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宋臣,岂能为帝
繁体版

047 桀骜不驯(求追读)

    辛永宗回到第二将的营地,立即命令第一部将王忠,第二部将杨庭义,分别去传唤熙河路第三正将王渊、鄜延路第一正将姚平仲前来议事。

    鄜延军第一将的营地内,姚平仲对着来人不屑地道:

    “回去告诉辛九郎,明日一早,我自会点齐兵马,随他南下,至于第一将的营宿,我自有主张,无需他来过问。”

    无论是在胜捷军,还是西军,杨庭义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不给辛永宗留下半点情面。

    但回想起眼前之人的身份与事迹,他又释然了。

    姚平仲出自陕西三原,是后世列为北宋四大将门之一的姚家子弟,自幼丧父,由从父姚古抚养长大。

    政和六年(1116年),十八岁的姚平仲在与西夏的臧底河之战中,斩获甚众。

    童贯闻其名,招来跟前问话,然而,姚平仲年少轻狂,招致童贯的厌恶,于是抑其赏赐。

    这也是为何辛永宗在平定宋江之乱后,依旧维持着自己谦卑人设的原因。

    时年二十三岁的姚平仲,骨子里仍旧留有傲气,对于辛永宗,他可瞧不上。

    只觉得辛永宗是依靠了与童贯的裙带关系,才能上位。

    不过是招安了一伙贼寇罢了,他姚平仲当年杀的可是西贼。

    平日里,大家毫无瓜葛,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眼不见为净。

    可如今辛永宗居然骑到了他的头上,姚平仲当然不忿。

    杨庭义灰溜溜的离开了鄜延路第一将的营地,这一幕也落在了营中将士们的眼中。

    “呵!不过是个幸进之辈,也敢来号令小太尉。”

    一名队将忍不住出言相讥。

    姚平仲的官职并不高,但名气却很大,号称小太尉。

    在宋朝,三衙管军,即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的主副官员,以及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等官员皆可被称为太尉。

    姚古因为担任过其中之一的官职,故而被称为姚太尉,姚平仲小太尉的名号也是因此而来的。

    这其实不算多了不得的事情,如果辛永宗愿意,他也可以被唤作小太尉,因为他的父亲辛叔献是马军副帅,有资格被尊称为太尉。

    事实上,西军的底层将士之中,还是有不少人看辛永宗不顺眼,原因倒也简单:

    他爬得太快了。

    辛永宗扶摇直上,短短一年间,就来到了许多人一辈子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当然会有人心理不平衡。

    那名队将的讥讽引得不少人点头附和,韩世忠并没有参与其中。

    他眉头紧缩,只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韩世忠是鄜延路第一将的一名队将,他看似粗犷,实则精明,与军营中的其他将士不同,在这场冲突中,他并不看好姚平仲。

    杨庭义灰头土脸的回到泾源军第二将的营地,得知姚平仲傲慢的态度,第二将的全体将官们可坐不住了。

    有道是主辱臣死,他们是辛永宗的亲信,如今姚平仲蔑视辛永宗,第二将的将官们哪能咽得下这口气。

    反倒是辛永宗,看上去似乎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众人义愤填膺,吵得辛永宗头都要炸了。

    “你们就算骂破了天,莫非还能骂死姚平仲,行了,都各自回去准备吧。”

    辛永宗屏退了众人,自己一个人坐在帐内,可算是安静了。

    实际上,辛永宗对这场冲突早有预料,他知道姚平仲不会服自己,即使是辛永宗亲自去请,姚平仲也不会卖他这个面子,索性让杨庭义替自己跑这一趟。

    辛永宗当然不会真的轻易放过此事,传扬出去,岂不是要让将士们误以为他怕了姚平仲。

    但现在还不是发难的时候,等自己脱离了大部队,先行南下,作为先锋大将,有的是法子整治姚平仲。

    杨庭义无功而返,被派去熙河军的王忠也是孤身一人回的营地。

    不过王渊的情况有所不同,他被童贯唤了过去,不在营中。

    故而,王忠只是留了口信,让熙河路第三将的将士们代为传达,便赶了回来复命。

    王渊不同于姚平仲,熙河军是童贯的嫡系,王渊也曾在辛叔献的帐下效力,因此,在王渊回到军营得知辛永宗遣人相邀后,他立即赶来了第二将的营地。

    辛永宗笑道:

    “久闻王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总算得偿所愿。”

    王渊时年四十四岁,出身低微,早年间应募从军,立下很多的功劳,才有了如今的地位,拜同总领湟州番兵将兼知临宗寨,深受童贯的器重。

    之所以不能作为统制官,不过是熙河军已经有了辛兴宗与杨惟忠了。

    “王某是辛太尉(辛叔献)的旧部,与辛统制(辛兴宗)有旧,年长将军许多,不知可否冒昧称呼将军一声九郎?”

    “既然是父兄的旧交,便是自家人,王兄不必见外。”

    辛永宗与王渊打过招呼后,便在商量行军路线。

    王渊绝口不提童贯给了他一道密令,叮嘱他在辛永宗轻敌冒进时祭出,以阻止他犯险。

    而辛永宗也不问王渊被童贯叫去,究竟得了什么吩咐。

    其实,不用问,辛永宗也清楚。

    童贯虽然用了自己为先锋,但东路军所有的军马都集结在了辛永宗的麾下,总归是不放心的,所以留了王渊这样一记后手。

    ......

    鄜延军大营内,此刻,姚平仲不应辛永宗传唤一事,已经传开了。

    刘光世幸灾乐祸的与父亲刘延庆说起此事,他幸灾乐祸道:

    “我倒要看看,辛永宗究竟要如何处置此事。”

    刘延庆对此没有一丁点的期待,他头也不抬的说道:

    “姚平仲这是在给自己找罪受。”

    以辛永宗急于求进的心态,又怎会忍气吞声,否则,岂不是要被人看清了。

    既然辛永宗不会放过此事,姚平仲注定是要吃亏的。

    论背景,辛永宗可不怵他,姚平仲身后站着从父姚古,辛永宗身后还有亲爹辛叔献呢,更何况童贯对二人,可谓是爱憎分明。

    而辛永宗又是姚平仲的上官,无论背景,还是身份,辛永宗都压着姚平仲,他又凭什么与辛永宗斗。

    刘光世闻言,问道:

    “父亲,是否要孩儿提醒姚平仲,让他去向辛永宗认个错?”

    刘延庆摇头道:

    “不必了,辛永宗年纪轻轻就担任先锋大将,正需要拿人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