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九八四年开始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变数

    胡小年没想到黄鹤一口道破,顿时也一时语塞。

    黄鹤自嘲地笑了笑道。

    “没事的,如果是张浩初说的,我也相信几分了,能从一个农家子弟出身,打造成一个跨国集团,他的能力我还是很佩服的。”

    “如果你当年…”

    胡小年还想说什么,最终只说这几个字。

    “没事,我不后悔走到今天这条路,如果我真有什么不测,你一定帮我最后一回,谢谢了,兄弟!”

    “好!”

    这一次胡小年很直接地答应了。

    胡小年已经明白黄鹤今天打这个电话过来,是下了多大决心,男人之间的情意,往往不需要解释那么多。

    放下电话,黄鹤坐在办公椅上发呆许久,最终还是想起胡小年的话,嘴里喃喃自语道。

    “毛国真的要完蛋了吗?难怪这两年,那些人那么疯狂地捞钱,哎,完了也好,只有结束了,才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过了好一会,黄鹤才叹气一声,重新拿起电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会走在人生十字路口,往左还是往右,是生还是死,终将只是一步之差。

    胡小年放下电话,也和黄鹤一样,坐在自己办公椅上沉默许久,抬头看了看这个豪华办公室,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不由也是感慨万千。

    如今的胡小年已经在燕京分公司总经理位置上好几年了,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燕京的位置越来越重要,随着燕京工业区建设完成,京津冀商业圈已经完善,辐射整个北方城市,燕京分公司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好,甚至去年的营业收入已经接近羊城那边的收入了,去年胡小年也正式加入董事会,成了莉浩集团高层之一。

    如今的他,每年分红就上千万,早已经衣食无忧,在燕京商业圈,是第一批进入亿万富豪行列的商人,成了燕京商业圈最有名气的富豪之一。

    黄鹤这次联系他,让他的思绪也有些乱,过了这么多年了,胡小年一度还以为黄鹤已经遭遇不测了,毕竟这些年来,黄鹤从来没有联系过他,甚至连家人都没再联系。

    这几年,黄鹤每年都拿了一些钱给黄鹤父母送去,并且安排保姆,一切衣食住行都基本安排妥当了,这是在替黄鹤赡养,这些,刚刚电话中,胡小年没有透露半点,甚至黄鹤再一次联系他,也依然是希望他帮忙,他最终也点头答应。

    胡小年心中,始终还保留着曾经那份情意,想想现在的自己,再想想当年两人分道扬镳的那天,错一步,也就错一生。

    张浩初坐在飞机上,看着飞机下面一栋栋高楼大厦,内心的思绪也重生回到脑海中,自己从一九八四年年底重生,到今天,已经快七年了,七年时间,自己曾经的梦想,现在都已经基本完成,甚至远远超过自己曾经想象中的成就。

    想起往事一幕幕,张浩初感慨万千,当年自己和张贤勇两人懵懵懂懂来到羊城,遇飞车党,再遇到老黑,最后在高第街遇到李莉,从此命运在那一天改变。

    自己第一次设计的服装是牛仔裤,靠着牛仔裤一炮而红,原本还以为可以一直顺风顺水,可褪色T恤让刚刚成立的莉浩服饰差一点就破产,再后来自己靠电视广告让莉浩服饰起死回生,最后走到今天,这一路,如同隔了无数个春秋,可仔细想想,其实也就五六年时间而已。

    如果那年,自己没有突然灵光一闪,去高第街,那天肯定碰不到李莉,碰不到李莉,就不会有莉浩集团,没有莉浩集团,就没有接下来自己做的一切,想想就感觉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很多决定自己人生命运的经历,往往就是某天脑海中灵光一闪的成果。

    飞机缓缓停在白云机场,张浩初周围的乘客并不多,只有稀稀落落几个乘客先行下了飞机,而等张浩初起身那一刻,他的前后左右,八个看似很随意的旅客都差不多时间起身,他们身高不一,打扮也不一,如同真正的乘客一样,但是他们却是在这随意中,把张浩初护在中间位置,不留任何死角。

    张浩初仿佛已经习惯现在这种情况,随着人流下了车,很快,机场外面几辆车缓缓停在机场边上,这些人没有一辆豪华轿车,大多都是普通小车,甚至还有两辆小面包,张浩初头也不看,就弯腰进了中间一辆。

    从机场里面陆陆续续出来十几人,也陆陆续续进了这些车,一行人无声无息地发动汽车,缓缓驶出机场。

    刚才飞机上大部分乘客实际上都是张浩初的私人保镖,如今国内的情况,还不适合买私人飞机之类的,虽然张浩初一项处事很低调,但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也越来越看重。

