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繁体版

刚性悬挂的“马克I”为什么不能配火炮

    昨晚一章写了“马克I”坦克不使用火炮,许多读者有疑问,我做个解释。

    在说坦克炮之前,可以先用机枪做对比:

    机枪两脚架,如果放在水平地面上,机枪手就可以对着准星灵活的瞄准目标上下左右施转着扫射。

    但如果机枪两脚架一高一低呢?左右旋转,枪口不是对准天上就是对准地下,上下调整也是如此,就是对不准正前方的敌人,尽管敌人近在咫尺。

    “马克I”型是初代坦克,它是刚性悬挂也就是没有悬挂系统的意思,负重轮直接连接车体。

    这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只要地面有一块突起的石头或凹凸不平,都会把坦克顶成一边高一边低。

    在这情况下火炮是无法瞄准目标的,近在咫尺都很难命中。

    因为坦克车身不水平导致火炮不水平,何况炮手也在不水平的坦克内,只透过小小的观察孔观察,他甚至无法知道是否水平。

    这使火炮基本是摆设,它无法瞄准无法命中目标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比如一开炮有毒气体就充斥整个坦克舱内排不出去。

    这个问题是在雷诺坦克时部分解决,它采用了水平悬挂系统,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三角形架构把上下的力转化为水平方向的力。

    同样是个突起的石头,它顶着雷诺坦克的履带时,水平悬挂系统会让负重轮水平张开,石头顶着履带会陷进负重轮之间,于是可以基本保持坦克车身水平。

    总结:刚性悬挂的“马克I”即便停车,火炮也无法瞄准目标,除非是绝对平地,有一块石头顶着履带都不行。

    水平悬挂的雷诺坦克停车可以瞄准目标,它的悬挂系统是软的,地面有突出,负重会往里陷,地面有凹陷,负重轮会往外凸,履带与地面大致互补从而保持车身相对水平,只要地面别崎岖得夸张就行。

    但它不能行进中射击。

    二战期间的坦克绝大多数无法行进中射击,两款坦克除外,一是英国的玛蒂尔达,二是美国的谢尔曼。

    玛蒂尔达是因为负重轮多速度慢,行进时车身相对稳定,行进中射击有一定精度。

    谢尔曼有垂稳系统,能使炮管在垂直方向上稳定在绝对高度,行进中射击也有一定精度。

    现代坦克不只有垂稳,还有横稳,也就是横向稳定,这两者就是所谓的“双稳”系统。

    有双稳系统,不管坦克车身怎么转怎么动,炮管能始终保持在一个绝对位置,于是才能行进中射击。

    德国豹2炮管上架着啤酒跑,我国99坦克架扳手,以及鬼子坦克上酒杯表演,考验的都是双稳系统,它直接决定坦克炮行进中射击的精度。

    反过来再看“马克I”,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他们只想着把大炮搬到坦克上,能开火就行,因此才会有刚性悬挂加两门主炮这样的组合。

    主角知道刚性悬挂不能配火炮,当然选择面覆盖的机枪作为主武器。

    还有读者提到主武器为什么不用哈奇开斯而用英国人的维克斯水冷机枪。

    这里就不得不说哈奇开斯的一个缺点:它虽然不像圣艾蒂安机枪一样高故障率,但风冷不够优秀打两三百发子弹枪管就过热,而且无法更换。

    而水冷机枪,一分钟就能输出五六百发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