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的骨头
繁体版

第3章 又被绑架

    广德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云居禅寺”,唐末由隆中迁此,改名为“广德禅林”,一直沿袭至今。

    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韦驮殿、观音殿、藏经楼、方丈房和多宝佛塔等。对于禅寺,赵龙吟还是有些熟悉的,在前世,他家附近便有一处禅寺,他小的时候经常去玩耍,一来二去,就跟寺里的众多和尚们混熟了,收集香火钱的时候,和尚们也会给他一块两块的,让他买些零食吃。

    等房志成他们走后,赵龙吟来到方丈房,与主持道通法师聊些法事。

    去年襄阳之战后,赵龙吟常来此地,讨杯茶喝,也顺便礼佛讨个心安,道通禅师也未因为他是勋贵而对他令眼相看。

    不知为何,今年再来,道通和寺里其他和尚对他恭敬了许多,不仅给他在寺里单独安置了一间休息的禅房,而且每次来,道通必然陪同。

    “刚才听小公爷在天王殿的一番言说,似乎颇有禅意,老衲很是惭愧,修行多年,悟性上竟不如小公爷多矣。”道通给赵龙吟换上上好的明前茶,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是么,小子我就那么一说,可没想太多。”

    “之前听小公爷说,幼年便常在禅林行走,耳熏目染的,早已开悟也未可知,说起来,这便是佛缘啊。”

    “有没有佛缘小子倒不知道,只是见了禅寺,便生出亲切感,想进去礼拜一番,这该是幼年养成的习惯。”

    “次第庄严遍至十方,无量无边无佛世界!善哉!善哉!”道通突然高声唱了句偈子,吓得赵龙吟一跳。

    “禅林间如今有个说法,不知小公爷可知晓?”

    “什么说法?小子每日操心世间俗事,对禅林之事不怎么上心,教老法师见笑了。”

    “世间禅林都在传小公爷是韦陀菩萨转世,因不忍见如今世人多难,故而向佛祖发下大愿,来此间荡平群魔,解救世人于倒悬。”

    赵龙吟哑然一笑,“老法师说笑了,要说我赵龙吟是杀魔转世,我倒是有几分信,韦陀菩萨可是大慈悲,小子可不敢有此想。”

    “韦陀菩萨是灵山荡魔护法天尊,只要杀的是妖魔,我佛怎会怪罪?”

    赵龙吟正欲辩解,突然从外面冲进几个身着红衣、袒肩露背的和尚,一掌将赵龙吟击晕,然后迅速用布袋罩住,背起来就朝外跑去。

    道通法师一把拉住为首的和尚,大声喝问道:“贡噶师兄,你欲将赵公爷带往何处?”

    那个叫贡噶宁波的和尚稍顿脚步,对道通合掌行礼道:“韦驮尊者在此处深陷凡尘俗事,无暇弘扬佛法,贫僧想请他去吐蕃走一趟,在那里,他也许更能静心宏法,教化民众。”

    “如此,何时送归?”

    “民众何时皆皈依我佛,何时送归。”

    道通一听,惊怒交加,这是打算不送归了么?正欲呼喊,就觉眼前一黑,也晕了过去。

    一刻钟后,守在广德寺前门的三乙就见百十位红衣吐蕃僧人排成三列,颂着经咒鱼贯而出,有个僧人背着一个巨大的包袱,走在队伍中间。

    为首那个名叫贡嘎的僧人,路过三乙时,还向他合掌行礼,三乙慌忙还了一礼,目送他们迤逦而去。

    这些吐蕃僧人他是知道的,他们两个月从吐蕃松潘而来,说是来这广德寺交流佛法。

    赵龙吟经常来广德寺上香祈福,一来二去就与这些吐蕃僧人混熟了,两月以来,这伙僧人并无异常举动,且经常免费为附近百姓做法事,所以三乙便并不戒备他们。

    由于广德寺坚决不同意兵士进入,每次赵龙吟来广德寺,三乙都会对寺内进行彻底搜查,确保寺内没有异常人等,才放心让赵龙吟一个人进去,自己则带人将广德寺团团围住,确保即使是一只麻雀都不能随意进出。

    等到日头快下山了,还不见赵龙吟出来,三乙就有些着急了,正欲强闯进去问问,就叫广德寺主持道通被两个小沙弥搀扶着,跌跌撞撞地跑出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朝他们喊道:“赵公爷被吐蕃僧人掳走了!你们怎还在此处!”

