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剑与银月:中世纪天才的史诗
繁体版

第一卷·后记

    大家好,这里是码字员。

    想说的话很多,我就想到哪写到哪。

    31天,14万字,好歹算是写完了第一卷。

    我为这部小说设计了10卷故事,所以这部作品已经完成了十分之一。

    如果给第一卷整体故事的表现打分的话,我会打75分。

    扣分点其实主要囿于我的码子速度——我目前的码字上限大概是一天4000字左右,而我每章节的故事设计大概在5000-6000字,甚至更多。所以当我准备日更时,发现自己在存稿耗尽之后有点力不从心,导致后面的某些剧情和人物并没有完全展开。

    比如我原本设计了詹·杰兹卡与商会会长、法师学院在战后扯皮、分赃的故事,也是受限于自己的思路,以及最后几天更新的手忙脚乱,并未体现出来。

    说实话,没有存稿的日更还是挺令人焦虑的,有种屎到屁眼不得不拉出来的感觉。

    好在主线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只是这根粗壮的树干上有几根发育不良的小分支罢了。

    如果之后每卷故事的情节都能维持在第一卷的水平上,如果写到完结,我会对这部作品感到满意。

    但是,这些都是如果——如您所见,这部作品签约失败了。

    其实在写作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我的故事架构可能并不会被阅读网文的读者所接受。

    归根结底,我只是在写一个我自己觉得“好”的作品罢了,但对于2023年的网文读者,甚至是编辑大人,这不见得是一部能对上读者电波的,吸引人的作品。

    不过这次经历还是有些收获的,我察觉到自己还是具备构建大型故事的能力。

    一开始我决定写这个故事时,本来是想以《狼与香辛料》的那种风格写一部较为轻松的小说的。

    但后来我重新翻阅狼与香辛料时,感觉想把这种相对平淡,没有太多矛盾冲突的故事写得精彩,对我反而是一个难以驾驭的题材。

    再加上当时我看了《紫罗兰的永恒花园》,对作品中关于战争、善恶的思考颇有微词,(当然不否认京紫是部好的作品,而且作品以“爱”为主题,显然我在吹毛求疵)……所以我决心将两者结合,写一部剑与魔法世界的,夹杂着自己对于战争、善恶、人性的理解的故事。

    于是我开始翻阅资料,看一些历史剧,读一些典籍,然后开始设计整个故事。

    然后我了解到宗教改革,胡斯战争,以及三十年战争——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永远不会缺少冲突,不会缺少战争的血泪史。

    在这些故事里,我看到了人类在至暗时刻爆发出的惊人力量,这些开创时代的天才们在历史洪流的冲刷下,保留了人类最纯粹的智慧与顽强不屈的精神。

    所以我也想将这份从历史中提炼的感动展现给大家,于是设计出了一个史诗感比较强的故事。

    在作品中,我留下了不少人物姓名的彩蛋:

    比如克男主里格,是德语音译的Krieger,也就是“战士”的意思

    女主蒙蒂许,近似于德语的mondlicht,也就是“月光”的意思

    格沙夫茨,盖德两个商会会长,分别对应德语的Geschäfts,geld,也就是“商业”和“钱”的意思。

    而法师学院的学士毕崔尔,对应英文的betrayer,就是“背叛者”的意思。

    这种文字游戏既无聊又有趣,继续玩下去也未尝不可。

    读者在享受虚构的故事时,必须暂时忽略其虚构性,才能真正代入其中,这就是阅读时的“中止怀疑”。

    但在这种情况下,宛若设计的情节不合理,读者的不满就会无限放大,因为这背叛了观众们的“中止怀疑”。

    所以其实直接套用现成且有趣的历史事件也未尝不可,这也是让情节变得合理的一个比较轻松的方式。

    于是在这部作品里,您或许能看到许多经典著作,还有历史事件的影子。

    比如处刑鲁革市长,借鉴了查理一世的处刑现场,那个唯一被砍头的英国国王;

    比如克里格最终决战前的演讲,借鉴了天国王朝男主守卫耶路撒冷时的演讲,和丘吉尔的经典演讲;

    比如詹·杰兹卡,借鉴了胡斯战争中的一位领导人——扬·杰士卡。

    比如击杀主教以诺,借鉴了些许虫群之心凯瑞甘杀死蒙斯克的场景。

    比如克里格拔头盔,则致敬了传奇骑士威廉·马歇尔在比武大赛后,独自在铁砧上拔出卡在头上的头盔这一历史事件。

    再比如,第二十八章最后,有骆驼祥子从兵营里逃出的桥段。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若我以后还有心情继续把这部作品进行下去,您会在剧情中看到更多似曾相识的角色与场景,还有很多历史上名垂青史的英雄。

    例如马丁·路德,扬·胡斯,托马斯·闵采尔,阿尔弗雷德大帝,依诺增爵三世……等等。

    这些角色都隐藏在之后的剧情之中。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把这些撼动历史的人们展现在我的作品之中。

    在这次写作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写作习惯的毛病。

    一开始我并不习惯用单调的动词串联语言,而是尽力在使用形容词,和一些恰当的比喻完成整段描写。这样使我的写作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长句陷阱之中——不仅冗长的对话和精确的描述消耗着叙事的动力,还使我的码字速度一直提不上去。而我目前还缺乏用简单的语言呈现复杂情感的能力。

    而我又不想写那种味同嚼蜡的文字。

    所以平衡叙事与描写,用白描呈现情绪,是成为一名好作家的必修课。

    忘掉那些形容词、副词、成语,只用动词来考虑语言,就是我当下写作努力的目标。

    虽然本书并未完成签约,但我心情还算稳定。毕竟成功只是起点,失败也并非末日,最重要的是前进的勇气。

    不过往哪个方向前进却让我感到有些迷茫,是继续完成这本未能签约的作品呢,还是另起炉灶,开一本新书呢?

    算了,能保持初心就不错了,等我想好再说吧。

    不管怎样,这次尝试让我有了写作的勇气。有了一万字,就可以有十万字。有了十万字,那二十万字,三十万字,甚至一百万字,也并非遥不可及。

    愿梦想能跟上我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