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股东
繁体版

第17章 拉扯

    楚歌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前世他就是一个打工仔,每天出租屋和公司,两点一线,周围的人不是打工的就是送外卖的,哪里见过这种人物,犹如电视里出来一般,身上隐隐透露着一股匪气。

    看赵德彪的相貌,顶多也就35岁左右,却有如此气质,恐怕没少在在道上混过。

    一般小年轻,面对“气势逼人”的大哥,加上旁边站着两个壮汉,通常会吓得脸色发白,不敢出声。

    楚歌前世的年龄只怕不比赵德彪小,况且作为一个已经死过一次的人,断然不会有被赵德彪震住的道理。

    “先生不会是搞错了吧?!赵谱也算是赵家的人,协助抓捕罪犯,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楚歌来了一套官话,他没有期望震住对方,只是不想被带了节奏,谈判的时候,只有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呵!”赵德彪不屑冷笑,坐直身体,慢悠悠地点上一根香烟,深吸一口,吐出一溜白烟,眼皮微微下耷,一副不想搭理的语气:“抓罪犯?那是警察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

    楚歌呲了呲牙,果然不好骗!他该怎么说?赵谱还不知道自己是罪犯?因为他们还没报警?为什么不报警?因为被骗的人自己还不知道被骗了?

    赵德彪显然不给楚歌辩解的机会,再次开口道:“还是那句话,你能给我什么?”

    楚歌叹了口气,自己怎么就没有王霸之气呢?放一放,震慑对方,还能顺手收拢一批小弟。

    停止胡思乱想,他知道面对这种人,磨磨唧唧,只会招来反感,于是干脆道:“你的公司会有麻烦,我可以解决!”

    “......”

    赵德彪没有说话,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依旧吞云吐雾,过了片刻,慵懒的声音再次响起:

    “说说!”

    真特么拽,楚歌暗暗吐槽,同时松了一口气,刚刚那句有赌的成分,就怕对方见他面嫩,让他直接滚蛋,还好还好,初步过关,接下来就看自己的忽悠,哦不!是指点了!

    “贵公司将来会赔一大笔钱!”

    赵月忍不住大笑,他早就看楚歌不顺眼了,如此年轻,开豪车,还一脸镇定自若的臭屁样。

    当他听到楚歌说公司有麻烦的时候,还以为有什么后台,可惜听到第二句,便知道他是在吹牛逼,立刻毫不犹豫地讽刺道:“赔一大笔钱?小子,知道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么?”

    赵月的言外之意,即便公司遇到麻烦,最后破产,他们也只是有限责任,怎么可能赔一大笔钱?!

    赵德彪没有发话,静静地看着楚歌,很明显,赵月的意思就代表了他的意思。

    楚歌见到如此反应,更加镇定,果真是草台班子。

    他在进屋的时候,就看到一张营业执照,贴在一处空荡荡的墙壁上,注册资金1000万,醒目无比。

    楚歌暗笑,一般只有饭店、小商店,会把自己的营业执照贴出来,办公楼里开公司,贴营业执照的,很少见。

    看到公司的注册资金1000万,他更是无语。

    注册资金分为实缴和认缴,实缴自不必说,就是公司账户实际就有1000万,认缴则有点虚,表示我想出1000万,现在没有,至于什么时候出,看情况。

    所以09年开公司,几百块钱,就可以开一个注册资金1000万的公司。

    通过刚才的试探,楚歌十分确定,对方没有这个实力。

    那为什么非要搞这么多?不言而喻,自然是为了面子。

    不了解情况的亲戚朋友,知道你开了一个资金1000万的公司,必然无比羡慕。

    虚荣心无限满足!

    然而他们不明白,或者根本不关心,注册资金还有另外一层意义。

    注册资金同样代表了责任,是公司法人的“有限责任”。

    在这个责任内,必须赔付。

    一个小小的装修公司,如此多的注册资金,一旦出事,赔偿上限就是按照注册资金来的,你说你钱不够?自己凑去!谁让你开公司的时候吹牛逼来着。

    楚歌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前世与朋友合伙,为了方便接外包项目,注册公司的时候了解的。

    可惜钱没赚多少,把自己累得够呛。

    他将自己知道的注册资金的事情,娓娓道来,看着赵月一脸震惊,狐疑的表情,楚歌明白,赵月也是一个为了面子,不管不顾的主。

    “......这些东西,查一查,自然就一清二楚!”赵德彪并不买账,不过看在对方提醒的份上,他还是稍微热情了一点:“赵谱的事情,只有我可以帮你!”

    靠!果真是老油条,这都唬不住你!楚歌明白赵德彪的意思,公司的问题,请个专业一点的人,自然能理得清清楚楚,但是赵谱骗钱的事情,他只能请赵德彪帮忙。

    而楚歌也丝毫没有怀疑赵德彪的话,在农村,氏族的祖训家规,有时候甚至比法规更有约束力。

    看来不拿出点东西,今天是镇不住对方了!

    楚歌再次开口:“想必贵公司,现在遇到不少麻烦!”

    他说这些,并不是毫无根据。

    08年金融危机,启动大基建,到09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开始起飞。

    楚歌所在的城市,顶多算是四五线,还没有感受到大基建的威力。

    房价依旧不温不火,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开发商,楼盘也不会太多。

    作为房地产的下游,装修公司的业务肯定不太好过。

    赵德彪估计是看到了未来房子的走势,想提前布局,可惜是个半吊子。

    一栋房子从土地,融资,施工,建设等等,到最后的交付,长长的链条下来,需要的时间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提前一步是先知,提前十步是送死!

    除非刚好踩在点上,否则只有靠雄厚的资金撑下去。

    显然赵德彪来早了,还没钱。

    为了撑下去,他们只能不停地找项目,甚至抢同行的项目。

    但是这些对楚歌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他知道,很快城中村改造逐渐上马,城市新的规划即将落实,甚至未来几年后,地铁将出现在这座城市!

    楚歌脑子里有一张地图,他清清楚楚记得这座城市每一处楼盘,每一个地铁车站,这是他为了在家乡买房,日夜研究的结果。

    他走到赵德彪背后,盯着墙上大大的两张地图,一张全国地图,一张本市的地图。

    楚歌用手重重地拍在市地图上,道:“这里,将会是一座地铁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