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血洒众安桥
繁体版

第10章 再度分离

    离开充满生气的火热军营,回家过起平淡无奇的田园生活,虽然回到家里已经半年,岳飞的心依然还在战场,连做的梦都还在前线打仗。

    这天夜里,睡梦中,岳飞又回到了那场兵力悬殊的剿匪战斗。只有二百人的小队伍要对阵陶俊和贾进数千匪军确实不轻松,岳飞没有盲目出战,而是带着几个头脑机灵的士兵,悄悄地潜入匪寨附近,抓住了一个小头目,逼着他说出山寨详细情况。

    根据俘虏的交代,岳飞了解清楚了匪徒的基本情况。匪首陶俊仗着人多,地形熟悉,又多次打败过前来剿匪的官兵。志大才疏的陶俊挫败了官军几次围剿之后头脑膨胀,竟飘飘然起来,根本不把官军放在眼里。

    人呐就怕骄傲,一骄傲便会忘乎所以,就会放松警惕。骄兵必败,自古如此。此时的陶俊就犯了骄傲轻敌的错误,大队官兵都被自己打败过,哪里还会惧怕眼前区区二百人?陶俊哪里知道,此次领兵的非同往常,而是初生牛犊的岳飞。陶俊在找死,熟读兵法的岳飞暗自高兴。

    兵在精而不在多,施巧计才能战胜敌人。岳飞将主要兵力放在埋伏点,故意大大咧咧的只带二十多人去匪寨挑战。与陶俊手下喽啰只打了个照面,岳飞便装作战败,让士兵们丢下兵器,撒丫子跑路,意在让头脑发热的陶俊和贾进进一步犯轻敌错误。

    陶俊和贾进见岳飞带领士兵们落荒而逃,当真轻敌起来,还以为这次也像前几波官军那样不堪一击,因而被岳飞打的大败。擒贼先擒王,岳飞逮住了陶俊和贾进两个匪首,迫使其余匪徒全部缴械投降。

    就在岳飞日夜思念部队,思念战友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几乎令他崩溃的坏消息,刘韐的“敢战士”被解散了。

    刘韐是岳飞这一生所遇到的第二个贵人,假如不是父亲岳和去世回家守孝,岳飞绝不会离开刘韐。与刘韐相处的日子虽然不长,在刘韐的培养下,岳飞定会学到不少东西。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岳飞终究还是早早地离开了刘韐。

    敢战士被解散,意味着岳飞再也回不了老部队了。失望至极的岳飞不得不接过他爹爹留下的担子,当起佃农,围着几亩地头打转转。志在从军报国的岳飞实在不甘心当一辈子农夫,将来也像父亲一样老死炕头。

    父亲岳和在世的时候,地里的农活自有父亲打理,岳飞只是当当帮手。如今父亲不在了,弟弟岳翻尚小,岳飞不得不跟岳翻一道种地。几亩薄地再怎么精耕细作也难以养活一家人,为了养家糊口,岳飞不得不找人托关系,再次干起“游儌”,赚点微薄的薪酬补贴家用。整日在市场转悠,防止毛贼偷鸡摸狗祸害商家和百姓,甚是无聊。

    一心想在军营发展的岳飞异常苦恼,忍不住借酒浇愁,有一回,竟然在外面又喝的酩酊大醉。醉酒后的岳飞失德,竟然又一次跟人斗殴,长期被压抑报国无门的情绪,借着酒醉彻底爆发出来。母亲姚氏知道后大为光火,严厉训斥了岳飞。

    这已经不是岳飞第一次酗酒,酗酒这个毛病就是在韩家当护院时落下的。在韩家护院时,有一回岳飞就喝的酩酊大醉,打了伙伴。因为他勇力过人,武艺高强,又带过兵,打过仗,韩家要依靠他挑起保家护庄的重任,不仅没有辞退他,反而帮他化解了那次危机。

    酒醒之后岳飞十分后悔,发誓以后不再喝酒,以免喝酒误事,同时也不让儿子岳云喝酒。

    宣和六年(1124年),相州一带发生水灾,这是继岳飞出世那年特大水灾之后的又一次大灾难,这回虽然没有冲倒草屋,可是地里的庄稼基本绝收。农耕社会的基础是农业,地里庄稼绝收工商业也要受到影响,集市生意萧条,游儌也无事可做,工资无着,本来就不富裕的岳飞家雪上加霜,生活陷入困境。原本就不安于田园农耕的岳飞,见在家乡已难以生存,便辞去“游儌”工作,决心再次投军,当兵吃粮,弄些银子养家。

    这是岳飞第二次投军,这回岳飞将长子岳云和长女安娘留在家中,托付给母亲姚氏照看,把妻子刘氏带去军中。

    见父母亲要走,小岳云含着眼泪跪在岳飞面前,苦苦哀求道:“爹爹,你跟娘都去了军营,把我也带上吧,我想跟您们一起去杀金狗。”

    “祥祥,你还小,等你长大了,爹爹一定带你去杀金狗。”金军不断生事,搅得边境不得安宁,汤阴这儿也能嗅到一丝火药味,原本指望儿子好好读书的岳飞改变了想法。

    小岳云不满地应道:“爹爹,你上回投军说我小,现在我已经六岁了,怎么还说我太小呢?”

