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情艺术家
繁体版

第89章 扬琴、编钟和锣

    休息一天后,节目组的第五期拍摄又要开始了。

    到目前为止,所有民族乐器,周孝愚尚未展示的只有扬琴和锣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还有一种乐器周孝愚未展示,也不打算展示。

    那就是编钟。

    编钟是华夏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有一句话来形容编钟——编钟一响,全场肃静。

    在古代主要用于宴会、祭祀和庆典,已经被当成了一种国之礼器,象征意义更大。

    但是编钟的体积太大了,现实中别说学习,你见都见不到,只能去博物馆。

    周孝愚对编钟的学习也是在系统空间中完成的,目前的水准只是保持在【入门】级别。

    掌握度30%。

    1978年,鄂省随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

    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

    演奏时乐队由几个人组成,用6只丁字形木锤敲高、中音,用两根长形棒撞低音。

    经声学专家研究,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

    这套编钟的定音频率为256.4赫,与如今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等。

    这里划重点,要考。

    【华夏鄂省出土的这套制作于公元前433年周朝的编钟,可以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

    什么是历史文化?

    这就是。

    可见,远在2400多年以前,华夏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曾侯乙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你以为曾侯乙编钟是华夏出土最早的编钟?

    不是。

    稍后在鄂省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中,又发现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编钟,再一次改变对钟的起源认识。

    接下来就是锣了。

    锣和鼓几乎不分家,是戏剧节奏的支柱,也是汉族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主要用于情绪和气氛的渲染与烘托。

    在戏剧中,有这么一句行话——锣鼓一响,好戏开场。

    或者干脆叫‘好戏开锣’。

    这是提醒观众,接下来要专注于看戏了。

    类似于‘引导和结束唱腔’的作用。

    另外,戏曲中还有一些独白和朗诵的句子。

    在一段念白的开始与结束,或大段念白,律句、偶句之间,或从念白过渡到唱腔时,都常用锣鼓穿插,用以承前启后,点明句逗,划分段落。

    锣在其中,相当于文字中的句号、逗号和感叹号。

    但是,锣在曲子的运用中有一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无法独奏。

    锣一般和鼓在一起,以合奏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也是周孝愚不打算演绎锣这种民族乐器的原因。

    接下来就是扬琴了。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百弦琴,是一种击弦乐器。

    是华夏民族乐器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与钢琴同宗,音色也十分有特色。

    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

    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

    可独奏,合奏或者伴奏。

    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

    与前面的锣和编钟相比,扬琴虽然也适合独奏,但是使用机会极少,算是一种很冷门的民乐,它的最大作用还是在于伴奏和编曲。

    周孝愚不单独展示扬琴的原因,在于冷门。

    锣则是无法独奏,或者不方便独奏。

    至于编钟,在现实中你压根就很难接触到,如何独奏?

    摄像机前,周孝愚对着胡胜平侃侃而谈。

    随后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

    这个动作对于胡胜平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他身体一颤,惊讶道:“小周,你不会又要赶人了吧?这……现在才九点半啊。”

    周孝愚茫然道:“我该展示的民族乐器都展示完了啊?”

    胡胜平挠了挠额头,面色十分的纠结和痛苦。

    要是刚接触那会,他估计会大发牢骚,埋怨周孝愚不懂事,不珍惜这么好的机会,但是现在,这叫有个性,这叫特立独行,这叫有本事有才艺有依仗。

    他脑海中甚至想到了第五期节目播出中的一个画面。

    画面中,802房间的客厅内空无一人,卧室房门紧闭,然后一直从上午10点开始持续到第二天的早上8点。

    始终不见周孝愚出来,除了中间上卫生间外。

    即便将时速提高到20倍,或者30倍,整个一天播放完毕也要好几分钟吧?

    到时让后台工作人员在画面中间打上一句大大的提示——非静止画面。

    这不是坑人吗?

    到时压根不用想,胡胜平肯定会迎来总导演老钟的怒火和吹风机。

    其他明星除了才艺展示外,还可以展示一下生活日常和社交或者出席活动幕后花絮等等。

    周孝愚尼玛就是一朵奇葩啊。

    他除了展示民乐相关的,就只有煮面条,以及睡觉。

    对了,他不是要练舞吗?

    胡胜平眼前一亮,“小周,你最近不是在学习练舞和编曲吗?既然民乐都展示完了,我们继续拍摄你练舞和编曲的内容也是可以的。”

    周孝愚面色如常道:“可是我今天不练舞,不过确实要学习填词,我准备继续背诵几篇古文来着,要不,你们就在客厅拍摄好了,我在客厅看书。”

    周孝愚说完去卧室中拿了几本书出来,其中就有《古文观止》和《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等。

    然后,他就这么旁若无人的躺在沙发上开始认真阅读,手中捏着一支圆珠笔,不停地写写画画,貌似在做标注和笔记。

    胡胜平急的脑袋冒汗,以求助的眼神看向摄影师大树。

    他是真的拿周孝愚没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