣,夜幕拉开了巨大的帷幕,笼罩了整个麓城;在麓山门口,谢闯戛然一声,把车子停了下来,曾莲正在香香地打盹。

    谢闯不忍心喊醒她,悄悄地下车,在附近的超市里买足了晚上吃喝的食品,然后回到了车上。曾莲睁开惺忪的眼睛一看,只见外面的霓虹灯在闪烁,很是魅惑,她愕然地问:“闯,这是哪儿呀?”

    谢闯把食品放到后座,微微一笑说:“你猜猜看。”

    曾莲摇下车门,看了看外面的状况,忽然惊叫了一声:“我的个乖乖,闯,晚上去爬麓山呀,你咋越来越浪漫了。”

    “莲,今晚可不只是爬麓山呵?”谢闯故作神秘地说。

    曾莲不解地问:“大晚上的,还能干什么?”

    “到时你就知道了,我先把车停到上面坪里。”谢闯兴致盎然地说。

    曾莲一脸随缘地说:“嫁汉随汉,反正人都嫁你了,随你安排。”

    “那就坐好了。”谢闯说。

    经过山门的大拱门,上了一个坡,就到了停车坪,谢闯把车停好后,一脸兴奋地说:“莲,到了,请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