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剑客李太白
繁体版

第五章 一佛一儒一浪子 第二十六节 众生皆苦唯自渡

    第二十六节众生皆苦唯自渡

    李白与吴指南游历天下,这天到了一个风景绝胜之地:

    从山口进,迎面是“孟城坳”,坳背山冈叫“华子岗”。背冈面谷,隐处可居,建有辋口庄。越过山冈,到了背岭面湖的胜处,有文杏馆。馆后崇岭高起,岭上多大竹,题名“斤竹岭”。这里一径通山路,沿溪而筑。

    缘溪通往另一区,题名“木兰柴”。溪流之源的山冈,跟斤竹岭对峙,叫“茱萸片”。翻过茱萸片,为一谷地,有宫槐陌。

    登冈岭,至人迹稀少的山中深处,题名“鹿柴”。“鹿柴”山冈下为“北宅”,一面临欹湖,盖有屋宇,建有“临湖亭”。

    离水南行复入山,有泉名“金屑泉”。山下谷地就是南宅,从南宅缘溪下行到入湖口处,有“白石滩”。沿山溪上行到“竹里馆”,还有“辛夷坞”、“漆园”、“椒园”等胜处。

    李白看到山中有那么大的一个与自然和谐布置的庄园,便向附近人打听,这是谁建造的?附近的人告诉李白说,此处为王维的辋川别业。

    王维,李白如雷贯耳。王维之诗句自己能背上十几首。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看到竹里馆,又想起王维所写诗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白与王维神交已久,这次路过王维的住所,自然要去拜访一下。

    经打听,王维在家,二人备些薄礼求见王维。

    王维听有人拜访,急忙出门迎接。三人分宾主落座。

    李白看王维一身修行的居士模样,便问道:“王兄可好!我曾听闻你少年时是一位豪气干云,重义轻财、侠肝义胆的游侠。你的《少年行》至今一直在我心中。”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回道:“人不轻狂枉少年,我已过此年纪,目前在家修行,参禅悟理。”

    李白又问道:“王兄,看你的庄园很大,世人尽可进入。也未曾见你的家人!”

    王维心中苦楚,回道:“众生皆苦,万相本无,唯有自渡。李白贤弟既然问了,我简单给你说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名门,他的父亲王处廉,做过汾州司马,他的母亲崔氏为博陵望族。王维家世很好,幼年聪明过人,才华早显,一切都显得那么幸福。

    突然有一天,他的父亲得病去世了,这对还在过幸福童年的王维来说无法接受。他的父亲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为他的童年遮挡风雨,可童年还没有过完,这棵大树就被风吹倒了,一个小树苗独自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心中苦涩不堪。

    王维倔强成长,成了一棵同父亲一样伟岸的大树。后来,王维找了一个大家闺秀崔小姐,有了一个连理枝,二人恩恩爱爱,共同面对着风雨。

    可是幸福太短暂,崔小姐分娩时流血过多而亡故,还没出生的宝宝也没能保住,这双重大打击让王维从幸福的天堂到苦涩的地狱。一棵孤零零的大树失去了连理枝,还失去了刚刚要萌发的幼芽,更加显得凄苦悲凉。

    他天天念经祷告: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

    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

    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