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准备好就穿越
繁体版

第22章工业基础,四件要事

    “初入乱世系列任务(4/5):

    雪中送炭

    今年燕云地区冬季节气骤转,温度降至历年罕见之低,连绵不断的寒潮使燕云百姓生活雪上加霜,尤以边陲乡村及贫寒之家为甚,他们保暖衣物匮乏,御寒设施简易,艰难应对此番冰雪严冬。

    请宿主在冬季帮助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村子,让他们安全过冬。

    任务时限:无

    任务状态:已完成

    即将发放奖励,请宿主开始选择板块。”

    北方冬天夜晚,还是有几分冷的,赵恪裹着厚被子,正躺在床上,搓搓兴奋的小手,准备开始抽奖。

    如今的赵恪手下也大致算起来有个两千多百姓,所以这次抽奖,赵恪决定尝试一下其他的几个政治,经济,民生之类的。

    “我选择经济。”

    赵恪想了想,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前期的抽奖机会还是比较重要的。

    自己现在还是比较缺钱,要发展军队,要实行工业计划,要免费教育,免费医疗这都需要大笔资金。

    不过经济是直接给自己发钱吗?凭空出现几万两白银?这样是不是不好解释?赵恪心里不禁有些疑惑。

    这时系统的声音响起。

    “宿主请放心,本系统当然不会用那么low的方式,经济通常不是直接发银子,而是通过给予宿主所需自然资源或者给予提升生产力的机械和相关技术,来间接达到提升经济的目的。”

    给赵恪一点消化信息的时间,系统接着又说道。

    “宿主已选择,经济。

    一、地理资源勘察

    选择后可以帮助宿主勘察宿主所指定的矿产资源,且该资源是离宿主最近的自然资源,宿主可以指定资源类型包括各类矿产,油田,生物资源,水资源等等。

    二、工业发展基础技术

    选择后立刻给予宿主:改良蒸汽机全部原理图纸,并附带微量所需矿产资源与制造机器所需全部技术。

    三、高产作物引进

    选择后,将给予玉米,红薯,马铃薯,花生等任意一个作物种子与相关的培育方法。

    听到三个选项后,赵恪开始在脑海中思考。

    首先,自然资源,像矿产之类的,自己目前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实际上并不急需,所以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剩下的就是作物种子和蒸汽机原理。

    赵恪毫不犹豫,直接选择蒸汽机原理技术,粮食虽然重要,但对于现阶段的赵恪,还不是特别急需。

    主要原因还是地盘上人口太少了,自己抄了几个地主的粮仓,手里的粮食就已经足够用一段时间了。

    所以直接选择工业基础技术。

    “宿主已选择,工业基础。所有信息已经载入宿主神经元,已建立新突触,宿主随时可以回忆查询。”

    系统在赵恪脑海中说道。

    “初入乱世系列任务(5\\5):

    工业展望

    作为一名拥有系统的穿越者,你当然需要发挥你的最大优势,那就是来自前世的科技与技术,而万丈高楼平地起,现代璀璨文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请利用信息:蒸汽机原理及相关技术,打造出来改良蒸汽机并应用在实际生产生活。

    任务时限:无

    任务状态:未完成”

    系统的话刚刚说话,赵恪便感觉脑中一闪,赵恪的思维顺着蒸汽机原理的方向延伸,结果发现蒸汽机全部技术原理像是刻在了脑海中一样,而且每个细节,实际生产会遇到的问题,还有问题解决思路全部都十分清晰。

    赵恪细细回想,其实蒸汽机的原理并不难,就是一个放大版水壶,利用烧开水产生的水蒸气,带来的推力,把热能转为机械能来工作。

    但对这个时代来说,制造一个气缸、输送蒸汽的管道,实则难如登天。

    而系统则把所有底层技术,包括加工机床,冶铁技术等等,事无巨细地完全印在了自己脑海中。

    也就是说,只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金钱、人手,自己完全可以从零开始,打造出来一台蒸汽机。

    而有了第一台蒸汽机之后,照猫画虎,开始规模化生产。

    然后能干的事情就多了。万家镇就可以开始冶铁,运输,矿业,加工等等。

    赵恪此刻仿佛已经看到了冒着白烟的火车在向自己招手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赵恪便召集农会高层干部开会。

    现阶段农会任务还是十分忙碌的,分田计划才进行一半左右,像卫青,徐达,程度他们天天在外面跑着忙碌,面色都有些疲惫。

    赵恪看着他们有些心疼,这可是自己的核心班底,可不能累坏了,于是先开口道。

    “诸位辛苦了,你们整日在田间忙碌,本王都是看在眼里的,但忙碌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

    你们一个个的都是跟着本王从幽州一路走出来的,本王看着心疼啊。

    孔明,等会议结束给各位拨十两银子,休息休息。”

    这时李裕面容严肃先朗声说道。

    “殿下仁厚,卑职不胜感激,但如今分田计划正是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百姓们也都在感谢殿下,殿下不能让百姓寒心啊。

    况且卑职还能坚持,每天看到百姓们的笑容,这就是卑职的动力。”

    “是啊,殿下,我等为百姓服务,心甘情愿,不用休息。”

    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顿时,赵恪感到眼里有些进拖拉机了,他揉了揉眼睛,这时孔明解围地说道。

    “不知殿下今日召集我们,有何要事?”

