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唐僧系统,却迟了一千几百年
繁体版

第二章 云月守村人

    云月村,因坐落在云月山下而得名。

    小村地处荆楚东南,位于西山市安平镇西郊,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有前唐湾、后唐湾两个自然湾,户数共计一百挂零,人口不过区区四百余人。

    天近黄昏,最后一班“小黄车”(一种村村通专用的客运小巴)顺着省道慢腾腾的行驶了过来。唐轩提着行李下了车,车门关上,一溜烟跑得不知所踪。

    远远望着村头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他一时间有些恍惚。

    上一世的自己茕茕孑立,庸庸碌碌,了无牵挂,穿越了也算是没有遗憾。而这一世的魂穿对象却是执念极深。

    父母因病先后离世,山下一栋两层楼的祖屋是双亲唯一留下来的东西。每年“他”都会在清明回到老屋,打扫、整理、修缮,大约只要老屋还在,他就不是没有根的孩子……

    自知大限已至,“他”和唐轩达成了一个协议。

    “每年清明前后代我祭拜父母,不长,就五年!”

    “五年?为什么?”

    “父母养育我十四年,我难道连祭拜十四年都做不到吗?”

    从小就不知亲情为何物的唐轩默然片刻,叹息着点点头。

    看到唐轩郑重起誓,“他”这才释然微笑,把和自己的身份和记忆一并留给了这位异世界来客。

    这个时间刚刚好,年轻人几乎都在出门打工或者外出求学,老人也大多跟随子女在县城或者市里居住,村里只剩下少数舍不得背井离乡的老人还在留守。

    小村里安静得出奇,一只黄狗从旁边的小院里探出头来盯着唐轩,迟疑了一下,并没有叫唤,而是一直看着他消失在道路的拐角处。

    唐轩走得很慢,三四百米的距离,他足足走了十几分钟。他四处张望着,“他”的记忆和眼前的景象渐渐重叠在了一起。

    小路的最前方就是记忆中的老屋,合上屋檐下的配电箱电闸,掏出钥匙开了门,打开灯。看着桌椅家具上厚厚的一层灰土,唐轩无声的笑了笑,随手把行李箱扔在墙角,脱下外套开始干活——门外有一口手压井,今天的任务就是把大厅和自己的卧室打扫干净。

    做完了打扫工作,唐轩吃了点面包零食当做晚餐,从木柜里拿出包得严严实实的被褥枕头,一头倒在小床上沉沉睡去。

    放久的被褥有一种淡淡的霉味,但他依然睡得很香。

    不仅仅是因为唐轩已经疲惫不堪,他体内曾经存在的那个灵魂,也因为回到了故乡,得到了久违的安心和舒适,徐徐消散在天地之间。

    第二天上午,唐轩带着准备好的贡品,登上了不远处的云月山。

    云月山并不大,却是风景秀丽。山下被绿树繁花环绕簇拥,零落民居散布其间。满目的姹紫嫣红,把初春的时光渲染的格外的温暖,山丘、湖泊、花田,构成了一副绝美的田园风光。

    上山的路边竹林片片,山上山下一片寂静,鸟鸣声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幽静。

    “他”的父母就安葬在山腰处。

    找到墓碑,给坟头除了草,上了香,烧了黄纸,换了贡品。唐轩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把点燃的三根香烟插在坟前,又倒了一瓶白酒。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你们在天有灵,保佑‘他’来世投个好胎!”

    “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儿子,爹娘在上,给您二老磕头了!”

    青烟袅袅,直到纸钱元宝烧成一地灰烬,唐轩这才收拾背包准备下山。

    刚一转头,见山道上有一个穿着大棉袄的光头老人,正扛着锄头慢悠悠的走来。

    “唐老头?”

    看清那人的模样,唐轩愣了一下,一段记忆迅速和眼前的老人重合起来。

    这个小村多半都姓唐,但被称呼为“唐老头”的只有一个。

    唐老头是一个脑子不太正常的老光棍,住在村口不远处的一间破屋里。每天在村里来回游荡,看到有垃圾就捡起来,有地面不平的也会顺手铲几下,比村支书还要敬业。

    听说他从小就没了爹娘,吃百家饭长大。饿的时候就拿着一个破铁盆在村里闲逛,看到谁家的饭做好了就进去吃一口。人家也不嫌弃,给他的盆子里装了饭菜,他就识趣的抱着盆子出门,在院角找个地方蹲着吃。

    吃了人家的饭,他也从来不会白吃。有时会撅着屁股把人家的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或者爬上人家的屋顶帮忙修补破损的青瓦。每逢红白喜事他都主动帮忙,脏活累活统统揽下,主家不仅不会赶人,反而会给他单独开个小桌,好酒好菜好烟伺候着,最后还要把剩菜打包,好让他拎回去多吃几顿。

    以前的“他”或许还不明白,但是取代了灵魂之后的唐轩却知道得清清楚楚——这个唐老头,就是俗称的“守村人”!

    相传“守村人”是人间苦修者,大多都有五弊三缺,五弊即“鳏、寡、孤、独、残”,三缺即“钱、命、权”。他们为村子消灾解难,把所有的噩运挡在自己身上,今生受苦,是为来世的福运。

    又有传说,“守村人”其实就是镇灵人,镇一区八方邪魅、三煞五疾。此类人一般多为前世命格大凶,死前明悟,自愿来世三魂去一、七魄去二,天性善良,无欲无求,愿镇守一方,以报前世孽债。

    看着他蹒跚的走过来,唐轩摸了摸口袋,掏出大半包皱巴巴的软蓝——“他”不抽烟,但是唐轩却在社会上打滚了几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

    “唐老头,来抽根烟!”

    唐老头狐疑的盯着唐轩看了几眼,脸上渐渐浮起了憨傻的笑容,放下锄头,接了烟,就着唐轩的打火机点燃,美滋滋的吸了一大口。

    “回来了啊……”

    唐老头的鼻音很重,又是一口赣系大通片土语,如果唐轩没有完全消化对方的记忆,只怕还不一定能听懂他说的话。

    “回来看看!”

    “好啊,多看看,多看看……”老头叼着烟,仿佛漫不经心的回答,“你爹娘的墓我每年都会去打理,你放心着吧!”

    听到守村人这么说,唐轩想了想,反手把那大半包烟都塞给了唐老头:“我回来得少,以后还要请你多帮忙!”

    按了按鼓囊囊的口袋,老头脸上的笑容更显得呆傻,含糊不清的絮絮叨叨着,只是前言不搭后语,实在听不清他到底在说什么。

    寒暄了几句,看着唐老头提着锄头继续往上走,唐轩有些好奇。

    再往上走就是山顶,山顶上能有什么?

    在“他”的记忆里,上面有一个年久失修的残破小庙。童年时和村里的几个同龄孩子玩闹,破庙也曾经是孩子们的乐园之一。

    “重游故地,也算是帮你了却一桩心愿……”

    唐轩心中一热,背起包也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