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准备好就穿越
繁体版

第九章正面碰撞,开仓放粮!

    次日,燕云十六州的都城,巍峨庄严的官府建筑群矗立在城中央,红墙黛瓦,飞檐翘角,象征着燕王府的威严与权柄。

    这天,阳光斜照在石阶之上,投下一片斑驳光影,却被官府内的一片紧张气氛所笼罩。

    身穿蟒袍玉带的各级官员,面色或阴沉或惶恐,神态各异,聚集在厅堂之中。

    赵恪一身华贵金袍,腰佩玉带,脸色淡然,坐在堂中主座。

    身后站着的卫青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英气与坚定。他凝视着眼前这批衣饰华丽、神色各异的官员。

    其中有倚仗家族权势者,面漏不屑,公然挑衅。有人面色苍白,内心充满恐惧却又不敢直言反对。

    这时赵恪轻抿一口茶水。开口说道。

    “诸位大人,我燕云十六州之民如今面临饥荒,本王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坐视不管?今日我欲开仓放粮,救民于水火,尔等为何百般阻挠?”

    “燕王可知擅自动用王府粮草乃是一大重罪?”

    一名肥胖臃肿的官员走出队列,他身披绣有麒麟图案的官服,肥硕的脸庞上挂着讥讽的笑容。

    “燕王殿下,国有国法,粮仓储蓄是应对突发状况的紧急储备,岂能随意发放?”

    话语间,他眼神狡黠,显然并未把赵恪的旨意放在眼里。

    这时,赵恪的耳边传来卫青的低语。

    “殿下,此人是幽州城仓曹,负责掌管粮草,乃是慕容氏的亲信。”

    赵恪了然,他许久无言,就在众人以为赵恪服软时,传来一声叹息声。

    赵恪目光冷冽,锐利如剑,缓缓起身走向堂外,看向远处的天空。

    “国法为保障国民生存而设,若不能解决百姓温饱,何谈国法?此事无需再议,立即开仓!”

    言罢,他侧首看向一旁静候命令的卫青,赵恪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卫青会意。

    就在那名肥硕官员再欲开口之际,一声厉喝,在堂中如惊雷般响起。

    卫青手腕翻转,赤血剑瞬间出鞘,剑光闪烁之间,一道凌厉的剑气直逼向那位吓得面色苍白、瑟瑟发抖的官员。

    剑未至,威势已先夺人,那官员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便被这股锐不可当的剑意压垮,

    只见一个肥胖的身躯“嘭”的一声,颓然倒地,喷涌的鲜血流淌满地。

    宝剑挥舞间,血溅青石板路,空气瞬间凝固,余下的官员皆脸色惨白,噤若寒蝉。

    “这……这,他怎么敢的?”

    “这可是慕容家的人,这怎么可能啊?”

    “真是好胆色。”

    这一幕让殿上众官员无不骇然,他们面面相觑,皆为眼前的这一幕所震惊。

    见到此状,赵恪不再理会这群官员。大袖一甩,转头便走,大喊一声。

    “卫青,开仓放粮!”

    幽州官府前空地上。

    一群人正熙熙攘攘地谈论着布上的俊逸大字。

    “这是啥意思?来个识字的,给俺们说说。”

    “别吵,让老夫进来,老夫识字!”

    “老李头,你别得意,老夫也识字,让老夫也进去。”

    众人一看,原来又是昨天那俩吵的面红耳赤的老头。于是,纷纷让路,两个白发老头挤了进去。

    二人盯着布看了半天,默然不语。

    “老李头,老夫向来以和为贵,不与人争斗,你来读吧。”

    “老张头,还是你来吧,这太简单,老夫不屑于读。”

    俩老头挤到前面反而开始推让了起来。

    “你俩行不行啊?”

