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情艺术家
繁体版

第67章 学古琴,大不易

    “那现在做什么?”

    周孝愚问胡胜平。

    老钱那边约好了1小时后过去,路上打车估计要30分钟,现在已经换了正装,总不能重新练瑜伽吧?

    胡胜平看了一眼被搁在桌子上的古琴盒,将话题引到今天要演奏的乐器上来。

    “小周,你就对着镜头和我们讲一讲古琴吧,老实说,相比之其他乐器,古琴显得有些小众,我都记不起任何一首古琴演奏的曲子,民间也很少见到这玩意,只在电视上见过。”

    “你觉得,古琴有没有重新流行起来的可能?”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胡胜平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周孝愚点了点头,组织了一下思路。

    首先是古琴的历史。

    “我前面演奏的埙在华夏历史上有7000多年的历史,其实古琴也是历史悠久,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它的特点就是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籍记载是伏羲发明的,所以又称伏羲琴,久而久之成了儒家文学中汉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胡胜平抓住要点,提问道:“你的意思是古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华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周孝愚道:“这是肯定的,古琴最初是用作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所以古琴演奏又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需要搭配诗词歌赋一起表演,这样效果才会最佳,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导致古琴往往被赋予了高雅和意境深远等特征,这里也暴露出了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太过高雅,往往一些底层群众听不懂,使得古琴陷入曲高和寡的地步。”

    “至于历史典故,这就太多了,譬如君子四艺琴棋书画,琴为四艺之首。”

    “还有伯牙与钟子期以‘高山流水’成知音的故事,古琴就是他们友谊的媒介和见证。”

    胡胜平道:“你前面介绍过,埙是古代八音之一,古琴也是八音之一,这方面能不能稍微科普下?”

    古八音是华夏古代对乐器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分为以下八类。

    金:包括钟、镈、铙等,主要是金属制成的乐器。

    石:包括石磬、玉磬等,由石头或玉石制成。

    土:代表乐器为埙和缶,由陶土烧制而成。

    革:主要是鼓,由动物皮革制成。

    丝:包括琴和瑟,是弦乐器,由蚕丝制成的弦制成。

    木:代表乐器为柷和敔,是打击乐器,由木头制成。

    匏:包括笙和竽,是由葫芦等匏瓜类植物制成。

    竹:代表乐器为箫、笛、管等,由竹子制成。

    这种分类方法最早见于《周礼》,不仅涵盖了古代华夏的乐器,也体现了华夏古代对音乐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到了宋朝,八音又有了各自的代表乐器。

    即:弦(二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

    后来逐渐为各种民俗与宗教吸收,有了佛教八音、乐昌八音、乐器八音、镇隆八音等。

    胡胜平继续道:“那你觉得古琴的缺点除了曲高和寡外还有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古琴在我们生活中变得小众而冷门?”

    周孝愚想了想,搬着手指头逐一分析。

    “第1个原因,古琴的诞生就是用于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而在华夏古代,读书往往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只有中上层家庭才能承担起读书的开销,这就导致了古琴的曲高和寡与先天不足,天然缺乏群众基础。”

    “包括现在,一张古琴的售价也不便宜,我也不建议新人练习古琴。”

    胡胜平插话道:“你说古琴很贵,到底有多贵?”

    周孝愚指了指面前的古琴道:“我的这张古琴是里面中等偏下的档次,贵了买不起,就这也要一万多。”

    “当然还有几千元甚至小几千元的,那种材质不太好,不建议买,容易坏。”

    “由于缺乏群众基础,教古琴的地方也很少,而且学费也不便宜。”

    胡胜平略微砸吧了一下舌头,和动不动就几万的钢琴比起来,似乎也不算贵啊?

    但是和笛子、箫、二胡、陶笛、埙之类的乐器比起来,那可就太贵了。

    贵不贵,还是看各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第2个原因,古琴比较难学,那种在网上找找电子文档和教学视频就能学会的情况,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古琴虽然是七根弦,却拥有一百多个泛音,是易学难精的乐器。”

    “而且古琴不仅挑观众,还挑学习者,学习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人生阅历等要求。”

    胡胜平偷偷瞥了瞥周孝愚,没吱声,对方好像也就是一个高中学历。

    不过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看,周孝愚的文化素养其实也不低,至少在民族乐器这块算是专家水准了。

    “第3个原因,古琴音域低,音量小,不适宜作为展示型乐器,古琴的音色及调子,都规规矩矩较为雅正,不像流行音乐那样或欢快愉悦,或哀怨凄婉,以迎合听者的心理,引发听者的共情。”

    “除了现代流行音乐移植的少部分曲子,真正传统的古琴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欣赏不来的,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不够拉风炫酷,远不如二胡琵琶和古筝吸引人。”

    胡胜平点了点头。

    这一点,他倒是十分认可,他记忆中就想不起任何一首古琴演奏的曲子。

    但是在领导人接待重要外宾,亦或者某些重要的礼仪场合,古琴的出场频率却不低。

    周孝愚继续举了一根手指头,“还有最后一点。”

    “古琴的曲目在古代都是口传心授,没有统一的音乐记录系统,在传承过程中极易出现歪曲和失真,而且古琴的现代化改造程度也不如古筝、琵琶等。”

    “最后总结一下古琴的特点,高雅独特,被看作是君子之交的媒介,在大众人眼中,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

    “这就是古琴现在的窘境。”

    胡胜平似乎有些明白了。

    “这就是你今天选择和其他乐器一起合奏的原因?”

    “差不多是这样,我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演奏效果。”

    “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你觉得古琴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流行起来吗?”

    周孝愚摇了摇头,“十根手指有长短,古琴有它自己的特色,它生来就是曲高和寡的,很难流行。”

    胡胜平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时间已经过去20多分钟了,抵达音乐学院后还要进去找具体的地点,我们是不是要动身了?”

    “对了,我们来前海市是坐高铁来的,没有开车。”

    周孝愚挠了挠后脑勺,“那就只能打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