    随着他的金钱越来越多,就算处事再低调,真正有心人还是能查到他的信息,早在几年前,自己被绑架那件事过后,张浩初就特别注重安全问题了,在一九八七年,莉浩投资公司成立后,他就发现团队安全也很重要,加上那时候,他遇到一个熟人,所以决定成立安保部门。

    袁思武是在一九八七年底找到他的,得知袁思武做的一切后,张浩初当即就决定留下袁思武了。

    实际上袁思武并不是一个很专业的保镖,他不懂怎么保护老板,也不太会人员安排,但是他唯一让张浩初满意的就是忠心,没有太大的野心,所以这是他一直留在张浩初身边原因,成了张浩初私人保镖队长。

    张浩初在一九八八年在海外成立了一个私人安保公司,里面成员全部采用各国最精英的退役士兵,其中,国内也招募了大批从战场退役下来的士兵,每个人都是经过层层筛选,他们加入后,还得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安保训练,他们其中有一项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就是伪装,伪装成各种各样的职业和路人甲,在雇主周围进行安保服务,当一切合格后,他们最后才被分配到世界各地。

    这个公司规模一直在一千人左右,他们服务的对象,就是张浩初的投资团队。

    目前张浩初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团队人数加起来在五百人左右,这五百人,全部都是世界各地的精英,这五百人分成几十个投资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一个国家或者一个行业的投资,这五百人的投资精英,有一千神秘的安保团队保护,这个待遇是世界上,任何公司都不可能给予的。

    实际上,张浩初这样做的目的很有效果,随着他旗下的投资公司越来越多,公司目前管理的财富已经超过三百亿米金,而且这些财富,每年增加的速度超过百分之五十,这个财富足够让一些国家和组织眼红了。

    为了低调,张浩初和旗下的团队,把这些资产分散在世界各地,甚至在世界各地成立投资公司,这些投资公司国籍不同,种类不同,甚至投资的领域也不同,但是这些投资公司背后老板只有一人,那就是张浩初。

    张浩初的投资公司从来不投资战争和代理人方面的投资,虽然他知道某个国家谁谁会在哪年哪月上位,但是他从来不掺和其中,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一旦掺和这些,那这个世界马上就会变成他不再熟悉的世界,这其中的变数实在太多。

    比如他看好某国某人,知道他会在五年后上位,现在投钱,投人给他,让他地位更加稳固,等到五年后,对方上位后,自己可以趁机在这个国家投资某些领域,赚取大把大把钞票。

    实际上现实根本不是这回事,如果张浩初插手扶持某人,那这个人原先背后的财团会马上扶持另外一人,两方会马上爆发暗地里的战争,最终只会让其中一分胜利上位,或许五年后,原本历史上上位的某人已经不再是原先那人。

    到那时候,张浩初会更加被动,甚至丧失重生的优势,因为世界上各个大佬已经换人了,原先的政策和发展已经完全变了,到那时候,张浩初唯一能做的也就只能退休回家了。

    所以,从一开始,张浩初成立投资公司那天,把公司的定位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他目前公司投资数百个项目,绝大多数公司投资的份额只占百分之一,甚至更少,因为只有这样,就算这个公司成长成一个巨无霸的巨头,市值上万亿,张浩初那点投资份额也不会引起同行甚至市场的关注。

    只有在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张浩初才会带领团队提前布局,赚一笔就跑路,金融危机的时候,市场上损失的资金有数千亿,上万亿,而张浩初的团队只赚一笔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最多也就一百来亿,这点钱,丝毫影响不了市场的变化。

    所以张浩初旗下的投资团队,虽然控制的资金有数百亿米金,但是分散在全世界,丝毫没有引起任何国家和机构注意。

    甚至从一开始,张浩初成立的投资公司,就是一个独立运营的公司,只是挂在莉浩集团,实际上和莉浩集团没半毛钱关系,这是张浩初私人的公司。

    张浩初这两年大部分时间在国外,莉浩集团上面的事物也基本没怎么管理,他已经有四年没参加莉浩集团的年会了,这两年甚至连管理会议都没再参加。

    甚至莉浩集团上面的利润,他也没动过,目前莉浩集团成了一个香饽饽,现金流有数十亿资金,这笔财富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肥肉,张浩初两年没管理,集团内部也开始有些混乱。

    张浩初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这几年鹏城和羊城这边的高楼越来越多,发展也越来越快,去年,集团内部高层还在商讨莉浩集团的总部二十七层已经不怎么合适了,因为羊城目前三四十层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这两栋二十多层的大厦不符合莉浩集团的身份了,所以有好几个高管建议重新建几栋更高更好的总部,这样才能显出莉浩集团的气势。

    他们的理由无非就一个,现在莉浩集团账面上的现金流数十亿,这些钱不拿来建大厦,留着干嘛?

