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色
繁体版

第四章 廊下食

    自从贞观年间开始,每次朝会结束,圣人都会将前来上朝的各部高官留下来,让他们在飞檐下席地吃饭,而这一顿饭被称之为廊下食,由朝廷出钱供应。

    久而久之,也就演变成了一种惯例,不仅每个官员都能享受到免费午餐,而且不能推脱,否则就会被御史弹劾。

    当然,既然用的是公款,那就别指望能吃到什么山珍海味,但是,廊下餐也不会太过简陋,以至于失了朝廷体面。

    忙了一早上的薛牧对午餐有些期待,他在心中暗想:这么冷的天,要是能吃到黍臛就好了。

    那是一种加了黄米的肉羹,趁热开吃,十分暖胃且口感鲜美。

    就在这时,身侧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薛主事,明日休沐,您可有什么安排?”

    闻言,薛牧一怔,感觉有些不解,下意识地问道:“何事?”

    只见刘希夷顿住脚步,双手一拱,语气诚恳:“下官初入官场,张罗了一场烧尾宴,准备宴请诸位同僚,也希望薛主事不吝赏光。”

    他托关系打听过,当初升平司草创,东宫许二位主官自行征调官员之权。据说,那天晚上,薛主事手持名录、勾画姓名,而他刘希夷幸得青睐,被选中了——这就是知遇之恩。

    既然是同僚,倒也不好拂了刘希夷的面子,薛牧点了点头。

    见他答应赴宴,刘希夷面色一喜,咧嘴笑道:“那明天晚上,下官就恭候薛主事的大驾了。”

    说完,这家伙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神秘兮兮地添了一句:

    “宴会设在平康坊南曲黄四娘家。”

    众所周知,平康坊是长安城有名的名妓聚集地,而她们大多住在坊东的三个曲,其中,身姿窈窕、容貌艳丽者,于南曲、中曲待客,而北曲住的都是些歪瓜裂枣,不堪入眼。

    大唐官场狎妓成风,毫不夸张地说,在场众人几乎个个都是老司机,跟这群家伙相处久了,薛牧自然十分了解平康坊,勉强算是半个老司机吧。

    传言中,南曲黄四娘家,是长安城有名的私家妓馆,经营宗旨是贵精不贵多,嫖资高昂,只要开宴就得付钱十贯。

    一念及此,薛牧决定让家仆准备些贵重的礼物,当作贺礼。

    “刘录事客气,明天晚上某一定赴宴,到时候不见不散。”

    “薛主事言重了……”

    一行数人边走边聊,终于来到廊下就食。

    抬眸望去,几张木质桌案排列整齐,上面各摆着两碟青绿色的素菜,一小盘炙烤羊肉——

    唉,三道中规中矩的菜。

    薛牧失望地摇了摇头,因为这里面没有他想吃的黍臛。

    “还行,至少羊肉的分量还算足。”

    刘希夷环顾四周,出言调侃。

    一般来说,在皇城值班的各位宰辅、重臣,肉食定量是每天三头羊,而升平司这种小衙门,却经常出现伙食时好时差的状况——

    当然,好与差,只是相对贵族子弟来说,若是换做平民百姓,他们肯定会高兴得合不拢嘴。

    身为主事官,薛牧出声打了个圆场,板着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况且今天又不是什么特殊节日,都别抱怨了,趁热开吃吧。”

    身为资深吃货,他早就打听清楚了,每年正月初七和三月初三,朝廷会加赐煎饼;正月十五、正月三十加赐糜糕;端午节赐粽子;七月七赐斫饼……这些都是御厨精心准备的糕点,算是圣人赏赐给在京官员的额外福利。

    可惜,任职一个月,尚未赶上什么特殊节日,无法大饱口福。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胥吏的禀告声:“列位,太子殿下赐食至。”

    不多时,杂役们挑着食盒走到廊下,一位面白无须的使者朝众人拱了拱手,说了些场面话,薛牧等人亦叉手回礼。

    客套了一阵,食物分发完毕,除去前往东宫参与集会的王勃之外,升平司内,十数位有品级的官员都得到了一个雕花食盒。

    “哟,暖寒花酿驴蒸,这可是好东西啊!”有官员惊呼。

    在本朝做官的人,夏季有防暑降温餐(冷粥、凉面),冬季烤火餐(以羊肉为主的菜肴),而驴肉却十分少见,毕竟它们可以用来驮人、用来耕田,较为珍贵。

    此时此刻,没能吃到黍臛的薛牧,心中早已没了遗憾。

    毕竟,这么冷的天气,能吃到用黄酒蒸得酥烂的驴肉,来驱除寒气,已是一种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