    三乙一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一把扯住道通的前领,吼道:“他不是进去找你叙茶的么,怎会——?”他突然想起那个背着巨大包袱的僧人,遂一把将道通推开。

    立即下令,将一千人的亲卫分成三队,沿着广德寺周边的三条道路追了下去,同时吩咐李敢火速回参议司报信。

    李敢赶到参议司的时候,种虎和房志成正在讨论张仲熊送来的军报,听到李敢禀报说赵龙吟又被绑架且不知去向时,众人都惊呆了。

    等缓过神来,种虎跳了起来,捡起案上的一个砚台就朝李敢扔了过去,正砸在李敢头盔上,墨汁撒了李敢一脸。

    “你们一千精锐,守不住阿吟一个人?你们都他娘的在睡觉?啊?”

    李敢用手抹了一把脸,嗫嚅道:“广德寺一向不让咱们进去,今天我们和往常一样,把寺里前后都搜过的,只是——”

    “只是什么?种虎你别急,让他说完。”房志成虽然自己也很着急,但是这会儿急也没用,先了解事情的原委再说。

    “把赵公爷掳走的是寺里的吐蕃僧人,这伙人你们也都见过的,我们没防备他们。”

    “一个大活人被带出去了你们也没发现?”

    “说是是把人打晕了,藏在包袱里背出去的。”

    “三乙呢?”

    “他把人分成了三路,沿着各条道路追出去了。”

    “此事发生多久了?道通呢?”

    “道通法师说是也被打晕了,等他醒来告知我们时,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

    “道通还有没有说别的?”

    “道通主持说,那帮吐蕃僧人想劫持小公爷去吐蕃弘扬佛法。”

    房志成让李敢先下去把脸洗干净,然后跟种虎、折忠国他们商议该如何追索这伙吐蕃僧人的下落。

    “这帮吐蕃僧人是从松州来的,所以极有可能是想带阿吟去松州。”房志成想了一下说道。

    “松州?松州在哪里?”

    种虎慌忙去地图跟前查看。

    “松州在成都府路和利州路接壤处以西的岷水边,大宋境内离松州最近的是成都府路的茂州。”房志成都没看地图,想也没想地就说出了松州的具体方位。

    “你怎么这么熟悉?”

    “自从河西走廊和河煌地区分别被西夏人和金人占据之后,大宋与西域的贸易往来就走的松州这条线,咱们龙吟军当然也不例外。”

    “这么说咱们在松州有据点?”

    “这是自然,还不小,张仲熊的补给就是从这条线走的。”

    “那就好,既然咱们在那里有据点,事情就好办了。”种虎松了一口气。

    “好不了啊,兄弟!虽然咱们为了贸易方便,跟乔家的关系打的不错,但是那地方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乔家虽然控制着那一块,但是也不是什么都说了算的,真正说了算的是那些和尚们。”

    “就是和尚们,也分了很多教派,每个教派都有一批忠实的教徒,掳走阿吟的这伙人是萨迦派的,在当地是个小教派。”

    “而且松州这地,传统上其实是羌人的地盘,如今又成了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羌人早就对乔家的统治不满,再加上在那里做生意的汉人,西域商人,马帮,马贼,沙盗,各方势力都在觊觎这块土地,情势其实凶险的很。”

    “所以最好还是咱们的地盘截住这帮人,要不然,真让这伙僧人把阿吟带到松州,再想解救,只怕会棘手得很。”

    “这帮僧人长相与我等不同,而且有百来十人,真想跑出去只怕没那么容易。我这就下令,让京西南路的驻兵全员出动,在各个路口堵截,我就不信了,他们还能插翅膀飞出去。”

    两人正说着,三乙回来了。种虎和房志成连忙迎上前去,“怎么样?”种虎迫不及待地问道。

    “那些和尚抓住了,他们想去均州。”

    “阿吟呢?”

    “没见到阿吟,阿吟没跟他们在一起。”三乙满脸苦涩地说道。

    “什么?”

    “没找到阿吟。”三乙偌大的汉子都快哭出来了。

    “你拷问过那些僧人没。”

    “拷问过了,什么刑罚都试过了,还弄死了三个,和尚们除了念经,没有一个说话的。”

    “没用的,那些藏人和尚大多佛心坚定,对他们严刑拷打,在他们眼里只怕是以身侍法的一种修行。”房志成叹了口气。

    “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都怪我!都怪我!我怎么跟族长交代啊。”三乙说着说着,猛地抽出腰刀便欲自刎。

    种虎慌忙一脚将其蹬倒在地,“三乙!你个狗娘养的,阿吟还没死呢,你就在这里要死要活的,要死他娘的等阿吟找到再死!”

    说完转身对一旁的参议司幕僚参议下令道:“传我令,荆门军,房州,均州,襄阳府,随州,邓州、唐州,所有驻军,立即全员出动,搜查各处通道,连野猪走的小路也不要放过!务必要把大帅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