    “说说看,咱们庄哪个六岁孩子去当兵的?你能找出一个,爹爹一定带你去兵营。”见小岳云被问倒了,岳飞抚摸着儿子的头,说道,“祥祥,你真的太小了,等到你拿得动刀枪,爹爹一定带你去,决不食言。”

    岳翻说道:“祥祥,别闹了,我不是也没有去吗?”

    岳飞接嘴道:“是啊,你叔叔上回没有跟我去,这回不是一样留在家陪你吗?”

    “哼,说得好听!什么是陪我,叔叔明明是要陪婶婶,当然不能去。”小岳云调皮的朝着叔叔岳翻做了一个鬼脸。

    岳和去世刚两年,按照规矩应该守孝三年才能成亲。自己要去投军,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转家乡,岳飞便跟母亲商量,决定为岳翻举办婚礼,圆了房。

    岳飞哈哈大笑,说道:“你这个小鬼头,真是人小鬼大。”

    小岳云追问道:“爹爹,您说,我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跟您去当兵啊?”

    “祥祥,爹爹第一次当兵是二十岁,你自个说,你什么时候能当兵?”岳飞没有正面回答儿子,只是说了自己当兵的年龄。

    小岳云何等聪明,搬起手指头细细数了数,应道:“爹爹,我今年六岁,再过十四年才二十岁。不行,不行!太久,太久,我不干!”

    岳飞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干也得干!打仗不是你们小孩过家家,是大人的事,你还要过十四年才能长成大人。”

    小岳云哭丧着脸说道:“爹爹,再过十四年,金狗早被您杀光了。”

    岳飞笑了,说道:“爹爹把金狗杀光了不是更好吗?你就可以坐下来好好读书,将来考个状元郎。”

    小岳云使劲摇着岳飞的胳膊,撒着娇说道:“不嘛,就不嘛,云儿不要考状元,云儿要跟爹爹去杀金狗。”

    岳飞拍着小岳云的小肩膀,说道:“祥祥,你是个乖孩子,听话,爹爹走了,你跟叔叔就是家里的男子汉。你留在家里,一边读书,一边保护奶奶、婶婶和妹妹。祥祥,爹爹可是把奶奶、婶婶和妹妹的安全全交给你们了啊,这个任务很重要,一定要完成好。还有,一定要听先生的话,可不能再淘气了。”

    “好吧,云儿听话就是。爹爹,您可不要把金狗全部都杀光了啊,一定留一些给云儿啊!”爹爹已经把话说死了,小岳云知道说再多也没用,只好无奈地答应了,含着眼泪将父母送到村口,直到看不见父母的影子才回家。

    岳飞二次投军回不了原部队,便去河东路平定军当了一名“效用士”。

    华夏自古就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说,当兵是个危险职业,不是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冒风险当兵。

    唐朝后期局势动荡,藩镇为了防止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招募的士兵逃跑,也为了方便抓到逃兵,便在士兵的胳膊,甚至脸上刺字,注明军队番号和个人信息,这种对待犯人般的屈辱性做法一直延续到宋朝。

    宋朝招募士兵是要体检的,身材高大的能做高级军士,“效用士”就是高级军士中的一种。高级军士不用在身上刺字,俸禄也比普通士兵高。岳飞在刘韐那儿补了个承信郎,还没有批下来,父亲就去世了,上报的承信郎自然也泡了汤。为了尊严,为了避免在身上刺字,凭借高大的身材和高超的武艺,岳飞做了“效用士”。

    这次岳飞不是像第一次那样单枪匹马去投军,而是约了王贵、汤怀、张用三个师兄弟一道从军。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军队是要打仗的,打仗是会死人伤人的,可不像平时在家打架,师兄弟总比外人强,能在一起,总会有个照应。

