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良集
繁体版

养老金并轨倒计时,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华夏,盛世太平,然养老金之制,分双轨并行,一为机关事业单位,二为企业职工之养老,俗称体制内外。久矣,体制内外之养老金差距甚大,体制内者无须自缴,而退休金丰裕;体制外者须自缴,而退休金反微薄。故此,天下士民皆呼吁改革,以求公平。

    乃于甲午之年,国务院颁文,对机关事业单位之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大刀阔斧之改革,意在建立更为公平、可持续之制度。当时,最大之改革在于使体制内者与企业职工同享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昔者,体制内者无须自缴养老金,今则须自缴矣。

    为免并轨对体制内者之退休待遇造成冲击,改革将其分为三类:改革前已退休者,待遇不变;改革后新入职者,完全按新法执行;而中间者,则依过渡办法处理。改革之目的,在于转机制,非降待遇,或需财政之力,适当调整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职工之工资,以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之支出,维持其生活之基本水平。

    昔双轨制下,企业养老金与事业养老金异制,事业养老金高出企业三倍有余,民众呼声高涨,欲并轨之。至壬辰之年,两会之际,此制引起热议,改革之声不绝于耳。癸巳之岁末,人社部定并轨之方。甲午之岁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随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之调整完成,养老金并轨亦进入实质启动阶段。至乙未之年七月末,山东、上海等地陆续公布并轨之实施意见与办法,明确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然因改革与工资制度同步推进,部分晚入职、职务低者,增薪不足以弥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出现“增不抵缴”之现象。对此,官方采取措施,确保所有人缴纳养老保险后当期工资皆有增加。

    养老金者,乃国家之惠政,以养老弱,安民生。退休金之公平,尤为重要。农民亦为国家之基石,耕耘土地,辛勤付出,亦应享有一份退休之收入,当思之,退休金之制度,应更趋公平,俾天下士民皆得安宁之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