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军队不许经商

    众人顺着于冕的建议又商讨了几句,将这份由于冕提议的买粮方案确定了下来,

    写好文书,于冕、王山、张辅三人共同署名后,王山令手下将文书发回京城,且直达圣座。

    傍晚,大军停止前行,开始安营扎寨。

    统帅张辅、监军王山、随军于冕三位的大帐,当然是全军建设的最高优先级。

    三帐安札完毕后,三人分别入账歇息。

    躺在临时床铺上,于冕左右腾挪、难以入眠。

    于冕想不通,抬杠抬出来的想法,张辅与王山为啥会支持。

    如果于冕知道了他们二人的想法,于冕会更加想不通,更加睡不着。

    首先是英国公张辅这边,张辅是越来越敬佩于冕了。

    于冕以身入局,此乃大才君子也。

    在张辅眼中,于冕一定是一眼看出了圣旨的蹊跷,也明白那份圣旨对军心的影响。

    于冕故作轻松以及与井源争吵,都是为了吸引将领们的注意力,好冲淡圣旨对军心的影响。

    事情也的确如于冕“计划好”的那般,在于冕吸引注意力后,张辅顺势说出圣旨大意,完全没有引起将领们的不满。

    张辅又想起了王山之举,忍不住的自叹一声。

    “唉,我还真的是有些老了呢。”

    “到底是没年轻人脑子活路。”

    张辅自认为自己有些愚笨了,居然在王山的“提醒”下,才懂了于冕的“真实意图”。

    此时的王山对于冕更是敬佩,甚至认为于冕的智谋深不可测!

    张辅所想的稳定军心方面,王山也想到了,但王山认为于冕的“谋划”还要更深更远。

    王山认为于冕提议的户部各地买粮,如果真的实施了,那么王山的三个任务便可顺利完成。

    第一个任务是粮仓贪腐的实证问题,

    如果大军提前购买过一波民间余粮,

    之后圣上下令查仓储军粮情况,各地军镇就没办法靠收缴民间余粮来偷梁换柱、蒙混过关;

    第二个任务是将贪腐案闹大,

    王山对大明的官员再了解不过,在圣上下旨查仓储军粮后,军镇官员虽然无法靠收缴余粮来应付坚持,

    但保不齐有胆大妄为的军镇官员,为了应付检查而强征百姓家活命的口粮,

    没活命口粮的老百姓,你猜猜会干嘛?

    反他丫的啊!

    若出现一定规模的百姓造反,那么圣上便可以此为由,加大对贪腐案调查与惩罚力度。

    那些官逼民反的贪腐官员,圣上清洗起来也更名正言顺;

    第三个任务是防止军镇有胆子要挟圣上,

    各地民间余粮被收购一波,本地军粮又早已被偷卖,没有足够的粮食做基础,

    各个军镇的官员还有胆子反吗?

    更让王山对于冕智谋惊骇的地方在于,于冕出此计谋时,王山并未告知于冕自己的任务,

    于冕是“推演”出了王山的任务,给出完成任务之策,

    还是一石四鸟的奇谋!

    “高,实在是高。”

    “不愧是被干爹所忌惮的男人。”

    王山躺在床榻上,细细品味着于冕的计策,不由得啧啧称奇。

    此时大帐之外传来了声音,是路过军士的闲谈杂音。

    “堂哥你听说没,今天晌午时间,皇上喜欢的那个道士和井驸马吵了一架。”

    “这事谁没听说?”

    “我还听人说,要不是英国公拦着,他俩差点打起来了。”

    “你的消息太不灵通了,我听我当统帅卫军的堂姐夫说,他俩不是差点打起来,是已经打起来了。”

    “那个道士还好不要脸,欺负井驸马年纪大不说,还趁机使用撩阴术。”

    “对对对,我二姨夫的大表哥的六侄儿也是这么说的,而且那个道士还把御赐宝剑抱在身上,让井驸马碍于圣意,不好还手。”

    “你这是啥陈词滥调,我给你们说说我听来的最新消息……”

    其余几人聚精会神的听着,心中则是构思如何将这件事添油加醋,成为于其他人的谈资。

    估计再传几天,都能传出来于冕与井源在光天化日之下,用御赐宝剑行龙阳之事,张辅与王山还跃跃欲试,准备加入其中。

    王山躺在床上,听着帐外之声只觉得可笑。

    “一群愚笨之人,完全看不透于监正的谋划,还在那里大放厥词。”

    “实乃是鼠目寸光的肖小之徒。”

    王山对于冕计谋最惊叹的一点,便是于冕让张辅误以为此计只是为了掩盖圣旨、稳定军心。

    这一手暗度陈仓,还让张辅把英国公的章,自愿盖在了文书上,

    有了英国公的名头顶在前面,不只提高了朝野同意买粮的可能性,将来出了事还能让张辅帮忙背锅。

    “我看那个英国公也是,还什么勋贵领袖,要不是我提醒,他都想不到于监正计谋的第一层。”

    王山刚吐槽了没几句,一股惊悚感从心底闪过。

    一个令王山害怕的念头出现——王山会不会在于冕眼中也是如此?

    只对于冕的计谋一知半解,还在这里夸夸其谈、自以为猜出了于冕的全部计划。

    王山又将上午一事推敲了一遍,不仅没让王山安心,反而让王山更害怕于冕了。

    要知道,今日于冕是与张辅一同来找的王山,

    在于冕与王山见面后,王山从来没和于冕单独待过,王山不存在私下与于冕沟通三项任务的时间,

    这是将领们、乃至整个大军都看着的,谁也说不了谎。

    在此基础上,于冕在公众之下提出的“一石四鸟”之计谋,哪怕最后没成功,甚至引出了天大的篓子,

    于冕也能借口不知三项任务,只是为了军粮之事才出此计谋,

    如此借口配上嘉靖的圣眷,于冕便可当一个片叶不沾身的不粘锅。

    也不怪张辅与王山过度脑补,只能说他俩人常年混在大明官场的顶峰,身边之人没一个简单货色。

    突然出现了个于冕,他俩也下意识的认为于冕是高端选手,无限猜想于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深意。

    被二人心中无限神化的于冕,此时反而是放弃了思索,哈呼哈呼睡起来大觉。

    反正于冕也想不通,不如不想了。

    今天的事儿能拖就拖,明天的事儿明天再说。

    这便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优良品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