    平定军是宋初建立的一支军队,属于镇州治下的地方部队。“效用士”是熙宁年间正式设立的兵种,刚开始设立时名额有限,靖康年间,由于金兵入侵,人数激增。

    神宗年间,正式制定效用士法规,规定效用士作为一种乡兵,只有具备一定武技和勇力的人才能从军。军队发给效用士钱粮、战马、兵器、甲胄,平时可以住在家里,但是要参加训练。战士应当到军中报到,参加军事行动,久而久之,效用士便逐渐成为禁军中一种特殊军士。

    岳飞二次投军之时,宋金两国已经处在交战状态,士兵根本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住在家里,必须住在军营,时刻准备打仗。岳飞当过“敢战士”,有一定军旅基础,上过战场打过仗,当效用士不久,便升为一名下级军官偏校。

    宋金践行“海上之盟”约定,合力灭了辽国之后,宋朝的北方邻居由辽人换成了金人。这个新邻居原是跟自己一道灭辽的朋友,宋微宗天真的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天下太平了。谁知道前门刚赶走恶狼,后门立即又来了更加凶狠的猛虎,昔日共同灭辽的“朋友”转眼间竟成为敌人,而且是比辽国还要凶狠歹毒的多的敌人。

    金国是马上民族,金国男人一生不是打猎就是打仗,嗜杀成性,许多将领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四太子金兀术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大太子粘罕也很有军事头脑,在宋金联合攻打辽国燕京的战斗中,他俩一眼就看出了宋军极其虚弱的本质。

    宋朝的国策导致宋军长期武备松弛,士兵缺乏训练,军官不仅贪生怕死,而且吃空饷,部队缺编相当严重。最要命的是皇帝对将领不信任,委派太监统领军队,军官没有决策权,这样的军队能成气候才怪呢!

    发现了宋军的致命弱点,金兀术和粘罕十分兴奋,召集幕僚商讨对宋作战对策。

    金军一面攻打辽军,一面制定对宋军作战计划,同时还派出大批间谍深入宋境,绘制地图,了解山川河流情况,刺探宋军各地布防兵力、粮草和兵员的调集情况,做好攻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待到灭了辽国,金兵立即掉头南下,携得胜之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金人的野心比辽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辽人只想占据幽云十六州,而金人却想灭掉宋朝,占领整个中国,一统天下。

    尽管宋朝有像宗泽这样始终对金人保持警惕的主战派将领,主张积极备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朝廷并不相信这些将领的判断,甚至以为他们是杞人忧天,根本不作任何开战的准备工作,依然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宋微宗为了享清福,面临金军大兵压境之际,居然将皇位禅让给长子赵桓,自己当起太上皇,整天吟诗作画,书写他的瘦金体,做他的道士炼丹药,企望长生不死。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尽情享乐,上行下效,各地官员忙着敛财,全然没有把国家安危放心上。宋朝当权者全然不知道达摩克斯之剑已经悬在头上,亡国的灭顶之灾步伐已经越来越近。

    战火还没有烧到平定军。作为普通军人的岳飞不知道形势有多危急,还在做着如何赚钱赡养母亲、妻儿、弟媳的计划。长兄为父,父亲不在了,他这个当哥哥的不能不替年仅十几岁的小弟弟生活操心。

    靖康元年(1126年)3月17,岳飞第二个儿子降生在平定军军营。长子叫岳云,岳飞给次子取名叫作岳雷,字发祥,号夏卿,兄弟俩都是雨字头。至此,刘氏给岳飞生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

    岳飞在平定军生活了两年,岳雷出生这年,金军西路军向山西发动进攻。靖康元年六月,河东路分季团练得知岳飞作战勇猛,将他从平定军调往山西,负责搞侦察工作,岳飞暂时离开了生活两年多的平定军。

    有一次,岳飞带领一百多名骑兵来到庆阳、榆次一带作“硬探”。所谓“硬探”,就是不做化妆、不隐蔽,光明正大的走大路侦察敌情,简单的说,就是武力侦察金军动静。

    岳飞这支人马侦察了好久,没有发现敌情,眼看天快黑了,岳飞准备找一个地方宿营。就在这时候,宋军突然与大队金兵遭遇。战士们毫无思想准备,顿时惊慌失措。

    岳飞不慌不忙,镇静自若的扬鞭挺枪,策马冲入敌阵,接连杀死几名金军将领。金兵见岳飞这么凶猛冲杀,竟然怀疑附近一定有宋军的大部队,胆怯了,纷纷后退躲避。

    岳飞打退了金兵,找了一个僻静处,让战士们换上金兵服装混进金营,凭着超人的胆识顺利完成了侦察任务。岳飞不仅搞清楚了敌人数量和宿营地点,连敌军行动目的、将领职务、姓名都摸得一清二楚,再次展示出岳飞不同寻常的军事才能。依据岳飞的功劳,由偏将升为进义副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