    众人见状有些纳闷。

    “老夫,有眼疾,这看不清啊。”

    “老夫也是,也是。”

    此时二人倒是开始默契配合起来。

    “切,老登。”

    “什么?你懂不懂尊老爱幼,你这厮,气死老夫了。”

    “还是我来读吧。”一位书生状的年轻人说道。俩个老头也随众人也安静下来。

    年轻人挤进人群,靠近一看,只见布上白布黑字赫然写着。

    四个大字。

    “开仓放粮!”

    年轻人大声吼出,声嘶力竭,脖子上的青筋暴起。

    “什么?老夫没听错吧?”

    “燕王说的是真的!”

    “官府居然会开仓放粮,活久见!”

    年轻人的一声嘶吼,在人群中如平地起惊雷,安静的人群像沸腾的开水一样,开始涌动。

    不计其数的百姓,开始痛哭,下跪,少部分百姓脸上挂着惊讶,难以置信,更多的人已经小跑回家,开始准备口袋。

    随后,官府门前空地上。

    高高的粮仓大门轰然打开,雪白的米粒堆成了小山。

    百姓们则在卫青的指挥下开始排队,人虽多,但在卫青的手段下,一切井然有序。

    百姓大部分身着破旧的麻布衣裳,脸颊瘦削,眼神却炯炯有神,手里拿着袋子期待着粮食。

    排队的队伍如一条长龙,一望无际,百姓在队伍中默默等待,或是抱着孩子,或是搀扶着老人。

    赵恪也站在一旁,亲自监督放粮过程,他目睹着每一袋粮食递到百姓手中,看到他们苍老的手颤抖地接过粮食,感激涕零的模样。

    赵恪揉揉自己的眼睛,擦了擦眼花。

    “唉,今天的风好大,眼睛都进拖拉机了。”

    放粮的过程十分满长,赵恪,卫青,谢钧纷纷加入,还招来了谢钧的手底下干活的小厮,以及官府的部分卫士。

    放粮主要是卫青负责,包括有人重领,插队,吵闹等问题,都是卫青在一手处理。

    而放粮的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地在进行。这也反映出了卫青决不是一个只精通武艺的武将,他的组织,协调,细节处理都是顶尖的。

    众人从早晨忙活到黄昏,饭都没吃,可排起的长队仍是不见缩短。

    于是,赵恪下令。

    “卫青,今天你辛苦了,我们回府休息,明日继续!”

    卫青坚毅的脸上透着几分疲惫。

    “殿下,卑职不辛苦,能跟着殿下一起帮助百姓,卫青永远不累。”

    “你小子,这才几天,就学会油嘴滑舌了。”赵恪笑骂道。

    “殿下,此乃卑职肺腑之言,绝非恭维。”

    卫青似乎是以为被赵恪认为再拍马屁,立刻抱拳解释道。

    “行了,卫青,我在开玩笑,你紧张什么?我们赶紧走吧。”

    “是,殿下。“

    卫青立刻开始通告百姓,组织人手,将多余粮食放回府库。

    看着匆匆离去的卫青身影,赵恪若有所思。

    这卫青真是谦虚低调,但有点过于严肃了,好像总是跟我之间隔着层什么。

    不过历史上卫青,好像就是这样。他能审时度势,保持低调,避免武帝的猜忌。

    当武帝对其有所疑虑时,他也会选择逐渐淡出权力中心,而非强行固权,这还真是符合卫青低调的性格。

    不过卫青位极人臣,从不结党营私,不养死兵,保存谦逊低调,真是难得。有卫青这样下属,真是武帝之幸。

    如果现在给我一个骄兵悍将,就我这点手段,恐怕我还真没办法管住他。

    我手下还是无人可用啊,除了卫青,钧叔,就没人了。

    还是先等开仓放粮这个任务完成吧,如果系统可以让我选的话,政策,军事,民生,经济,人才。

    我还是选人才吧,这没地盘,没财力,前期还是缺人,先组建自己的班底,再从村庄着手,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