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寻找出路
“不对”,我把指北针递给齐珏,说道:“不知不觉方向完全反了,到了这里正好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我怀疑这就是隗掌柜数次探洞一无所获的原因”。说完我把目光投向指北针指的方向,正是那个看起来不可能有出路的洞口,于是拿着火把走向那个毫不起眼,分明就是死胡同的山洞。
到了洞口我垒起几块石头把火把架起来,往后退了几步,等到身体移动引起的气流扰动完全消失,火把上直立的火苗向洞口微微有点倾斜,幅度极小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我心里一喜,地下洞察基本恒温,火把的火苗如果没有一丝方向上的变化,说明那个洞口里面没有气流扰动,肯定死胡同。现在火苗向洞口方向微微倾斜,幅度极小但至少可以证明不是死胡同。
为证明我的判断是否正确,在另外五个洞口也做了试验,无一例外立在五个洞口的火把火苗始终笔直向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倾斜。包括隗掌柜派人前后探过三次的洞口,火把上的火苗也始终保持笔直向上。我不放心,再次回到有可能是唯一出路的洞口,火把上的火苗和先前一样出现微微向洞口倾斜的状态。
“好了”,我指着立在洞口的火把说道:“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只有这个洞口的火把上的火苗不是笔直向上,而是微微向洞口倾斜,和其他五个洞口不同,说明这个洞口才是唯一有可能找到出口的方向,也是指北针指向的北方。”
姬霖看着火把上的火苗,奇怪有问道:“通过火苗向洞口倾斜就能得出这个洞口不是死胡同,是何道理?”
“这很简单”,齐珏把手中的火把递给姬霖说道:“在密闭不透气的空间空气不会受到扰动,火苗极轻遇到空气扰动,哪怕是极其轻微的空气扰动也会跳动或倾斜向出现空气扰动的方向。没有出口的山洞事实上是一个密闭空间,洞口处火把的火苗就会保持笔直向上的状态。现在火苗向洞中倾斜,虽然极其轻微,但也说明在这个山洞不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一旦有风吹过这个山洞的出口就会产生一种吸力”,齐珏说着冲着姬霖手中火把的一侧用力的吹了口气,火把的火苗顿时向那侧倾斜了而去,齐珏接着说道:“就象这样,可能洞穴比较长,不能产生如此明显的效果,只能引起火苗微微向洞口倾斜,虽然幅度极小,但也足够说明这是唯一一个有可能连通外面的山洞”。
姬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学着齐珏的样子向手中火把的右侧吹了口气,火苗瞬间向她的右侧倾斜,反复几次都是如此,她不禁叹了口气说道:“可惜隗掌柜找来的探洞高手不知道这个方法,否则可能已经找到了洞穴的出口”。
“也不一定”,我指着被探过的洞穴说道:“想比较而言,这几个洞口更像能够找到出口,而有可能有出口的山洞看起来完全是个死胡同,所以他们选择了看起来更有把握的方向,完全可以理解。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也是进这个洞,要不是洞口的标记和文字提醒,我们也会走向歧途。咱们该走了,现在只找到方向,谁知道前面还有什么,找到出口前,还不能松懈”。
大家应了一声,背起自己的背包和包袱,我把指北针拿在手上,以便可以随时查看方向,举着火把在头前开路。洞口看起来像个死胡同,进去以后更像是个死胡同,走着走着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如果判断错误,就可能把他们领到万劫不复的境地。想到这里我觉得后背一紧,一股凉气直冲脑门。不过紧张也没有用,现在已到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地步,先不说郦邑城中守着上万官兵,想回去向官兵投诚,进来的地道已经坍塌,找不到可以投诚的路,为今之计只能压住心中的恐惧,硬着头皮向前闯。
