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繁体版

第九十二章 我又被夏尔骗了

    安特卫普城内,数十万百姓目睹了整个战斗经过。

    他们原以为这一回安特卫普在劫难逃,许多人甚至抱着孩子轻声啜泣,或者在瑟瑟发抖中想着可以把孩子藏在哪里,要不就思考着投降能否保全性命。

    然而……

    还没等他们想好答案,天空中那个朝他们逼近的怪物就化成一团火球并在一声声爆炸中解体。

    转变来得太突然了,许多人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只呆呆的看着吓得他们魂飞魄散的怪物在面前轰然倒下,人群中除了一声声惊呼外谁也没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问:

    “是我们的人干的吗?”

    马上有人回答:

    “当然,没看到我们的飞机打出什么了吗?”

    “是的,它带着烟雾,我看到它炸开了!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武器?”

    ……

    人群沉默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武器。

    忽然有人说出一种可能:

    “夏尔在城里,他发明了坦克和边三轮,这武器会不会也是……”

    这点醒了人们,他们热烈的讨论着:

    “说得对,一定是这样!”

    “除了他还有谁能发明这种武器?”

    “上帝,他又一次救了我们!”

    ……

    人们拍手相庆,许多人喜极而泣,他们紧紧的抱着自己的孩子,一声又一声的对他们说:

    “我们得救了!我们得救了!”

    “是夏尔救了我们!”

    “你们长大了,也要成为夏尔一样的人,他是英雄,是所有人的榜样!”

    ……

    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人们挥着拳头有节奏的高喊着:

    “夏尔!”

    “夏尔!”

    “夏尔!”

    ……

    阿尔贝特一世在瞭望台上俯视全城,他听着下方传来的呼声欣慰的点着头,扭头望向吉斯将军,眼里带着胜利者的喜悦:“看来,比利时人民也相信夏尔,他们跟我一样,将军!”

    吉斯将军尴尬的“呃呃”了两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知道任何反驳都是无力的,它们都将成为无耻的污蔑,至少现在是这样。

    与士气高涨的比利时军民相反,德军士兵则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击得不知所措。

    飞艇从东面飞来经过德军阵地,它被击落时正好在德军的头顶上,士兵们看清了每一个细节,甚至包括飞机打出的几枚“炮弹”。

    火焰漫天飞雨似的从空中散落,有些在空中就燃烧完了,还没等落地就彻底的消失在空气中,有些则“铿铿咣咣”的砸了下来,有些还掉进士兵的战壕里,士兵们纷纷躲避。

    德军士兵连上前抢救的想法都没有。

    他们知道那是徒劳,飞艇上半部份已经被炸得粉碎,下半部份还残存一些。

    但所有能看得见的全是火焰,就连铝制龙骨也着了火,它们迸着火星冒着青烟,燃烧得像是一座火山,战场几乎变成了炼狱。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德军士兵心有余悸的议论着:

    “我没看错吧,那是炮弹吗?是炮弹把它炸毁的?”

    “是的,除了火炮,还能有什么呢?”

    “他们是怎么把炮搬到飞机上的?”

    “这……你该去问夏尔!”

    ……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夏尔的杰作,“夏尔”这个名字像火红的铬铁深深烙在他们的心上,记忆深刻,有如梦魇一般挥之不去。

    贝斯勒默默的看着这一切,渐渐瘫软靠在旁边的石头上,似乎自身的力量已不足以支撑起这副躯干了。

    忽然,他又想到还有“大贝尔莎”,只要有“大贝尔莎”,就还有胜利的希望!

    想到这贝斯勒“腾”的一下起身望向“大贝尔莎”方向,下一秒就大喊起来:“保护‘大贝尔莎’,飞机,敌人的飞机……”

    贝斯勒算是反应快的,他在这时候居然还能保持理智并想到一个可能:如果敌人的飞机装上火炮炸毁飞艇,那是不是也可以炸毁“大贝尔莎”?

    因此,当他看到有两架双翼机飞向“大贝尔莎”时,马上就意识到这场仗还没有结束。

    甚至“大贝尔莎”可能才是夏尔真正要摧毁的目标!

    该死,我又被夏尔骗了!

    贝斯勒懊恼不已,炸毁飞艇只是引开所有人的注意力,包括我的注意力!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这样的反应速度。其它人全都愣愣的望着天空,有的望向贝斯勒,不知道他喊的话是什么意思。

    保护?该怎么保护?

    为什么飞机会炸“大贝尔莎”?

    它不是用来炸飞艇的吗?

    ……

    其中有几个德军飞行员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两架双翼机分成两个方向朝“大贝尔莎”俯冲并将机头指向目标时,忽然一架“鸽式”横穿而来撞上一架双翼机。

    更脆弱的“鸽式”瞬间被撞得粉碎,双翼机虽然结实,但机翼依旧被撞断了半截,失去平衡后翻滚着俯冲向地面并在一阵碎裂声中解体,不久就燃起了大火。

    贝斯勒惊喜的大喊:“还有一架,还有一架!”

    但其实指挥的不是他,战场已完全依靠德军飞行员的自觉和主动,这时代没有任何地面单位能指挥得了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尤其在这千钧一发转瞬即逝的危急时刻。

    又有一架德军“鸽式”尾随上仅存的双翼机。

    它是由埃里克驾驶的,他知道自己有危险,但他不能躲避。

    这是一种诱惑,以埃里克的飞行技术,他可以轻松的甩掉敌人,但他却不能这么做。

    因为一旦躲避,他就有可能失去唯一一次炸毁目标的机会。

    想到这,埃里克只能咬咬牙,选择无视“鸽式”的追击保持飞行轨迹。

    这样下去是不可能成功的。

    “阿芙罗”双翼机的速度的确比“鸽式”快,但那是在没加装火箭的情况下,加装火箭后不仅重量增加了还影响了气动布局,“鸽式”能轻而易举的追上并将其撞毁。

    埃里克甚至没有发射火箭的机会!

    他抱怨了声:“这就是小家伙要让我相信比利时人的原因吧,他什么都考虑到了!可是,我能相信比利时人吗……”

    话音未落,埃里克只感觉一道阴影从头顶掠过,接着身后一声脆响……一名比利时飞行员牺牲自己撞下了敌人,这也给了埃里克发射的机会。

    埃里克没有回头,他目光盯着目标,距离一点点接近,接着猛地拍下起爆开关!

    “嗖嗖嗖……”

    “嗖嗖!”

    ……

    火箭接二连三的朝目标飞去。

    (上图为“鸽式”单翼机,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最大的特点是机翼、机身大面积覆盖亚麻布,阳光甚至可以穿透亚麻布,这使它处于半透明状态,地面的步兵很难发现它,一战时被广泛用于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