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墨烟
繁体版

第23章: 又见子振

    奚鼐、奚鼎两兄弟进京的前几日,杜荀鹤已快马加鞭来到京城。

    杜荀鹤去找他的好友敬翔,敬翔,字子振,也是少年成才,擅长刀笔,且应用敏捷。

    不过,敬翔跟杜荀鹤一样,空有满腹经纶,却不得志;多次乡试未中。

    但敬翔至少也是个举人,祖上也曾是封侯拜相的风光人物。

    祖上敬晖曾被拜为宰相,同年免相,拜为平阳郡王。

    后来,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将五王流放边疆,后来被周利贞虐杀。

    从此,家族开始没落。

    杜荀鹤跟敬翔相比,杜荀鹤只是一个秀才,只是文学造诣跟名气,的确要比敬翔高出一截。

    敬翔比杜荀鹤更懂得人情世故,不得志的时候,四处投拜贴,看有没有贵人赏识,也好混个一官半职。

    上次杜荀鹤来易州前,敬翔还在京城替人代写书信,也是饱一顿饥一顿。

    没想到,事隔不久,敬翔已在京城大理寺任职,大理寺评事,八品下官员。

    大理寺评事,其实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官职,主要负责案件推按,参决疑狱。

    一个比芝麻官还要小的官员,敬翔却很高兴,便书信一封给杜荀鹤,大概的意思,兄弟在京城已谋得一官半职,再也不用四处流浪,兄弟若无去处,可返京投靠他。

    敬翔并没有在书信中写明自己是什么官职,杜荀鹤却误以为,敬翔当了大官。

    当奚鼐出事后,杜荀鹤第一时间想到的去京城求助敬翔。

    杜荀鹤心急如焚赶到京城,寻了半日才找到敬翔的住所,离京城极偏的地方,一栋简陋的民居,屋门紧闭着。

    杜荀鹤敲门敲了许久,屋里面却无人应答。

    “子敬兄,子敬兄,你在吗?“

    杜荀鹤在屋外呼唤道。

    过了一会,屋子里终于传来一声:“来了......“

    杜荀鹤推门而入,见屋子里只点着几根蜡烛,屋中除了床,上面已摆好案几;还有一张破旧的书柜,上面塞满了各种书籍,其余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敬翔盘腿坐在案几边,看见杜荀鹤进来后站起身招呼道:“彦之,你快请坐!“

    敬翔说罢转身从案几上拿起一个食盒打开来,里面放着一些吃食和酒菜。

    见此情形,杜荀鹤忙问道:“子敬兄,你……就住在此处?“

    敬翔笑着说道:“哎!暂时在此地落角,待出头之日时,再换大一些。“

    “莫非彦之嫌弃为兄这落魄的住处?”

    说话间敬翔指向案几的另一边,示意杜荀鹤坐下。

    杜荀鹤依言坐下来,见案几上只有两碗酒,不禁问道:“子敬兄,你这是......“

    敬翔说道:“彦之,吾在这里吃的是饭菜,喝的酒也是酒。“

    杜荀鹤一听,心头涌出几分失落,说道:“哎!愚弟以为兄台在京城当了大官,……。“

    敬翔笑着说道:“彦之不必担忧,你若不嫌弃吾这里简陋,为兄可以收留你。“

    说话间敬翔又将手里的酒坛往杜荀鹤那边递了递,说道:“贤弟,来,吃酒!“

    “千年知已久难逢,酒醉忘却世间事,空有才华恨天高,但求一梦披紫袍。”

    杜荀鹤闻言,心里更加难受了,这哪儿像是敬翔说的话?敬翔是何等人物,一向是高风峻节,铁骨铮铮。

    “如今……。”

    杜荀鹤心里感慨万千,接过敬翔递过来的一碗酒,一饮而尽。

    俩人对饮三大碗后,边吟诗边吃酒,激动时差点把碗给摔了。要不是敬翔家中只有两只碗,碗肯定要碎了。

    敬翔又拿过一坛酒来,说道:“彦之,试一试这个酒......“

    杜荀鹤接过来又喝了一口,敬翔又给杜荀鹤倒满,杜荀鹤又喝了一口。

    这么多年来,敬翔从未喝醉过,今日竟然醉的差点不省人事,他一直坚持着喝酒,因为他知道自己醉不了。

    杜荀鹤喝完后,又将手里的酒坛递回给敬翔,问道:“子敬兄,吾醉了吗?“

    敬翔笑道:“彦之,你醉不了......你只是喝醉了......“

    杜荀鹤闻言哈哈大笑,说道:“好兄弟!“

    敬翔看向窗外,夜色已深,说道:“时候不早了,就此处休息吧!“

    话刚说完,俩人头一歪趴在案几上睡着了。

    那晚月色很美,月光从窗口照进来,把整个屋子笼罩在朦胧的光芒中,就像一层薄纱覆盖在地板上。

    次日

    暖阳穿过窗户,晒在杜荀鹤的身上,像是给他披了一件金色袈裟。

    杜荀鹤做了一个恶梦,奚鼐被拉去午门砍首了,他就站在奚鼐的跟前,束手无策的看着,痛心疾首。

    侩子手手起刀落,奚鼐被砍了头,杜荀鹤被溅了一脸的血。

    杜荀鹤惊恐地伸手触摸自己的脸颊,手掌上沾满了鲜红的血迹,这让他不禁感到心中一阵阵的战栗。

    正当悲痛与悔恨的同时,杜荀鹤痛醒了。

    “这是何处?“

    杜荀鹤酒醉醒来,头重脚轻,脑袋似乎跟身体还是分离的,并没有融合在一起。

    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搬走了案几,他已躺在床上。

    他坐在床沿发呆,房间里一片安静,只有偶尔的虫鸣声传来。

    杜荀鹤掀开被子下了床,走出房门,外面的院落中,有个漂亮的小丫鬟端着一碗粥走向他。

    “杜先生,您醒了?“

    小丫鬟将手里的小米粥递给他,“主人上值去了,特别交代奴婢在好好照顾先生!“

    杜荀鹤看了看这个小丫鬟,身穿橘红色短裙,腰间扎着一条飘逸的丝带,脚穿一双白色软底鞋,头发梳成两个小辫子,微微带笑,看起来极为俏皮。

    小丫鬟被盯得有些不好意思,头微微侧了侧。

    这个时候,杜荀鹤才感觉到自己有些失礼了,又转头看了看屋外的方向,然后接过她手里的小米粥,说道:“有劳了!“

    “先生客气了,这是奴婢份内之事。”

    杜荀鹤端起碗喝粥,他的动作很慢,喝粥时,还不忘记抬眼扫视四周。

    “敢问姑娘芳名?“

    “回先生话,奴婢名唤翠竹!“

    “翠竹?“

    杜荀鹤喃喃自语,“为何昨日未见姑娘?”

    “禀先生,是因为昨夜翠竹身子不适。“

    翠竹解释完,杜荀鹤点点头。

    翠竹见状,也没再多嘴,只是静待着杜荀鹤喝完粥。

    过了片刻,杜荀鹤放下碗筷,站起来对翠竹道:“姑娘,应该来敬府不久吧?“

    “回先生话,奴婢也是前日才来的。“

    “要不是主人收留,奴婢恐怕早已饿死街头了。“

    翠竹这么一说,杜荀鹤也并没有觉得什么。如今的大唐,如同日薄西山,尽头已现。

    各地藩镇纷争不断,朝中官员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