稍微让人心安的是一路上方向几乎没有变,山洞的方向和指北针所指的北方基本一致。休息了四次,铁钉上的第一百个浸透了松脂的松果熄灭时,时间至少过去了一天半,直到大家累得走不动了,才点起油灯,靠着洞壁休息。洞壁有些潮湿,只能是略作停留,补充一点食物,忍受着快要冒烟的喉咙继续前行。这时候最重要的不是食物,而是要找到能喝的水。进入这个山洞前地下洞穴里到处是水,但是自从进了这个看不出是岩石还是黄土的洞穴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一滴水,好在洞壁非常的潮湿,实在渴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可以试着血剑掘开洞壁,在洞壁上做一个凹坑,会集起一点水,当然水的口感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只是非常时期的权益之计。由于缺水大家不再聊天,呈一字队形向前走去。又过了几个时辰,感觉到地面有了些许变化,有了缓慢向下的趋势,洞壁也渐渐的出现油亮的黑色。经过的地方都看不出任何人工的痕迹,说明这个洞穴是天然形成的,向下倾斜角度越来越明显,随着不断向下,洞顶开始高了起来,直到强光手电都照不到洞顶,见此情景,每个人心下都是骇然,惊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谁能想到一个看起来像死胡同的山洞,竟有如此壮观的一面。渐渐的洞穴开始变得宽阔,我们只好沿着洞壁的一侧前行,渐渐对面洞壁从眼前消失了,墨雨时不时找开的强光手电,再也照不到对面的洞壁。这时我们应该已经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洞壁岩石上挂着一层几乎察觉不到的细小水流紧贴着洞壁流进地面与洞壁之间的缝隙,水流虽小,但是把手靠的洞壁上就能把水收集到手掌,再喝进肚子里,喝水的问题终于解决。
起初还记得燃烧掉的松果数量,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忘记了记数,时间的概念也在脑海中淡去,不知道走了多久,走了多远,我休养所带松脂浸透的松果一半已经烧完。这里的条件允许,我点起油灯,开了进入地下洞穴后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还是如何才能离开这个地下世界,回到虽然寒冷但是充满阳光的地上世界。
“其实到了这里,我反而更加担心”,墨霏吃了一口干粮接着说道:“小时候我们经常到寨子附近的洞穴里去玩,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洞穴中只要有水就一定与地下暗河相通,地下暗河最终会流出地面。有些洞口看起来毫无活路却是通的,就像天门山去齐家的承天门,如果没有人引路,不会有人相信那个洞口连通一个世外桃源。现在咱们到了这个上看不到顶,侧看不到另一侧洞壁的空间,肯定有出路,但是由于空间巨大,想找到出路却不容易,要知道咱们所带的补给有限,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的方向才是重中之重”。
“要我说,不用那么担心”,一直没说过话的吴彻底开口说道:“其实到了这里完全不用担心,出口一定有,找到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感觉没错的话,这里的地势已经很低,非常有可能出现墨霏所说的地下暗河,只要有河流补给就不成问题,照明的问题也能解决”。
我一听来了兴趣,“你说说看,为什么有地下暗河就能解决补给问题?”
