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二十章 用贪官对付贪官

    骑马肯定比坐轿子快,张辅与一众副将先行回到了英国公府邸。

    张辅一进入府邸,便把副将集合到了身边,向他们下令。

    “等等吃饭的时候你们想办法拖时间,尽可能让于冕晚上留在我府上过夜。”

    “今夜你们也不要走了,明日一早,你们从我府上出发,分散去三部衙门索要军需、军饷、指挥权。”

    “若三部官员依旧推脱不从,你们便要对方立下字据、盖上公章,写明需要多少军需、军饷以及若有了军需、军饷多久可移交指挥权。”

    “诺。”

    众副将不明白张辅的深意,先拱手听命。

    张辅安排完副将后,转头招呼来了英国公府邸的管家。

    “去,给京师内所有能说得上话的勋贵写请帖,邀请他们今夜一同来我英国公府邸吃饭聚餐。”

    “和对方说清楚了,于冕会来此次聚会,其次让他们不用拿心,只是一场普通的宴会。”

    张辅知道京师里消息传播的速度有多快,自己请于冕与众勋贵吃饭的事,绝对能在饭局开始前传遍整个京师。

    在张辅的计划中,明天一早副将再去三部衙门商讨兵事,三部衙门对副将们的态度肯定会有所转变。

    而具体转变多少态度,便要看张辅与于冕的面子在三部官员心中值多少分量,

    张辅很清楚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清楚单拿出自己的面子能让三部官员转变多少态度,

    张辅明日便可根据三部官员的具体表现,减去自己的影响力,得出于冕的面子到底有多少影响力。

    准确来说,于冕本人在张辅心目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张辅是在试探嘉靖会给予于冕多少影响力。

    消息传播的速度超过了张辅的预料,张辅的请帖还没送到任何一家勋贵前,锦衣卫便带着消息来到了乾清宫。

    嘉靖早对内官们下令:一切与星君于冕相关的消息,直达乾清宫圣座前,拦路者等同于谋逆。

    嘉靖一边听着锦衣卫报道,一边与布挂壁继续做化学实验,试验内容是于冕前世的高中吸热试验。

    “凉快、真凉快,朕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不用冬日之冰也能如此凉快。”

    “有了此物,朕还要那劳民伤财、费钱无比的冰窖作何用。”

    嘉靖正惊奇于试验结果奇特之际,锦衣卫恰好报告完毕。

    嘉靖在听到了张辅邀请于冕议事时,便听出了张辅想干什么,无非是在试探嘉靖对于冕的重视程度。

    “呵~”

    嘉靖心中冷笑一声,你英国公想试试于冕的分量,朕便给你看看这个分量。

    若是今天嘉靖不能镇住勋贵与清流们,于谦、于冕将来也别想替嘉靖冲锋陷阵、带头变法了。

    “朕知道了,朱十三你回去吧。”

    “诺。”

    朱十三便是最早去找于冕的锦衣卫总旗,如今借着于冕的光,已经是锦衣卫百户了。

    “陛下,这大军即将出动,他于冕组织一帮子勋贵吃饭,这合适吗?”

    王振在一旁没好气的说起于冕坏话,明明于冕是受邀吃饭,王振却刻意说是于冕组织的饭局,

    要不是于冕现在颇受圣眷,王振恨不得直接说于冕想联合勋贵势力造反。

    “有什么不合适的,朕还觉得于道友和他们吃饭吃晚了呢。”

    “于道友是朕点名安排的随军道士,有向大道祈福庇运大军的职责,”

    “若是于道友与众将领势如水火,大道一定会在于道友与其交流时发现,”

    “届时万一大道责罚不敬星君的将领,导致大军出征失利。”

    “这个罪谁来担?”

    嘉靖看向王振,半问半骂的厉声说道。

    “你来当担吗?”

    “奴婢只是怕外人说闲话。”

    “多虑了,你还是快去多准备些材料,朕要多试几次这种奇特的凉爽感。”

    嘉靖准备继续做实验,转回头看向布挂壁,只见布挂壁嘴角流出了口水,呆呆的看向朱十三离开的背影。

    “哈哈哈,到底是娃娃。”

    “哪怕学会了于道友的道法,你也心智不够坚定。”

    “跟帝君说说,你是不是想去英国公府邸吃饭了。”

    “肯定想啊,老家说书先生说过,国公家可是天天吃各种山珍海味,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应有尽有。”

    布挂壁也不藏着掖着,面对嘉靖的提问脱口而答。

    “那好,朕便让准许你、以及你的师兄弟姐妹们一同去吃。”

    “王振。”

    “奴婢在。”

    “令人带着布挂壁,以及于道友的所有徒弟,一起去英国公府邸吃晚饭。”

    “记得和英国公说清楚,是朕让他们去的。”

    “奴婢遵旨,奴婢这就让王山带着于监正的徒弟们去英国公府邸。”

    “谢谢帝君!帝君你最好了。”

    布挂壁不等王振说完,双眼立马冒起小星星,起身向大殿门口跑去。

    “王公公,快点走啊,我等不及吃好吃的了。”

    布挂壁拉着王山走后,嘉靖脸上的善意与温和瞬间消失,瞅了眼王振。

    “王振,朕听闻三部衙门一直在拖延大军出行,此事当真?”

    “回陛下,奴婢觉得三部官员未曾拖延,只是大军出行本就需要颇多准备罢了。”

    “也是,大明这几年多灾多害、西南也是连征讨三四次了,的确没什么余力快速整军备战。”

    王振一听嘉靖口气突变,心中顿时惊喜万分,以为是不是嘉靖要收回出征命令了。

    北境贪腐案中,他王振带领的阉党也要受牵连不小牵连,

    对于王振来说,大军能不出征最好了。

    “这样吧,王振你传朕的口谕,告诉户部别急着给其他地方拨钱粮了、所有外拨钱粮一律扣下,全力准备给京师流民的口粮。”

    “北境战争一开,指不定多少流民来京师逃难,朕可不忍心看朕的子民饿死在京师城门口。”

    “陛下,所有吗?”

    王振一听便知,嘉靖这是要拿全国官员的钱路,要挟三部官员给大军放行。

    嘉靖觉得王振真是欠敲打,还敢对皇帝的命令起疑,曾祖父怎么养了一个这么大胆的奴才。

    “你要是耳朵不好了,便早早让你的干儿子来听朕的口谕。”

    “奴婢耳朵好的很,奴婢这就去传令。”

    “王振,顺便提醒一下户部官员们,明日开始只要有一车粮食从国库中拉出,我便拿他们试问。”

    “诺!”

    王振磕了几个响头,火急火燎的向户部衙门赶去。

    嘉靖看着王振的背影,心中暗骂了几句:

    这帮蠢臣,想去贪可以去江南、去东南沿海、去大明哪里不行,非要在北境边防上贪。

    现在为了保命,不让大军出动是吧?

    朕倒是要看看,是北境官员的命重要,还是全国官员的钱袋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