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剑客李太白
繁体版

第六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第三十六节 交趾五行门渊源

    第三十六节交趾五行门渊源

    林之原的大脑停滞了好几年,重新融入人类社会对他来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五行大法师漫长的改造培养下,林之原才半适应了人类社会,能和五行大法师简单交流,自己身世也说得不是很清楚。五行大法师通过秘密调查,得知了林之原的身世遭遇,心中怒火冲天,带着林之原回到他的村落里,将陷害林之原父母的村民全都从山崖顶上扔下,为他的父母报了仇。

    林之原在老师五行大法师这感到了一丝温暖。他只认可老师一个人类,其它师兄弟他也不搭理。五行大法师教他学功夫,他这方面天赋很高,学起来很快。五行大法师根据他半人半猴的特点教会他一套藤蛇鞭法,又给他制作了一副藤甲,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五行大法师原是儒家一名高手,精通五行之术,在门派中是年轻一辈的翘楚。

    五行指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敛聚)、木(代表曲直)、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炎热)、土(代表生化)。

    五行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物体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体在不同的条件、不断运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相生相克思维的基础上,又附之于阴阳、四时、五方、五德等元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五行系统模型。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大法师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应用地炉火纯青,曾摆下了一阵五行大阵,将儒家门中高手一一打败。可是这样优秀的一个人被几名师兄嫉妒、憎恨,以至于后来栽赃陷害他,因此被逐出师门。他恨师兄们的阴险毒辣,他恨师傅的不明是非。恨天恨地,慢慢心中有了执念。他后来在交趾成立了五行门,专门与儒家这样的名门正派为敌。

    他收了五个弟子,每个弟子都有悲惨的经历,都有他一样的执念。大弟子白衣法师金光禅师;二弟子黄衣法师林之原;三弟子红衣法师霍家大少;四弟子绿衣法师水玉儿;五弟子黑衣法师丘九。五个弟子中黄毛野人林之原最让五行大法师费心费力的。

    高适听黄毛野人林之原的遭遇,心中也不是滋味。他想到老师给自己讲解的“人之性恶”的道理: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

    黄毛野人林之原从小离开人类社会,没有太多的人性之恶,其人还是比较天真纯朴的。高适还挺欣赏林之原。

    黄毛野人林之原介绍完自己的身世和五行门的渊源之后,按照约定与高适会斗在一起。两人一时间难分胜负。高适虚晃一招,立马就跑。黄毛野人林之原紧追不舍。一路上二人打打停停,跑来跑去,不觉之间已从南方跑到边塞地区。

    西北边塞是苦寒之地,常年风沙冰雪,气候干燥且寒冷,早晚温差很大。

    胡风不开花,

    四气多作雪。

    北人尚冻死,

    况我本南越。

    黄毛野人林之原白天和高适打斗,还不觉得冷,等到了晚上,高适不打了,跑没影了。他自己一个人才感觉到北方的冷风刺骨。他穿的藤甲,防水防火,就不防风,到处都是窟窿。他浑身打着哆嗦去找暖和的地方。边塞地区荒无人烟,走到半夜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

    高适不怕,晚上几个兄弟早都给他准备好了衣服,他们穿着厚厚的衣服,一边喝酒吃肉,一边高唱着岑参的诗歌《河西春暮忆秦中》:

    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

    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

    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大家吃饱喝足,休息好了。第二天去找黄毛野人林之原。林之原又冷又饿又渴,无奈只能在荒郊野地里刨了一个土坑,暂时躲避,已经冻僵了。几人过来,毫不费力将黄毛野人林之原抓住,捆绑起来。

    高适很同情黄毛野人林之原,给他找了一个被子盖上。慢慢地黄毛野人林之原醒来,看到自己被捉住。拼命挣扎,可怎么也挣不脱绳索。高适等他安静的时候,又给他拿了点水和吃的东西。黄毛野人林之原不吃不喝,不一会又昏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