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娱
繁体版

第103章 小辉哥的影评

    “今天下午两点你要出席影评人的答谢会,还有德芙那边的会面安排在了傍晚6点,他们想约你吃个饭。”

    “吃饭就算了吧,晚上不是还有个采访吗?”

    “是的。”

    此时高欣正在汇报韩风最近的行程安排。

    如今韩风的个人工作已经全部移交给了高欣,赵欢则负责公司运营。

    “哦,对了,昨天的点映效果怎么样?”听高欣说到影评人答谢会,韩风想起了昨天有一场特殊的点映。

    高欣早有准备,将本子下的一沓资料递给了他。

    摆在最上面的一篇文章,标题就直接引起了韩风的兴趣。

    【假如爱有天意——让你无法怀疑的天意】

    韩风不是一个高深的人,所以他理解的“天意”即两代人爱情的印证,天意让祖辈未完成的爱情在小辈生命中得以延续。

    他很想看看这位影评人是如何理解“天意”的。

    “如果说有哪部爱情片最让我欣赏,那便是岩井俊二的《情书》,因为这部是我所认为最美的爱情诠释。”

    影评人开篇的第一句话把韩风看得一愣。

    《情书》当然是部好片子,但跟他有半毛钱关系,在他的电影影评中表白另一部电影也太操蛋了吧?

    耐着性子看下去,马上文章便来了个华丽转身。

    “但是《假如爱有天意》却是最真实的爱情表达。所谓缘分,在这部影片中表达的最为真实,也最符合逻辑,当然这与沈贻细腻的表现手法,和主观意图上带来的心理角度折射是不可分开的,但我不得不说,这部影片是我最看好的。如果让我推荐给你一部爱情片,我首选这部影片。它与《情书》截然不同却同样可以告诉你爱情的全部。”

    这评价很中肯,韩风满意地点了点头。

    至少从作者推荐上来看,《假如爱有天意》超越了《情书》,这就很舒适。

    “影片通过叙事、回忆、双线的手法进行。导演沈贻没有浪费一张胶卷。连贯、紧密并带有少量喜剧元素,推动了影片的发展。”

    看到这里,韩风暗笑。

    作者的评价太到位了,沈贻的确没有浪费一张胶卷,因为他是完全按照韩风提供的分镜剧本来拍的。

    不过有一说一,经过两部电影的历练,沈贻的导演手法进步很多,尤其是思维方式,已经完全从电视剧中跳脱出来。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描述了一系列影片中的悬念部分。

    韩风不得不佩服这些影评人,看一遍电影居然能看出这么多东西来。

    继续往下看,重点来了。

    这作者蛮狠的,足足罗列了五点“天意”,把韩风都看愣住了。

    雨、信(邮件)、项链、萤火虫、邮差,都是电影里的细节,被作者提取出来一一对照,很有说服力。

    文章末尾,他还对影片最后的那个吻给分析了一通。

    其实韩风在这里起了点小心思,把原版现代一对的吻改成了吴俊和宋朱琪。

    一是不想看高园园和陈昆接吻,即便借位也不是很舒服。

    二是出于他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他觉得男女主太可怜了,他想用这种方式获得一种圆满。

    谁知本来只是很私人的一点小更改,却被这位影评人夸赞成了一朵花。

    “接吻是普遍爱情片的庸俗手段。我所欣赏的爱情片在此处手法上表现的都很有深意与细腻,这部影片也是一样的。

    导演一直没有让吴俊吻到宋朱琪,那是高尚与纯真的表达。

    按理说,希怡与单明最终走到了一起,这个吻应该属于他们,但导演偏偏使了个坏,一个蒙太奇的切换,让吴俊和宋朱琪圆满了。

    这一吻既是两代爱情故事的载体,也是对爱情最好的祝福。”

    看完这篇文章,韩风乐得合不拢嘴。

    于是他看向了文章的落款,小辉哥。

    有点熟悉。

    不管了,他已经记住这个名字了。

    陈辉的影评只是一个缩影,如今网络上对于《假如爱有天意》这部片子的评价大多数都很好,只有零星十几位知名影评人给出了差评。

    传统媒体同样如此。

    《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新民晚报》、《京城青年报》、《京城日报》、《花城日报》……

    昨日请来的各地媒体记者几乎都给了好评,除了一家,《京城晚报》。

    京城晚报的记者昨天也到场了,不过他写的影评没能刊登上去,主编选用了冯晓刚的一篇报道。

    韩风此时正读到了这篇报道。

    报道本身当然不会为了喷而喷,主旨还是在宣传《一声叹息》。

    但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冯晓刚对《假如爱有天意》的敌意。

    其中有一段描述的尤为直接。

    “其实那是一部描写渣男的片子,男主撬了兄弟的墙角,孙子又抛弃了女友,而影片最大的败笔是把这种渣拍的太隐晦,不男人。我在《一声叹息》中就将中年男人的那种不安分的小心思全拍出来了。我觉得男人可以渣,但得渣得清楚明白。”

    最后那句话韩风很认同,但特么的跟片子有毛关系?

    这纯粹是为了过嘴瘾。

    韩风从这篇报道中读出了色厉内荏。

    他觉得一定是冯晓刚看完片子有点坐不住了。

    韩风的感觉是对的,此刻的华艺已经吵起来了。

    一向沉得住气的王忠军也拍起了桌子:“你到底请了几个影评人?怎么会一片好评?”

    王忠磊抽了抽嘴角,感觉很委屈:“我请了十几个人,都是业内有名有姓的,谁知道对方会来这么一出,搞了个影评人集会,只能说时运不济。”

    “时运不济?放屁。”王忠军气得抖了抖嘴:“你请人前没打听过情况吗?不知道他们都受了邀请去看片?”

    这问题问得王忠磊无言以对。

    他的确没花太多心思在这上面,主要是没想到韩风他们会这么搞,这能怪他吗?

    知道自己哥是个什么脾气,王忠磊没再反驳。

    此时一直没吭声的冯晓刚紧吸一口气,猴腮一震:“说什么都晚了,下面只能看作品质量了,《一声叹息》不会输的。”

    他的话很有力,却无法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