    张浩初当时看到这个报告,随即扔在一边,也没当一回事,但是当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出来后,张浩初这才发现不太对劲了,整个公司今年账面上的利润和去年同期增加并不大,最重要的是,账面上的资金已经少了接近五亿,可这些资金的去向,在财务上,并没有太清晰,而是各种数以百计的开支,全是集团内部各项开支,每项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开支,但是唯独没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开支,这点顿时让张浩初警觉,这是有人在故意掏空莉浩集团。

    实际上,张浩初放手莉浩集团后,但是集团财务还是时刻关注的,集团两千万以上的开支必须经过他的签字才能生效,可这近五亿的资金他都没有签字,这说明这笔资金分散成数百笔,每笔资金都没超过两千万,所以这样才能没经过他的同意把这些资金花出去。

    张浩初神情有些复杂,如果自己猜得不错,总裁张向阳应该已经不是和自己一条心了,这么多钱的支出,张向阳都没有和自己反馈过,看来还是自己脱离公司太久了。

    张浩初的车队最终在一个酒店门口停下,一行人缓缓进入酒店,半小时后,张浩初打扮很随意的走出酒店,前后七八个穿着普通的男子跟在他前后。

    张浩初随即上了一辆普通的面包车,对司机招呼一声,司机往莉浩工业区驶去。

    张浩初这次回来,早已经提前做好安排,手下的团队已经对莉浩高层开始进行独立调查,包括张向阳和张贤勇在内的董事会成员,进行全面调查。

    对于张贤勇,张浩初内心还是相信的,他不相信连张贤勇也背叛他,毕竟张贤勇现在也算是亿万富豪了,每年分红数百万,足够他在这个年代过好日子了,而且张贤勇现在还是常务副总裁,管理整个集团后勤部,按道理,公司出现混乱,作为公司老三的张贤勇不可能不知道,可张浩初也没收到过张贤勇的任何消息,人终究还是会变的,张浩初希望只是自己多想。

    这几年,莉浩集团发展渐渐开始歇后,原先准备计划新建十几个工业区全部被张浩初叫停,只保留目前的六大工业区,员工以前每年都翻倍,可突然这两年就停止了,因为目前六大工业园已经基本满员了。

    张浩初叫停工业区的建设,主要还是看到莉浩集团员工越来越多,而国内的业务增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这几年因为有莉浩集团带头,各大电视台的广告费上涨比张浩初原先那个时代还快,竞争者也开始如雨冒春笋一般出现,如今国内的商业市场,已经和张浩初原先记忆中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甚至连高层对一些商业政策也发生改变了。

    或许是见到莉浩集团的成功,高层看到商业对这个国家带来的变化,原先张浩初前世那个时代,这个年代国内的商业政策应该是很保守的,可这几年,国家对这方面的政策陆陆续续放开限制,比前世提前好几年。

    因为有莉浩公司的出现,最先有飞鹤公司的出现,虽然飞鹤最后倒了,但是飞鹤留下的遗产,那几个飞鹤分公司,目前已经成了国内赫赫有名的几个公司了。

    而飞鹤过后,各种各样的公司开始涌现,有黄鹤的头脑和背景的,在华夏数都数不清,黄鹤虽然倒了,但是他也曾经成功过,后继者自然前呼后继,这也带动整个华夏商业圈的变化,包括工业区模式,目前在羊城,已经有十几家万人以上的工业区,这在张浩初原先的时代,这个年代,绝对没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工业区,这一切,都是莉浩公司带来的蝴蝶效应,给华夏一个支点,他们可以翘起整个时代。

    所以张浩初才不得不叫停工业区建设的脚步,如果真让莉浩集团旗下员工在九十年代初就达到百万规模,那它带来的蝴蝶效应绝对不是现在这点,这是张浩初不愿意看到的。

    当你记忆中的世界已经完全变样后,那张浩初重生带来的优势,也彻底消失,这是张浩初不愿意看到的,变数太多的世界,那自己的未来也一定充满变数,可这一切,张浩初都没办法阻止,只能尽量减少因为自己带来的变数。

    随着莉浩集团国内工业区的叫停,只保留六大工业区,加上商业市场的变化,国内业务发展缓慢,靠着低廉的人工,还有张浩初曾经打下的基础,集团每年利润到也有二三十亿软妹币。

    这几年公司利润主要还是靠海外市场,国内的利润比例一年比一年低,而海外市场,每个国家都有单独的负责人,虽然也是属于莉浩集团,但是包括市场业务,财务管理,还有人事方面,全部都是独立运营的,每年只负责上缴一部分比例的盈利到总部。

    张浩初坐在面包车里,看着车外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不由感慨万千。

    这一路,原先都是郊区,离市中心还有十来里,而随着莉浩集团建了工业区后,这离市区十来里的路上,已经被眼光长远的商人买下,全部开始建商业地产了,这在自己原先的时代,羊城的商业地产,还得好几年才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