吴彻笑了笑,自信的说道:“你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不等我回答吴彻底笑着说道:“我在潞水边行船二十多年,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靠着一条船,不仅能保证全家人吃饱,还能时不时接济乡邻。有河流的地方一定有鱼,鱼不仅仅只有吃一种用途,鱼油可以点灯照明,鱼皮可以做衣服御寒。只要能找到地下暗河,咱们就能在这里呆上数个月,至于出路可以慢慢找”。
“鱼皮还可以做衣服?”不光墨雨好奇,我也是在小说中看过鲛鱼的皮可以制成衣服,是上等护身服装的绝佳材料,只是小说家写出来的,一直不信真有其事。我也好奇想知道鱼皮是否真得可以做成衣服。
“吴彻说得没错”,不等吴彻回答,姬霖说道:“燕代之北有个扶余国,除挹娄部落,还有许多小部族,其中有一支长期居于苦寒之地,以打猎捕鱼为生,他们就能用捕到的体型硕大鱼皮缝制衣服。这种衣服不仅可以御寒,还不怕水。曾有好事者求而带回中原,因中原温度比那里高出不少,放几天鱼皮制成的衣服就会散发出醒臭味,所以鱼皮制成的衣服只适合在苦寒之地穿用”。
“姬门主说的没错”,吴彻接话说道:“生鱼皮做成的衣服只能在苦寒之地穿用,还有一种方法是将鱼皮用加工兽皮的方法加工成衣服,以船为生的人通常有一件水靠,就是用加工过的鱼皮做的”。
“好了,咱们别聊鱼皮了”,大家聊得起劲,齐珏打断了大家的聊兴,说道:“咱们还是集思广益,看看用什么办法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你们不觉得这个地方看似普通,其实并不普通”。
“并不普通?”墨霏奇怪的看了齐珏一眼。这是我才发现齐珏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又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墨霏还想追问,我伸手拉了她一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齐珏是现代社会考古专业的硕士,我想她一定有什么发现,才绞尽脑汁思考答案。看我拦住她的话,墨霏明白了过来,于是向身边的墨雨和姬霖也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吴彻也是老江湖,看到噤声的手势马上明白齐珏正在考虑的问题可能非常重要。
过了好一会,齐珏还是没有说话,而是点起一支火把,沿着洞壁走了回去,一边走还一边有手不断的抚摸着洞壁,等到她手中火把上火光越来越暗,几乎快要看不到时,我正想跟上去,听见齐珏冲我们喊道:“你们过来看,这个洞穴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大家心里都是一惊马上跑了过去,齐珏用指着洞壁上的一块,让我们看看上面有什么。
墨雨打开强光手电,将那块洞壁照亮,只见被照亮的部分有明显切削的痕迹,面积不大只有几平米。不过,我接过墨雨手中的强光手电,在那块渦的四周照了照,又发现了不同之处。有切削痕迹的这块洞壁和四周的洞壁比起来,不同之处在于其他洞壁都湿湿漉的,唯有这块洞壁显得非常干燥。
“你的意思是这个巨大的洞穴是人工开凿的?”姬霖一脸震惊的向四周望了望,说道:“想要开凿这样规模的地下洞穴,需要的人力大得惊人”。
“没错”,齐珏接话说道:“自从到了洞壁为石质地方,心里就越来越奇怪,不光洞壁越来越光滑,就连地面也显得越来越平整,要知道在自然洞穴中,水流有可能把洞壁和地面冲刷得十分光滑,但是这里的洞壁上有一层薄薄的水帘,地面上不仅看不到水流侵蚀的痕迹,而且连一块碎石都没有。天下没有这么奇怪的天然洞穴,只能说明这个洞穴被人处理过,至少把洞壁和地面处理了。一路上我都在留意地面上有无人工的痕迹,忽略了洞壁上也可能遗存的人工痕迹,果然被我找到了”。
“可是,玉姐姐”,墨雨不解的看着齐珏说道:“如果地面和洞壁都经过了人工修整,应该会有明显的痕迹,为什么只在这里保留了一小块切削的痕迹,其他地方和地面上都没有人工的痕迹?”
“这很好解释”,齐珏用手压在洞壁上,附着在洞壁上的薄的几乎察觉不到的水流顺着齐珏的手掌滴落到地上,她接着说道:“我想是这些覆盖在洞壁上薄薄的水帘经过长年累月的侵蚀,把洞壁上的切削痕迹磨平了,地面的切削痕迹肯定也是被水流磨掉了”,齐珏指着我们每个人的脚下,说道:“唯一合理的解释现在是冬天,北方的枯水期,如果到了丰水期,地面上可能会有薄薄一层水,入洞到现在我们好像一直向下走,这个坡度能给水流带来了足够的冲刷的力,结果把地面也磨得平整。如果所料不假,离洞壁足够远的地面上肯定能找到人工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