    赵恪想起了今天的正题,这才开口说道。

    “本王今天召大家前来,有四件大事,第一件是商议划分工业区一事。”

    “划分工业区?王爷这是什么意思?”

    饶是坐在桌前的都是历史上的大佬,一时也有些头蒙。

    “工业区,是本王准备在万家镇设置的生产区域,用来集中设置和工业化发展的区域。

    在工业园区,通常有大量工厂,工人,以流水线式生产为主。

    这种生产模式将细分化,比如生产一辆马车。

    在马车工厂里,不需要再找各个铁匠,木匠,布商等等不同人员相互配合,浪费大量时间。

    而是在工厂内,每个部分都有专业工人生产,最后一起组装。

    同时,设置工业区建工厂的好处很多。

    比如,在生产中,通常一个工人只需要专注一道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再比如,由于生产过程标准化、规模化,材料消耗得到更好的控制,减少浪费,降低了成本。”

    赵恪的话信息量很大,而且用了许多现代的名词。

    众人一时有些疑惑,半天没个回声,显然众人并没有理解赵恪的意思,只有诸葛亮若有所思。

    毕竟,像流水线生产,设置工业区,对于这个世界太过超前,众人一时没有理解倒也正常。

    而且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主流思想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得一身文韬武略的本领,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效力于朝廷,得到帝王的任用。

    这是古代读书人希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普世价值观。

    所以赵恪倒也理解,不过如今赵恪的声望如日中天,众人虽然不懂,但是还是附声支持。

    这时孔明出声一连提出好几个问题问道。

    “殿下,如要开设工业区,不知需要多大?开设在哪里?开设几个工厂?工厂负责生产什么?工厂工人几何?”

    “孔明,本王欲将工业区设在万家镇大后方,长生山脚下。

    那里地广人稀,而且资源丰富,背靠高山,就算有敌人来袭,也无需担心被偷袭,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路途有些遥远,交通颇有些不便。

    至于工厂生产,我们慢慢商议,本王逐步打算造一个金属加工工厂,木材厂,水泥厂。”

    赵恪一说完,本来就一头雾水的众人更加懵圈了,就连孔明都满脸疑惑的看着自己。

    “咳咳。”

    赵恪轻咳两声缓解尴尬,然后开口道。

    “本王稍后解释,这三种厂都是用来干什么的,诸位不用担心。”

    “这是第一件事,至于第二件事,就是我们万家镇的民兵队可以着手募兵训练了,这件事由徐达你来负责。”

    徐达拱拱手说道。

    “遵命,但不知殿下想要招募多少人?”

    “我们农会统计过我们万家镇的人口,大约二千三百多人,就按二十比一的比例,先召一百人吧。

    至于训练,按我们锦衣卫的标准,现在条件差,那在饮食上,可以稍微降低一点,但一定要管饱。

    有什么不懂的需要帮忙的,可以直接去问卫青。”

    赵恪指了指卫青,卫青与徐达相互点头致意。

    “第三件事,要扩大,加强我们的思想教育任务。多多招纳读书人,只要识字,就可以招纳。

    然后农会内部,锦衣卫要多注意,有没有人浑水摸鱼,贪污腐化,这种人要早点抓住。

    同时,在晚上农会,要开夜校,给一些愿意读书的人识字的机会,这样我们的队伍才能状大

    这件事比较繁琐,如今孔明在负责政务,虽有余力,但也不能身兼数职,这件事就李裕负责吧,由李东来一旁辅助,有什么不懂,可以直接来问我。”

    李裕,李东来两人立刻起身说道。

    “遵命!”

    “还有第四件事,就是我们目前的人口太少,万家镇如今地广人稀,只有两千多人。

    但是云州,还有附近各县,都有大量百姓都在逃灾前往幽州。

    我们要设置免费发粥的大棚,还有入住的优惠政策,来吸纳人口,人多了,我们才能继续下一步计划。

    这件事就由程度负责,有什么困难可以去找孔明。”

    程度郑重其事地向赵恪说道。

    “卑职遵命!”

    赵恪点点头,摆摆手说道。

    “好了,大家注意身体,要劳逸结合,散会吧。”

    众人散去,便各自忙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