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创业艰难,从官渡之战开始
繁体版

第七十一章 夜袭

    “什么?你是说淳于琼让你传信于我,今夜有曹军劫营?”

    韩猛眉心紧皱,一时难辨真假。

    他站起身来,捉住环首刀柄,在主位前来回踱步,心有疑虑。

    “我与淳于琼有隙,此话如何敢信?万一他使计害我,又当如何?”

    韩猛反问一句,侧首瞧去,锐利的眼眸抓住报信亲卫,正色喝道:“你既来传令,便说仔细,我听后也有分说。若是察觉到不妥之处,便是你在撒谎。说!”

    淳于琼亲卫闻言身子一缩,气势也矮了一截,低头喏喏而言:“淳于都督适才出营,见北岸白茅杂乱,便说今夜有曹军劫营。他已回营布置,让我转告韩将军,千万小心防备。”

    淳于琼平白无故怎会这般好心?

    韩猛大为意外:淳于琼仗着曾与主公同为西园校尉,一向自视甚高,历来瞧不起河北诸将。自己与他已经结仇,此事岂能卒解?这白茅一说,未必是真。

    “你回去告诉淳于琼,此事我已知晓。他既好心劝诫,我权且信他一回。”

    见报信亲卫领信离去,韩猛又将目光投向客坐上精神奕奕的蒋奇。

    “这淳于琼几时能掐会算,天底下哪有凭借白茅,就敢妄下定论之事。义渠,不知这劫营一事,你作何感想?”

    蒋奇舔了舔唇齿,从胡凳起身,走近韩猛身旁,语气很是自信:“劫营一事,多半是真。徐晃敢在南门当道下寨,显然是曹军别有图谋。”

    见韩猛不住点头,又言道:“田钧小儿着急送死,他原本大胜宋宪,点一把火就能烧毁南岸舟船。可偏偏赖着不走,给了徐晃可趁之机,委实可惜可恨。”

    “他乃短寿之人,想不开自寻死路,如今正好天遂人愿!”

    韩猛嘲讽一声,眸中锋芒闪烁,心中战意燃烧,向蒋奇问道:“如今徐晃在南门外逞凶,我欲与他一决高下,只怕暗地里被宋宪埋伏。义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啊?蒋奇眉毛一跳,这匹夫一如既往地鲁莽!

    来时,监军沮授曾再三告诫他——曹军虽强,可更要防备淳于琼及田钧二人。如果韩猛逞强,你在左右,多要拦阻。

    他想起沮授交代,又见韩猛欲使性子,赶忙劝阻。

    “莒子,你糊涂啊!曹军东西共进,堵住我两头去路,分明有会战之意。如今徐晃在明,张辽居暗,你我焉能轻动?”

    “窃以为上计乃是入城,如能进入黎阳,便能免战。”

    免战,为何要免战?

    韩猛闷哼一声,摆摆手,不予认同,且连声反问:“黎阳岂是那么好进?田钧若有心,早就放我等进城,又怎会挨到今日?”

    “田钧的确不是善茬,他趁我等厮杀,将徐晃引来,能安什么好心?”

    蒋奇扯须皱眉,似乎意识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也不知道他如今是死是活,万一我等与曹军开战之后,他却伏于暗处——”

    “你太多虑了!除守城士卒之外,田钧手上拢共就三千人马。他今日鏖战一天,还被徐晃击败,你还在担心他能翻起风浪,岂不可笑?”

    韩猛极度渴战,一心想与曹军厮杀,至于田钧死活,他丝毫不在意:“我若扎营在此,与淳于琼互为照应,可谓上策否?”

    “不足谓!”

