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宋:从积攒好感开始直捣黄龙
繁体版

第九章 芙蓉阁——求医难?那我只好承认我姓赵了

    赵瑗脚下步伐加快,三步并作两步,径直走进医馆。

    易安居士李清照,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赵瑗不免情绪有些激动。

    进入室内,入他眼帘的,是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妇人,一身素色的衣袍算不上雍容华贵但也存着几分清雅。

    赵瑗有些讶异,李清照的画像他见过,只是和面前的这位的面容大相径庭。

    好好的才女怎地变成这副模样了?

    但随后赵瑗便注意到,李清照虽然年迈,眼神也不见清澈,身形看起来也是十分的瘦削虚弱,但整个人仍旧充斥一股清冷气质,从里到外透露着大家之风韵。

    她怀中抱着一个小男孩,看样子是一个弃婴。

    赵瑗不禁为她的气质所折服,即便她是在请求着,但也不曾对着一旁那无所事事到把玩烟斗的大夫有丝毫低头。

    显然这位就是李清照。

    “平日药诊费不过一两,我晓得这孩子的病很麻烦,但我身上这十两银子已然够用,”李清照说道,“还望大夫您高抬贵手!”

    “不行就是不行,这医馆是我的,我说多少要银子,就是多少银子,五十两,分文不能少!”那大夫干脆撇过身去,不去看李清照的眼睛,“好了,今日我打烊了,客人慢走!”

    “大夫!”

    “客人慢走!”

    大夫站起身来,直接动手推搡起李清照,李清照没有反应过来,一个趔趄没站稳,整个人倾倒下去。

    她的双手仍然紧紧护着孩子。

    就在她快要摔倒在地上的时候,一双手扶住了她。

    正是赵瑗。

    “喂,你谁,今日医馆打烊了。”大夫瞥了一眼赵瑗,哼了一声,“刚好你来了,那就把这疯婆子连带着这不知道从哪来的野孩子一并带走!”

    赵瑗没有理会,扶着李清照站好后,就对着后者作了一揖:“在下见过易安居士。”

    “您知道我?”李清照眼睛亮了,然后转化成了急切,“不管你谁,救救这个孩子吧!”

    赵瑗看着李清照怀里的孩子,这个不到一岁的小家伙面色蜡黄,被一条小被子包裹着,身形十分瘦削,不见半点这个年龄该有的健康颜色。

    他想伸手去抚摸孩子的脸颊,却被李清照避开了,于是赵瑗只好讪讪地收回手掌:“交给我吧。”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忙,他无论如何都是要帮的,更何况就他在门口听到的那些只言片语,他就已经足够愤怒了。

    “你这小子怎么和这老妪一样没有教养?听不懂人话吗?我这店到打烊时间了,让你们走!”大夫有些不耐烦了,“还是说非要让我把话说的足够难听?”

    赵瑗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理智告诉他,他不能对这个大夫动手。

    他不会医术,李清照也不会,现在能救这个孩子的只有面前的这大夫,哪怕对方再嚣张跋扈,也只能受着。

    赵瑗很清楚,李清照也是这么想的。

    要知道,易安居士是何等傲气的人,她都能对着大夫不断求情,他赵瑗没理由为了一点面子就对对方动手,这样做,既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李清照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他耐下性子,对着大夫笑道:“哪能啊,大夫,我确实是个鄙人,没什么文化,但这大家都说这临安御街‘除病堂’的大夫有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之能,这百闻不如一见哪对吧,我今儿来呢是为了见见您。”

    “您看,您文化修养高,自然心胸宽广,有道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嘛,”赵瑗一边说着,一边凑近大夫,悄悄塞了张银票,“小人好奇此间事,您看,能为我解解惑吗?”

    大夫瞥了一眼赵瑗,嗤笑一声:“你小子倒是懂点门道,好吧,我就给你讲讲此间利害。”

    “愿闻其详。”

    大夫招呼赵瑗过来,在赵瑗耳边悄声道:“知道那人谁不?她是李清照,金石专家,易安居士。”

    “怎么?”

    “一个女子,丈夫死了还改嫁,所谓‘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就这也就算了,”大夫的语气颇是嘲讽,“她还与她的再婚丈夫离婚?这堂堂名门闺秀,甚至一点脸面都不顾,跑到皇帝老儿那里状告自己丈夫科举作弊!这成何体统?”

    “你说说,就这么一个晚节不保的老妪,又抱着一个不知道从哪来的野孩子,这就想让我帮她问诊?”大夫继续道,“她不要脸,我还想要点脸呢!我要是今儿给她把病看了,明儿我这店就不用开了,我打哪就回哪去!”

    赵瑗默然。

    虽然这观念和他的想法严重冲突,但他清楚,这位大夫的想法恐怕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主流看法。

    因为李清照是女人,封建社会对男人和女人向来就是两把截然不同的标尺。

    作为女子必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而那些才子娶个小老婆,随便玩玩“烟花女子”就是风流韵事。

    赵瑗深知这种观念一时难以改变,但现在他目的也不是为了扭转这观念。

    “那大夫,打个商量呗?”赵瑗搓了搓手,“这孩子也是条命……”

    “这怎么又说回去了?”大夫有些生气,“不行就是不行!”

    “您看……”

    “你这样是在砸我的招牌!”大夫说着就把之前赵瑗塞给他的银票取出,直接扔了回去,“拿好你的银票,走好不送!”

    “那我要是拿出五十两银子呢?”

    大夫愣住了。

    一旁的李清照听见了,顿时赶紧阻止道:“给这孩子看病是我的事,您不必如此破费……”

    赵瑗伸手制止了李清照接下来的话,对着大夫说道:“您之前不是说,五十两银子便可看病,那我拿出五十两银子,阁下觉得如何?”

    “请问阁下是?”大夫小心翼翼地问道。

    “鄙人姓赵,不过临安城里一郡王罢了。”

    大夫听完后直接跌坐在地上。

    这里可是京城御街,没有人敢在这里冒充达官贵人,所以面前这位就是货真价实的郡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