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承了十八代祖宗的寿命
繁体版

第14章 大战的前夕

    再次见到秦时之后,姬宜臼十分激动,亲自跑下楼迎接了这个消失了两年的人。

    “你这个人呀,去哪里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我得知你去了一趟王宫以为你又被围剿,死在了里面。”

    “哎哎哎,你说什么呢,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天天就想着着我死。”秦时牵着马,背着行囊站在他的身前。

    “我也不想啊,谁叫你总是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呢。”姬宜臼摊手,最近秦时总是特别奇怪,他有一些看不懂。

    秦时神神秘秘的对着他的耳朵悄悄说道:“我现在正在做着一件拯救苍生的大事,天机不可泄露,就不和你多说了。”

    姬宜臼不屑:“差不多得了,在我面前你吹什么牛呢,你自己,你父亲,秦家人你都拯救不了,还拯救苍生。”

    秦时撇撇嘴,他被说到了痛处。

    “对呀,背着拯救苍生的责任,却连自己身边的人都拯救不了。”

    他长叹一口气,才接着说:“先回去吧,你父王举行了诸侯会盟,马上就要来征讨申国,这件事你们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父王一直想着要诛杀我,现在的申国已是众矢之的,怎么,你还要留在这里吗?”姬宜臼有点丧气,王师六军数万,已是颇为强大,申国的军队只是勉强与之抗衡,但是现在各诸侯的加入,该是如何抵抗。

    秦时扶住了姬宜臼的肩膀,对着他微微一笑:“你看,这不是刚听说这件事我就回来了,你别忘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我怎么会当逃兵呢。”

    紧接着秦时又说:“你不用太过沮丧,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父王现在任用奸臣,扰乱朝政,国人皆怨,真正愿意帮他出兵攻打申国的诸侯不会太多。再说现在的大周已不是以前的大周,不用太过惧怕。”

    “周王废长立幼本就取乱之道,现在乾坤未定,谁知道最后的赢家是谁,有我和你并肩作战,你就放心吧,我可是没有打过败仗。”其实秦时心里也没底,这次敌我力量太过悬殊。

    姬宜臼看着他笑了笑,都到这一步了,他已经没有退路。

    待秦时简单的修整过后,二人来到了申国练兵的地方。

    远处,写着“申”字的旌旗在高空中随风飘扬,士兵们身着坚甲,手持长矛,列成了整齐的方队。

    随着鼓声的响起,他们开始有节奏的移动起来,步伐声如同雷霆震撼人心。

    太阳慢慢越爬越高,练兵场上的气氛紧张而激烈,士兵们或刺或砍,或攻或守,每一次动作都迅猛而准确。

    看到这样的一支军队,秦时彷佛回到了从前,那个时候父亲练的兵也像这样,只是他再也回不去了,他现在不过是孤家寡人。

    见到姬宜臼和秦时来到这里,指挥的将军也是过来微微行礼,然后和他们讲诉了最近的训练成果。

    秦时点点头,训练出这样一批纪律严明,气势磅礴的军队,这个将军的能力可见一斑。

    父亲常常告诉自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

    傍晚,在姬宜臼的带领下,秦时来到了申国的议事大厅,昏暗的房间内,几个人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地图旁边前,他们脸上映着摇曳的烛光,表情严肃而专注。

    他们在不断的讨论着敌人的动向,地形的利用,兵力的部署等每一个细节,秦时就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时不时也提出自己的见解。

    虽说他的年龄是在场中最小的,但是他提出的意见都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精准而独到,也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场的众人一直在围绕着怎么抵御周王的进攻来部署兵力,讨论了许久也没有得到一个良策。

    于是有人开口询问沉默了很久的秦时:“秦小兄弟,对于城门的防守,你是怎么看的。”

    秦时刚才思索了良久,现在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都知道王师数量众多,且车马配备齐全,装备精良,若是再有诸侯响应与之联合,申国是更为被动,想要靠自己守住是很难的。”

    “那秦小兄弟的意思是?”

    “很简单,周王举行诸侯会盟,我们也可以寻找盟友。虽然现在天下共主,但是各诸侯各自为政,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早已不听周王的指挥,只是恪守周礼场面才会这么平静。”

    “找盟友来帮忙守国吗?”

    “不是,我们需要的是主动去进攻,周王大举兴兵打来之时,我们趁镐京空虚,直接攻入,一仗定乾坤,而不是一味防守,日后可就没有那么好的机会了。”秦时答道。

    “此话说的在理,不过周礼之下,谁又愿意和我们进京讨王呢?”申侯说道。

    “没有什么不愿意的,只要给的利益足够,有人什么都愿意做的。这次周王伐申本就没有道义,想必支持他的国家也不会太多,只要时机恰当,此次攻入镐京还是有机会的。”秦时如是说。

    听完了他说的话,大厅里的众人也都沉思了起来,在简单的交流过后,申侯把事情敲定了下来。

    “就这么决定了,与他国的的沟通我会派人去做,你们几个去筹备此战所需要的物资粮草。”在详细的拟定了作战的方针之后,申侯一个一个的吩咐了下去。

    -----------------

    镐京,王宫内此时关于如何攻打申国也是争论的热火朝天。

    周王会盟之后,仅仅只有虢国与郑国响应,其余诸侯皆以路途遥远,军费不足拒绝了一起讨伐郑国。

    这两国的国君本就在朝中担任要职。郑伯忠于周王,自是效忠,而虢石父本是利益至上不想消耗自己的国力,但得知了秦时也在申国,就举国支持,自己的儿子惨死在他的手中,一定要报仇雪恨,说不定申国的灭亡也能为自己谋取到更多的利益。

    虽说只有两国响应,但是其中的的力量不容小觑,宗周王师六军七万五千人,车乘数百,成周八师十数万,加上虢国与郑国两个大国的军队已经达到二十多万,岂是小小的申国能够抵抗的。

    虢公翰便是这次伐申的总指挥,秦家灭亡之后王军就交到了他的手中,要不是一直被秦家人压着一头,他也不失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好将领。

    大周的军队在城外慢慢的集结了起来,出征的物资也开始慢慢运送。

    申国这边同样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一切。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