    在原地列阵,就要正面接敌,岂不愚蠢?要知道袁军士卒虽多,但连日苦战,已显疲色。反观曹军,那可是养精蓄锐已久。

    “莒子,原地结阵,窃以为是庸人之取。”

    “且不说能否击败曹军,你就不怕淳于琼暗中使诈?莫要忘了,他断臂一事,可是算在我二人头上的。”

    “若真想与曹军一战,何不假意答应淳于琼,然后暗中撤离部曲,将他卖给张辽、徐晃。等曹军对他左右夹击之后,我等再挥军掩杀,正好一举两得。”

    韩猛闻言,只觉口舌干燥,内心深受触动:蒋奇之策略虽然精妙,但是十分阴损。如果真按他所说的布置,能否击败曹军尚不清楚,但是置淳于琼等人于死地是肯定的。

    他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一拳砸在案几上,闭目深思起来。

    “莒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蒋奇再三劝道:“淳于琼已是废人,大将军再是袒护,又能如何?日后他的都督一职,舍你其谁?此战若胜,你正好接过此任,岂不美哉?”

    韩猛不由想起去岁沮授因职权过盛,被一众谋士构陷之事。大将军遂分监军职权为三部,分别授予沮授、郭图和淳于琼,号为三都督。

    如今蒋奇提起这都督一职,韩猛不仅心动,亦在心中自许。

    他呼出一口浊气,撑开虎目,心中有了决断。便将佩刀解下,取甲胄披挂,对蒋奇之计断然拒绝。

    “不,义渠!你所言虽妙,但某不屑为之。我愿在阵前斩将,自证有都督之能。”

    “你可率本部人马自去,我列阵在此。徐晃欺我兵少,必来踹营。我正想与这匹夫厮杀一场,让他见见我的手段。战势若焦灼不定,你再就势杀出,一举建功!”

    此真莽夫也!

    蒋奇脸上挤出苦笑,对韩猛大失所望,心中可惜,暗讽一句。

    “你既已做出抉择,我也就不必再费口舌。也罢,我自引兵马徐徐后退,到北坡驻扎。那一处居高临下,可与你互为照应。”

    蒋奇长叹一声,摘下兜鍪,转身便走。

    他步到帐门处,忍不住回首望向韩猛,无奈摇头:“我苦劝不听,你日后不要后悔。”

    声落,扬长而去。

    八百精壮甲士,由冯楷率领,摸出鹰洋渡后,沿河岸涉茅而行,来到袁军营寨外。这群人将身子匍匐于白茅丛中,被夜色掩护。

    约定之时已至,吕常尚未抵达,冯楷心中捉急。

    他四处张望,曹军身影还不曾看到半个,却先瞧见西北方向,有一营兵马点起火炬,脱离营寨,往北坡退走。

    冯楷咬咬牙,知道那处是蒋奇的营垒。此人突然率部离去,只恐生变。他见吕常仍未露面,将身前茅尖拽出汁来,心中督促。

    由于之前魏续身死,鹰洋渡趁势收拢带甲士卒两千余人,吕常所部士卒暴涨,因此胆气横生,想出这劫营之计。

    分冯楷一部精壮埋伏南面以后,他亲率四千人半卷旗帜,衔枚疾走,悄无声息杀到袁军大寨东面。

    吕常一路小心谨慎,他停停走走,虽不曾撞见袁军一个斥候,但也不敢大意。摸到袁军营寨三百多步外时,正好远远望见蒋奇徐徐退走的兵马。

    他大吃一惊,料想劫营一事,袁军已有察觉。又正视袁军大寨,只见虽有部曲撤离,但它却不为所动,静得诡异可怕。就像一头吃人的凶猛巨兽,伏低于夜色之中。

    “原来淳于琼已有防备!”

    吕常嘀咕一声,不退反进,向左右吆喝起来:“刀盾手一手持盾,一手抱薪茅,直冲营寨东面。

    长矛手紧随其后,杀进营垒。

    弓弩手箭矢点火,阵射向前。”

    既然袁军已有防备,吕常也就不装了,直接下令正面撞营。

    反正他从未想过能正面击溃淳于琼,只不过想用军马制造混乱,为张辽所部抢渡过河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